这边徐放带着人去埋伏,薛见山那边也佯攻了好几次。
他没徐放那么急躁,特别是这边的守城主将更稳重,不管他怎么进攻,都不出城。
等听说徐放烧了惊水关码头后,薛见山便带兵北上,去攻打亳州中途的小县城,为的是断了亳州和这边的联系。
徐放和薛见山都带兵打得激烈,永平城里,江云康和木疆也不敢松懈。
木疆收到徐放的消息后,立马和江云康道,我就知道徐放不会老实听话,不过他这次冲得好,把惊水关的兵力拖住,临兴关那里就能喘一口气。
江云康点头说是,我们的支援都要从临兴关过来,如果临兴关陷入苦战,支援便过不来,到时候我们也难出兵亳州。
到了这一步,乌古正想拿下永平城,江云康他们也想攻下亳州。
这一次,不仅是永平城打了起来,战火蔓延得更广,涉及到的地方也更多。
江云康计算过,如果徐放和薛见山能消耗掉北狄的一部分兵力,等支援来时,他就能出兵和乌古正对上。
幸运的是,徐放带兵又埋伏了亳州支援惊水关的士兵。
他蹲在山谷两侧,等北狄援军刚到,就下落石和火矢,把人给堵在山谷里解决了。
这边解决了支援,徐放又回惊水关去。
没了支援的惊水关,士气大减,虽然兵力更多,但守将这次也不敢出城迎战,他们都在骂徐放二流子,打起战来鬼心眼太多,一点也不正派。殊不知,除了最开始烧码头是徐放自己下决定,其他的都是江云康派人送信指点。
薛见山那边也是同样,江云康同时操心三个地方,连着几日下来,明显地憔悴不少。
等西南和东南的支援到了永平城的码头时,江云康才松一口气。
他立马派人去给薛见山和徐放送信,同时集结了永平城的兵力。
永平城这里来了援军,亳州那就有些紧张了。
他们被断了两路支援,如今只能绕路和惊水关联系,眼下看来,马上又要被江云康占上风。
乌古正连着两晚没怎么睡好,一个个军情传到他这里,却没有一个好消息,压力顿时扑面而来。
收到永平城出兵时,乌古正的屋子里挤满了人。
将军,江云康那个狗贼,实在太多小伎俩。我们和他打,可不能再和之前一样。
就是,本来我们都堵了永平城半个月,现在他一来,不仅破了我们的包围圈,还能带兵来打亳州!
光是江云康出兵亳州这一点,就让乌古正他们觉得羞耻。
以前都是他们进攻,历朝防守。但从永平城沦陷后,他们不仅和历朝签订停战协议,还要面对历朝的出兵。
擒贼先擒王,我觉得,不如和之前一样,派人解决了江云康?有人提议。
立马有人附和,我觉得行,那个江云康不会功夫,他现在出了城,我们还是有机会得手。
乌古正沉眸思索好一会儿,也同意这个提议,既然要出手,就得一击毙命,不能失手。
去找几个最厉害的杀手,只要能杀了江云康,不管是黄金还是美人和宝物,要多少给多少!
