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完仇,她应该就不会再哭吧。
他又憋不住地大笑出声。
钟瑾:......
他已经被这个笑声荼毒了一上午了,吵得脑仁直发紧。还没等他调整心情,身旁人一把掀去面罩,弯腰,像傻狗一样疯狂甩头,甩得汗珠四溅。
钟瑾咬紧牙。
第N次,对与这人在岱屿度过余生的事情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他掀去面罩,迈开长腿,头也不回地朝家的方向走去,完全不顾身后人等等我的呼喊声。
苏瑶一口气吃了两大碗姜薯,吃得肚子饱饱,心情也好了不少。
她想,鸭各有命吧。
她跑去养殖屋后边的土坡上,挖了两个小小的浅坑,在坑里埋下羽毛,堆上小土丘,再用刀刻了两个木碑吾爱小尖,小白。木碑前放了两束小野花。
接着,又和叶知遇一起去海边捕捞了一网子新鲜鱼虾。
她把小尖小白最爱吃的小贝壳摆到土坡面前。
一脸真挚地说道,崽崽们吃吧,在地下也要吃得饱饱的。你们放心吧,妈妈一定会帮你们报仇的!
叶知遇被她这顿正儿八经的操作搞得发笑,不过,看到她能如此快速地振作起来,就随便弄吧,只要开心就好。
她们俩把各个棚屋收拾的干干净净。
正午时,见还未有人归来,两个小姐妹便把剩余的小螺小虾统统下清水过煮熟,捞出沥干后,锅里放油炒至变色,再抓一把新鲜的紫苏叶。一炝锅,紫苏特有的香气便充满了鼻腔。
好香哦~苏瑶嗅着味吞口水。
叶知遇松眉,笑说,香吧,我待会再来弄的紫苏酱更香。
她做得紫苏酱材料很简单。选取最新鲜的紫苏叶,剁碎成末,加上野葱良姜佐以调味,增加辛辣和清甜味,再把剩余的小虾晒干研磨成粉质状,最后再加一点鸡枞菌的油和菌肉。
油热下锅,依次放入锅里小火慢慢炒干成酱状,最后撒上一把盐。
尝一口,满嘴紫苏香气,微辣却不呛口,非常开胃。
炒菜时放上一勺,或者拌粉时挑一筷子放进去,增香提味,唇齿留香。
叶知遇和苏瑶把午餐美美地端上桌,刚吞下第一口美味,一道大嗓门传入耳朵里。
我们回来了!
未等回应,又传来大嗓门,你们在吃什么?好香啊!
给我留点啊!!
作者有话说:
钟瑾(一脸严肃):哪里有回收傻狗的?岱屿提供活体邮寄服务。
如有意向,请拨打1234567,与我联系。
第84章 多宝鱼
钟瑾和陆景阳把背篓里的黄铁矿统统倒出来, 叮铃哐啷的,地上堆成个小石山。
方方正正的石块在太阳光下泛着明亮的金属光泽,亮晶晶的, 一度闪瞎叶知遇和苏瑶的眼睛。她们捂着眼, 从手缝里欣赏着矿石的美丽光彩, 嘴里不停感叹:哇,这个黄铁矿好好看啊。
陆景阳瞅见苏瑶嘴角边的浅浅梨涡,心里顿时跟喝了蜜一样, 美滋滋的, 说不出来的快活。
一拱鼻子。
闻到香香的饭菜味, 扯着嗓子干嚎, 姐, 我好饿!
