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汴州。
若论全天下谁最与草贼恩怨最深,无疑是朱温。
若非他在同州倒戈,形势不会逆转,黄巢耶不会遭遇如此惨败。
“天子待我恩宠有加,今即为东北面都招讨使,当为大唐效死,不负全忠之名。”朱温收到朝廷诏令后,决定立即起兵。
“黄巢鏖战忠武,与我宣武何干?何必急着上去?不如静观其变。”宣武都知兵马使杨彦洪出言反对。
朱温虽是宋州人,为宣武所辖。
但不是正经儿的宣武军出身,带着几百人空降宣武,身为都知兵马使杨彦洪自然心中不服。
如果朱温不来,下一任宣武军节度使就是他。
“将军岂不闻唇亡齿寒之理?草贼扫平忠武,必定攻我宣武,且赵犨数次向我求援,不可不救,况且我等出兵,未必就要血战,审时度势,有利则进,无利则退。”朱温脾气不错,一直忍让着杨彦洪。
这番话也引起了其他的宣武牙将的共鸣。
“不错,黄巢灭了忠武,下一个就轮到我们宣武,如今贼军已经侵入亳州,我等怎可视而不见?”牙将寇裔更倾向于朱温一些。
事实上,宣武的处境比忠武更恶劣。
此时的汴、宋正处于旱灾之中,流民遍地,宣武内有牙兵为患,外有草贼袭境。
不过朱温也有靠山,除了大唐朝廷鼎力支持,旁边的义成军节度使王铎也对他青睐有加。
朱温招抚百姓,扩充军队。
收汴州大商贾李让为义子,改名朱友让,得到了汴州商贾的鼎力支持。
有钱能使鬼推磨。
谁出的起价钱,牙兵就对谁“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