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振奋(1 / 1)

南郑城外,李昭与李袭誉并辔而行,只带了二十多亲随俱都驾马。两人沿着宽大的南郑城墙兜转了一圈,随后信马由缰,向西而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褒斜道这种路就不是给寻常人走的,能从关中逃来汉中的流民其实不多,从荆襄西来的几乎没有。”

李昭紧了紧披风,随手指着通向褒斜道的方向,对李袭誉道:“刚刚下了雪,这个时节该不会再有流民南来。

“刚才也都看过,流民没有赈济便只能抱团。现在,城外这几个聚落你也都清楚了,这两日便安排清点人数吧。”

李袭誉拽着马缰,在马背上行礼应下。

这件事两人早在去往西城郡的时候就已经探讨过,对后续步骤都已有默契,不消多说。

汉中没有永丰仓,仅有的官府粮仓和各地义仓还要筹备明年春耕,应对可能爆发在河池郡的大战。

汉中也不比蜀地富庶,更比不得关中储备丰厚,若贸然动用义仓粮食赈济流民,当地百姓官吏都会有怨言。

乱世当中,第一值钱的就是粮食,人命甚至还要排在其后。这可不是谁做个主就能自行决断的资源。

商讨之后,李昭给出的决断是以工代赈。这个想法倒是让李袭誉等人颇为惊喜,毕竟他们想了许久都不曾想过这般“雇佣”的方式来做赈济。

翌日开始,李袭誉会令官吏组织流民向东迁居,安排流民中的青壮沿汉水修葺屋舍聚落。

官府以“雇佣”的形式下发口粮,汉中当地的怨气便不会太大,流民在得以安置的同时也会为下一步的计划做好准备。

这些聚落都是计算好的位置,会框住汉水沿岸已被“抛荒”的大片膏腴。

一路上,李昭与李袭誉就未来的计划又做了不少讨论、补充,整个规模宏大的方案正在飞快填充进各种各样的细节。

一片蓝图在李袭誉的脑海里渐次展开,巍峨恢弘。

李袭誉家世不俗,家族在蜀中、汉中又遍布关系,他没有门阀之势,却在此时这个特殊时点有门阀之实。

李袭誉不想借着家族关系做什么文章,他天性耿直,更希望能靠自己的才学和能力为国为民做些实事,不求留名青史,至少无愧平生所学。

隋廷不曾给他这样的机会,阴世师对他屡次献策无动于衷,只打发他到汉中了事。

最新小说: 在她幸福的影子裡,我被他用到壞掉 女神的全职兵王 仇家之子(短篇高H) 惭愧 精神病与杀人犯(1v1) 自慰手淫摘抄笔记 从夜的命名术开始 旧时新忆 白玫瑰/沉香屑 娇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