一碗小海鲜两碗粉条还不够陆景阳塞牙缝的。
上午捕捞的鱼虾里有一条很肥大的多宝鱼,比她的小臂还长出一节。而且这种鱼是低温深海鱼,一般靠渔网很难捕捞到的, 但今天却捕到一条漏网之鱼,放在陶缸里也养不到明天,不如拿出来祭奠大胃王的五脏六腑。
叶知遇陶缸里的多宝鱼捞出来。
扁平如菱形的鱼身不停地摆动着, 表面是灰褐色,能依稀看到黑色的花纹印迹,鳞片很少, 也特别好处理。
剃去内脏, 洗净后, 在宽大的鱼背改十字花刀,撒一把紫苏叶和良姜丝, 放到陶盘上, 入锅蒸个二十来分钟。蒸到鱼肉与紫苏香气彻底混合, 飘荡出的白气能勾鼻时,出锅,放盐,浇上一勺热油,表面的鱼肉开花出白。
滋啦
强烈的香气爆发开来。
炭火里的姜薯也烤熟了,几人就着简单的主食,吃完这条美味几乎没什么刺的多宝鱼,肉嫩极了,有了紫苏的增香,更是好吃到大满足。
下午时,开始折腾炼铁提硫磺。
若想提炼硫磺,需要先烧制黄铁矿得到带硫磺的水蒸气,再冷凝成粉质。这一步要么需要皂矾,要么需要一个特别的器具盂钵。
盂钵是种很特别的陶器,形如普通陶碗,但其边缘会内卷成像鱼膘状的凹槽。烧制黄铁矿时,将其盖在出风口,捕捉水蒸气,凝结出来的黄色水滴顺着盂钵内壁顺势流入边缘凹槽,然后被挡住,最后再透过小眼插管让液体流进小池子。
最后做蕨根粉淀粉一样,静待硫磺粉沉至盆地,倒去上层的清水,再晒干固定硫磺。
叶知遇和钟瑾都一致认为没必要为了一个盂钵,重新捏陶起炉烧陶,不如先烧一批生铁出来,用生铁直接做铁盂钵。
于是,四人齐心协力搜刮了一下午的木柴。
叶知遇看着一大排柴火垛,满意点头,然后回忆着钟老师的课程,掰着手指数到,接下来,还需要准备土灶、拉风箱、木锤、木墩,夹子、还有木炭对吧?
没错。
如今得到的还只是最初的毛铁,没什么实质作用的硬坨坨。
接下来,要进行烧铁打铁淬火的步骤,也就是传统武装片里铁匠干的那些事情。
把生铁烧制赤红后,其硬度降低才能进入到打铁的步骤,不停地反复捶打出需要的形状。但烧制生铁需要持续加热,保证炉火不熄灭,所以需要可见光的土灶和拉风箱。
土灶用黄泥垒成个正方形,压实后,在上方挖出个铁锅状的开口,方便放炭火和生铁。在一边用木棍掏个洞,洞穴以通风竹筒为准。
连接竹筒的另一边便是自制拉风箱。
拉风箱是用个粗竹筒制成的,捅成中空状,再在外边覆上黏土,出口弄个前后拉动的小棍子。
这样每拉动棍子一次,拉风箱内部的气流随之变大,将空气压强传导至土灶内,吹动其火焰,保证土灶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高温的状态。
做完这些。
四人专门在砖窑和烤窑里各自焖烧了一窑的木柴,等柴烧到一半,封窑,等明天早上一打开,就能得到两窑的木炭。
陆景阳负责工具,他新做了一把结实的端木锤,又选了个树根墩子作为捶打的垫座,以及一把用竹子做的竹夹。
择日天刚亮。
开窑取炭,将黄铁矿铲入砖窑内,加柴和木炭进行焖烧。烧制铁矿比陶器时间短很多,一般等待一两个小时左右,矿石里面的岩石被烧化成粉末,只剩下如火焰般红的生铁水。
熄火后至下午。
陆景阳把窑门打开,用木铲子挥去木炭灰尘,铲出来一堆黑色的硬铁。铁上还有些未凝结成固定的铁水粘附。
成了成了!他激动道。
其余三人捏紧的拳头也终于松懈下来,生铁成功了!
一鼓作气,他们开始进入到冶铁的第二步烧红,打铁。
这步说实话没什么技巧,纯靠力气和耐心。
把生铁放到土灶内借火燃烧,烧至赤红,夹出来,放到木墩子上不停地抡捶,反复捶打。红色褪去,再扔进去继续烧,再锤,再打,直到弄出理想形状。
四人分组打配合。
男生各搭个女生,一个锤,一个拉风箱,可以稍作喘息。
但打铁这一步实际做的时候才会知道,真的很累人。
棚屋里只有砰砰砰地锤击声。
绕是陆景阳这种力大如牛的人才,锤到第二天,手掌都在微微发抖,更别说只是普通力气的钟瑾了,直接累到手臂酸痛,夜里还有点抽筋反疼。
连木墩子都被高温和反复捶打折腾出了一个大大的黑窝子,木锤都坏了俩,现在抡的是第三个。
不过结果还是喜人的!
日落再次亲临棚屋,玫色的光线笼罩拢于四盆清水里。在所有人的期待目光下,一个似碗、似刀、似斧、似锤的红铁块被依次夹进清水里。
随着吱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盆里的清水咕咚咕咚地冒起小水泡,像烧开了四大盆沸水。
这一步叫做淬火,是成就铁器优劣的最关键步骤。高温铁器遇冷水后骤然冷却,铁内的组织在冷热交替的作用下发生奇妙的化学变化,增加铁的硬度和耐磨度。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