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既没来找麻烦,杨复光也没来拉拢,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反而王铎率黄头军、兴元军主动退到南面的盩厔。
武功重新恢复安定,但杨复光却闲不住,诸道行营都统王铎顶在后面,没他这个都监什么事。
南衙北司之争深入骨髓。
开始几天还没什么事,后来粮草、军饷就开始断断续续,被王铎拿捏。
很显然,王铎在等杨复光低头。
不过这种手段实在有些下作,让人不齿。
军议上,众将群情激愤。
陈玄烈扫了一眼,发现有很多不认识的人,猜想应该都是杨复光新收的义子。
此次西进,杨复光权势没多大提升,却得到了不少实际好处。
两万神策军对他死心塌地,军中将校大半成了他的义子。
堂中泾渭分明,神策军将站在左列,领头的杨守亮,其次杨守宗、杨守信,凡是能站在此间的神策军将领,皆改姓杨。
忠武八都则站在右边,鹿晏弘以都虞侯的身份居首,陈玄烈第二,王建第三。
位次其实就是实力和地位的象征。
如果不是王建、晋晖、张造支持鹿晏弘,陈玄烈应该站在右列第一。
“不劳阿耶出手,孩儿提一军前去索要钱粮,如若不给,便效凤翔之事!”杨守宗拱手而出,此人算是神策军中少有的大将。
不过王铎手下有万余黄头军,神策军肯定不是对手。
“儿亦愿往!”其他几个神策军将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