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河东城下。
李唐大军此时已分兵三路。刘文静夜过百梯山,抢先过黄河,目下回报已派遣王长谐偷袭关城,斩杀了隋将刘纲,占了潼关南关。
屈突通一路疾行,勉强收拢刘纲败兵,占据了潼关北关。至此,屈突通没能全据潼关天险,自然也没法进关中。两军再度展开对峙。
另一边,李渊派遣陇西郡公李建成与临汾郡公柴绍西渡龙门,踏足关中北部。冯翊郡上下果然如对李昭所言,立刻望风而降。冯翊太守萧造被李建成留任。
不止如此,原本盘踞少华山的孙华所部也迅速北返,孙华亲自前往李建成大营,向李唐投诚。李建成遣人请命,护送孙华至河东。
李渊握着孙华的手一起并肩而坐,言谈温和,孙华大受感动。随后,李渊任命孙华为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
李建成与孙华所部合兵,进抵长春宫。
最后一路,便是李渊与李世民协力,兵围河东城。
此时,河东城已是彻彻底底的孤城一座。
董泽坡一战后,仅剩的隋军主力已全部被屈突通带往潼关,尧君素和王行本手中仅有不到两万河东郡县兵。左右四方已再无一丝一毫的援兵,甚至连可控制的村落都已丢失。
可此时的鹰扬郎将尧君素按剑立在河东城头,却是大骂李渊不止。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
李唐大军试着攻了攻河东城,无奈尧君素手下颇有些能耐,几番对战李唐军都没占到便宜。
此时,李渊大帐内,李渊正在与李世民、裴寂商议接下来的行止。
按理说,此时没什么可供商议的。
李唐大军围攻河东不下,而长安城有变,屈突通败军进抵潼关。无论哪个方向看都比这区区一座河东城重要得多。
作为刚刚在董泽坡大战中大放光彩的指挥官,李世民要么该被派去驰援刘文静,彻底解决屈突通,要么就该被派去驰援李建成,进逼长安城。
李世民前番献计时,李渊、李建成等人仍有疑虑。可李世民却立下军令状,定能一战攻破屈突通。
李渊不知打了什么算盘,不顾裴寂、李建成坐看两虎相斗的谋划,反倒罕见的支持了李世民,任命其统帅李唐大军邀战屈突通。果然一战而定,兵威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