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还有菜吗?我给你买些回去吧?”小女儿问老妈道。
吴大婶立马发了语音过去:“别买,家里还有不少菜呢,等吃完了再说。”
“那好吧。”
吴大婶和两闺女聊完后,就开始準备晚饭了,今天又买到了六份一分钱的东西,心情非常好。待会儿去老刘家串门的时候,可以把这个店告给刘嫂子下,互惠互利嘛,刘嫂子也经常分享这种机会给她。
**
下单三天后,吴大婶收到了快递信息后,关了抖音就下楼去取快递,快递站的老王早就把她的快递放在了一起。
“吴嫂子,几个快递啊?”老王主动问道。
“八个。”吴大婶笑着说道。
“你看看,那些够不够。”老王指着地上放着的那一堆说道。
“好嘞。”
吴大婶将地上一堆的快递都看了,确认是自己的,就拿到出库的地方去。
“够了,都是我的。”
出库后吴大婶就带着快递回家了。
进了房间后,吴大婶将快递都拆开来,里面六个快递都是花了六分钱买的生姜、蒜和辣椒,因为只有一百克,都是很小的箱子里装着。
倒出里边的大蒜,瓣大皮少新鲜,因为每年的新蒜要在,在这个时节算是很好的蒜了。
再看姜,干干净净的一块儿,没疤点,分岔都要少,吴大婶非常满意自己这次的购物。
出租屋里的小林拆了一堆快递,拆出一小包蒜的时候,惊讶于蒜的质量好。
不当家不知道葱姜蒜有多贵就算了,她刚开始网上买蒜,买了看起来便宜的,回来却一堆干瘪、烂掉的蒜,踩的坑多了,习惯碰到好点的店铺都先收藏下来。
小林立马打开了手机,在订单页面找到店铺收藏下来,然后进店铺里逛了逛。
看到里边的生姜、大蒜和辣椒,都是常见的食材,便一样买了两斤回来。
这天晚上,陶悠然发现网店里卖出了一单五斤的蒜,一单两斤的生姜和五斤的辣椒的时候,终于松了口气。
虽说他暂时不着急网店的生意,但除了那边的一分钱体验单,一天都没一单卖出去,还是有些发愁,并且他还不想降价卖,他的东西本来就比别的店的好,再降价太吃亏了。
半月后,陶悠然开着三轮车,车上是五十三个打包好的快递,总重量超过了三百斤。
进入正轨后,他的店铺销售量一直在稳步增长,第二周就达到了每天二十单的下单数量,而昨天更是突破了五十,这还是在他一整天没有时间回複客服信息的情况下完成的。
五十三个下单中,生姜卖了一百斤,大蒜卖了一百二十斤,辣椒也卖了一百斤,销售额直接突破了八千块钱,而前一天才刚刚突破了四十单。
陶悠然发完快递之后,时间还早,开着他的三轮车到了熟悉的小区。
“周姐,您的菜。”
“王婆,您过来了。”
小区了,陶悠然脸上笑吟吟地,一边将称好的菜递给买家,一边招呼新来的顾客,卖了两年的菜,这几个小区的人他都熟得差不多了。
“哎,小陶,快给我来些西红柿,老头子这两天老念叨着吃西红柿炒鸡蛋。”
“好的,王婆您要多少西红柿?”
“称五斤的西红柿吧,这长茄看着也不错,来两斤,再来两斤西芹。”
王婆一边看,一边不停地加,小陶的菜好啊,有菜味儿,本来只是打算买几个西红柿,看见其他的水灵灵的菜,忍不住就买了一大堆。
其他的人和王婆也都差不多,一买就是好几包,临了还跟陶悠然打听,他下次什麽时候再来,要是隔的时间长,他们还要多买些。
一下午转上几个小区,至少能两车六百多斤的菜,成本忽略不计,至少可以收三千块钱,还好菜蔬都长得快,他不至于几下就卖完了。
晚上回到住所,陶悠然打开了网店后台,先看了下客服聊天里的内容,刚开始每天只有几单,客服里的内容瞄几眼就行了,现在每天至少有五六十条,甚至上百条,大部分内容都没法及时回複,他现在急需有一个人做客服以及分发快递。
边看,边回複些内容,虽然过了黄金时间,也能稍稍起点效用,顺便把入群申请通过一下。
店铺群里,陶悠然一下子放进去了十几个人,他是前两天偶然开了的群聊,本来以为他一个卖菜的店可能没什麽人加,没想到现在也有了五六十个人了。
入群申请通过之后,陶悠然就将之前的群聊信息刷了一下。
毕竟不是专门的聊天群,里边的信息不是很多,有一些抱怨群【店】主高冷不说话,客服也经常找不到,不过东西不错,哪怕客服差劲儿,也不愿意打差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