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那件事已经过去多年,原本的袁天辰或许早已转世,他的记忆和思想,依然存在于这具躯体,那天他生气,是想用这个方式,让袁天辰找回原本的自我,将已经有了结局的故事,尘封在过去的记忆里。
连续好几个月,袁天辰在袁亦松的带领下,都在忙着最后的丰收工作,果树上的果子,也差不多都摘完了。
然后还剩下一片柿子林,要等待秋末初冬,才能进行采摘,两架货运飞机,将香飘飘的水果,黄澄澄的粮食,一趟一趟运往仓库,袁天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农夫的喜悦,一年上头的辛苦,终于在这个季节,收获的累累硕果。
收获的粮食蔬菜,一部分送去超级市场或者批发市场,还有一部分,就要送给食品加工厂,作为农场主的袁亦松,也从中获取了很大的利益,并且还将一批粮食,运回了天青国,再一次缓解了粮价高涨的问题。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刚过十月中旬,原本还算温暖的北星国南部,已经降下了第一场雪。
袁亦松看着一脸上头的收获,满怀着成就感,问袁天辰:“你知道作为农民,最快乐的事是什麽吗?”
“当然是丰收。”这是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答案。
“不,这只是一部分,”肖宏远说,“作为一个农民,最快乐的事,就是用我们种出来的粮食,养活了很多人,让人们不会因为缺乏粮食而苦恼。”
“这就是我们的家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袁天辰心领神会的说,“但天下如何优乐?都只能吃饱饭才能进行,所以我们的家训是,民以食为天。”
“说的很好,”袁亦松点头,“只要你把我们的家训,用你的所学贯彻到底,你就是一个优秀的天青公民。”
带着丰收的喜悦,带着金色家族的优良传统,两个人又坐着飞机打算回家。
在飞机上,袁亦松又对袁天辰说:“等你回国之后,要好好的和梁家合作,他们也是种粮食的,由于北方山多水少,所以水産业不算发达,但是粮食蔬菜,以及果树的种植技术,绝对是一流的,有机会你再去他们那里研究研究。”
袁天辰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突然笑了起来。
“什麽事让你这麽高兴?”
“没什麽,我在想家里的一个小朋友。”
怎麽说袁亦松都是过来人,怎麽可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麽?这孩子正和未来的伴侣,感情热烈的时候,为了理想远赴他乡,原本他们已经约好,却未必每个月都能见面。
“这你可瞒不过我,你在想韩家的那个小子吧?”
被长辈猜中了心思,袁天辰显得很不好意思,但是,到底是大家都知道了,在舅舅面前也没什麽好隐瞒的。
“是啊!我确实在想他,不过我想的是,我身边这麽多朋友,唯有韩靖言是我的竞争对手。”
“为什麽这样说?你们俩可是干坤之约。”
“在个人情感上,我们俩确实很契合,但是在生意场上,只有我跟他有竞争关系,连韩靖非和我,都没有利益上的沖突。”
袁亦松想了一下,袁天辰考虑的很周到,韩家的三兄弟,老大韩家茂,主管证券银行业务,老二韩家泰从事商业,老三韩家安从事地産,韩家安膝下无子,韩家泰的两个儿子,就得有一个继承老三的业务,地産和商业之间,确实没有多大的沖突。
而他们袁家,也是做生意的,商业与商业之间,就存在着最基本的沖突。
韩靖言会继承父亲的事业,代表着新的竞争时代开始了。
东方海天的老祖宗,留下过一句话,叫做和气生财。比方说他们袁家种粮食,然后送到韩家的工厂去生産,在这个方面是没有沖突的。
当然,袁家自己也可以开设食品加工厂,或者其他的业务,可到底韩家才是业内的龙头,干脆各掌一方领域,岂不是皆大欢喜?
所以袁亦松说:“辰辰,完全可以把竞争变成合作,你种粮食卖给他,然后他买你的粮食,再做成食品,形成一条産业链。”
“我们不是已经有了这条産业链了吗?”
“我们确实有,但是对于开工厂,开商店,到底韩家人才是行家,不如就把这一片领域给他们,咱们种好粮食,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
“我明白了,各有所长,各取所需。”
终于进了家门,一阵饭菜的香味传了过来,几天前刚刚收了大白萝蔔,王诺恒就炖了一锅萝蔔老鸭汤,馋的人直流口水。
正吃着,袁天辰就感觉头上有个小灯泡,突然就亮了,果然饿着肚子脑袋就不那麽灵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