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进城后第二天,各项工作立即有序的展开,原本的市府被军管会取代,燕都城从此进入军官时代。
随着军管会一条条命令下达,原本陷入停摆的燕都城公共秩序,立刻有条不紊恢复正常。
胡同口再次贴上了大大的布告,让老百姓拿着金圆券去兑换人民币,并给出了详细的兑换地点,以及兑换比例和额度。
墙上贴出关于金圆券和人民币兑换的布告,叫《伪金圆券兑换办法》,上面很明确的规定了兑换日期,从49年2月2号开始到2月22号截止。
军官会给出20天的时间,从2月23日开始起,金圆券就不允许在市面上使用了。
而且,上面还给出了明确兑换比例,普通老百姓兑换比例是1比3,每一个市民最多只能兑换金圆券510元。
商人的兑换比例只有1比10,好多干买卖的人看到这一规定,当场失声痛哭者无数。
毕竟,老百姓手里能有多少钱,这波韭菜割的全是他们这些有钱人。
为此,好多商人大为恼火,吵吵嚷嚷的要去找军管会要个说法,可偏偏又没人敢挑这个头,生怕军管会突突了他们狗日的。
最后闹了半天,他们也没成事儿,全是无能狂怒之辈。
对于这个限定,老百姓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可对于纸币这玩意儿,他们早就坑怕了,有着天然的不信任。
所以兑换了人民币后,老百姓根本不敢留在手里,一转眼就跑到粮店、肉店、副食店里,将手里的钱换成了东西。
在他们看来,钱就是纸,远没有东西来的实在。
有这种想法的人,那可不是一个两个,几乎全城的老百姓都是这样。
这一搞可热闹了。
全城的老百姓一起行动,就跟炸了营一样,各种店铺门前挤满了人。
大家挥舞着手里的钞票,叫嚷着让店家把东西拿出来,生怕一扭脸的功夫东西就被别人买光了。
聪明的店家还好,知道小势可改大势难为,本着破败免灾的原则,不断发卖手里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