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代王杨侑这个孩子,李昭并没有花多少力气好言安抚,无非说了几句客套话做些面子工程而已。
这个孩子本人不重要,他代表的政治符号才重要。
拿下了汉献帝,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至于汉献帝本人是贤、是愚无关痛痒。
倒是一直挡在代王杨侑身前的姚思廉很让李昭感到惊奇,特意与他多说了几句话。但可惜,这位老兄似乎是铁杆的隋皇死忠,对李昭释放的些许信号完全不假辞色。
李昭没有在东宫多耽搁时间,夺下东宫他已是控制大兴城最大的政治标志,更兼卫文升、阴世师已在他的手里。接下来,就该尽快平定乱局,彻底掌控大兴城了。
李昭安顿好了代王杨侑,随后迅速带兵向东宫外行去。可刚刚抵达宫门口,苏定方派遣的传信兵已赶到跟前,禀报了李昭一个匪夷所思的消息。
苏定方的援军尚未加入战场,骨仪所部已被李靖、王隆两位将军率军击溃,此时溃兵正在城中四散,诸位将军还在追捕,而骨仪当街自刎。
李昭听得直挑眉头。
这可不是在计划之内。按原计划,是要等李昭趁机攻下东宫,随后再率主力南下,襄助李靖等人拿下骨仪。
毕竟,他此时手中至少有近三千余人,而李靖等人手中披甲的士卒怕是只有一千多出头。
武库是个巨大的仓库,中间无非几条通道供军士奔行,拾取器械。同一时间能够在其中寻得铠甲、兵器的士卒始终有限。更别说还得穿戴盔甲,系紧系带。
李靖又不会撒豆成兵。在与骨仪交战的时候,他将绝大部分的披甲士卒都送到了东宫战场,他那边的人是要比骨仪少的,怎么反倒能把骨仪打得兵溃自杀?
难道这就是托塔天王的威力?
李昭满心都是好奇,但他也知道,此时不是关注这些的时候。既然已解决了骨仪,那接下来便该迅速控制大兴城了。
李昭随即率部折而向东,前往朱雀门叫阵。并声言骨仪已死,代王已在掌握,卫文升、阴世师皆已被擒。
此时已是凌晨,黑夜里仍旧暗的厉害。可东宫、永兴里战场的叫喊声却是已停息了下来。
黑暗中,戍守宫城的将领摸不清李昭虚实,几番思量后还是打算守到天明再说。不想,随后骨仪的首级和东宫的旨意连同卫文升的信令便被递送到了城头。
宫城守军军心大溃,守将无奈,开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