北狄视江云康为死敌,恨不得把江云康大卸八块,挂在城墙上示众。
而历朝那,因为江云康的归来,让他们扭转局势,现在将士们都很喜欢江云康。
江云康在军营里声望越来越高,本来他该留守永平城,但此次出征亳州关系重大,实在放心不下,这才跟着一块过来。
行军五日,他们带着十万将士,到了亳州城外。
第154章
兵临城下, 两军对峙。
此次出兵,木疆为主将,徐放为前锋将军, 薛见山则是负责支援与永平城的动向。
江云康在营帐里,听着外头的练兵声,再看沙盘。
前几日抓到的两个杀手, 还是不肯多说吗?江云康问一旁的木疆。
骨头都很硬,只剩一口气了。木疆道。
那就把人吊起来, 拿到亳州城外去,让亳州将士看看, 他们的主帅是有多害怕,竟然要来刺杀我这个文弱书生。说到最后时,江云康不由笑了笑。
行军的日子里,江云康是牢记各种阴谋,身边都带着侍卫,就怕被人暗算了去。
也就是这份小心,才让他前日逃过一劫, 不然就要被北狄杀手取了性命。
既然重活一场,江云康就得惜命。
他们也知道你足智多谋。木疆笑道, 现在亳州四下无援,正如当初乌古正让人包围永平城一样,咱们也不急着打。
江云康点头说是, 先围他个一段时间, 只要截断援军就行,等亳州城里士气大降, 我们再攻城。
这会就攻城, 亳州将士还颇有精神, 不是个好选择。
江云康他们不攻城,亳州城里又等不到支援。
乌古正立马就明白江云康的意思,他这是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都是些不中用的东西,刺杀一个书生都做不到,还被人给抓到了。
前几日刚到亳州城的那日松,听到乌古正这会,赶忙道,将军可不能这时候抱怨,下边将士都看着呢。
乌古正扫了眼屋子,淡淡道,我知道。
眼下亳州被包围,木疆带兵阻断我们的援军,惊水关的兵力用不上,将士们势必会担忧。那日松眉头紧锁,他们都没想到会是这个情况,还是应当让惊水关加急维修码头,出兵临兴关。断了永平城的支援,木疆必定耗不过我们。
乌古正担忧道,江云康派人断了亳州去惊水关的路,只能绕路送消息去。等消息送到惊水关,少说也要四五日。来来回回耗费的时间太多,如何安抚城中将士?
当初他派兵围堵永平城,就是想等永平城弹尽粮绝,士气地下。行军打战多年,乌古正懂得高昂的士气对作战有多重要。
而且北狄连续两次败给历朝,这一次历朝又出兵北狄,已经给亳州将士带来巨大冲击。
那将军的意思是?那日松问。
惊水关那,就按你说的办。乌古正下决定道,但我们不能由着江云康围城,好歹要打开一个口子。
木疆不攻城,无非就是兵力不够多,这才要和我们消耗。乌古正经验老道,还是能看出木疆和江云康的用意,东北方向有一条小道,从那里往北要支援。就算木疆派兵围堵,那里也有我们的瞭望台,不论如何,都要拼条血路出来。
乌古正是打定主意要好好厮杀一场,他也明白,注定是一场血战。
亳州这边人人紧张,京城那边也是。
不过收到江云康打破乌古正包围的消息,倒是让皇上稍微松口气。
皇上连夜叫来几个重要大臣,当即下旨,这次和北狄的战事,彻底关乎我们历朝的局势,再从京城调兵去永平城。
可是皇上,如果从京城调兵,那京城可怎么办?有人不同意。
没了永平城,我们就得年年给北狄上贡,再次面对北狄羞辱!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朕养了他们那么久,也该上战场为国效力了!皇上没好气道。
前几次调兵遣将,都是从南边掉,没有动京城的兵力,是因为皇上知道京城的城防军里多混子,比不上南边的士兵强健。但到了危急时刻,就算是混日子的,也给他上战场去,吃了那么多年军饷,上永平城当个肉盾都行!
人多了,总会有几个死活不会读书的。有些爹娘就会拿钱走关系,送到军营领个闲职,反正京城不打战,不会丢了性命,也不用吃苦,就和江云康的二哥一样。
但皇上下旨要京城派兵去支援,那些混日子的勋贵子弟,便开始着急了。
到了次日,便有不少人想法子离开军营。
不过皇上知道后,二话不说砍了几个。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能被家中送去军营的,就算出身世家大族,却也不是最受重视的那个。
被皇上砍了几个人后,其他的人便不敢闹腾,只能老老实实出发去永平城。
但也有人因此心生怨恨,觉得干嘛非要攻打亳州,这不是自讨苦吃,害得他们要上阵吃苦,全怪江云康怂恿皇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