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太好了,晚一点我就跟阿言联系,让韩二叔再送一批,最新的饭店厨房设备来。”
“这就对了,想做什麽事,都不要太多犹豫,万事开头难,只要你走出最艰难的那一步,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就算遇到你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能求助于你的亲人和朋友。”
这段时间以来,袁亦松除了向他传授,最先进的农业知识,就是告诉他当一个老板的学问,掌握有利的时间,在有利的时间里,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掌握好身边所有的资源,不论是物质还是人力。
其中最精妙的一门,就是对人力资源的掌控,首先是跟自己关系好的人,这是最不可失去的资源,所以要时常保持联系。
袁天辰每天吸收各种知识,最大化的充实自己,韩靖言也是如此,从前在他看来,属于袁天辰的朋友,现在好像是和自己更亲密一些,毕竟袁天辰远在千里之外的北星国,而他却天天和这些人在一起。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的最后一天,韩家大宅的客厅里,一家正围着一桌丰盛的晚餐,享受新年最后一个团圆宴。
韩老夫人看着一家人,总算能和和美美的过新年,她已经很久没这麽顺心过了。
三个儿子,老大韩家茂快到退休的年纪了,好歹有一个儿子能接他的班,银行那边的工作都还算顺利,老二也快六十了,两个儿子也都有出息了,正在家族企业里工作。
老大和老二,虽然身边都没有伴,好歹都有儿子,不担心老无所依,老三韩家安,虽然两口子康健,却在早年间,黎晓婷吃坏了东西伤了身体,始终没个一儿半女,只好让韩家泰的大儿子,接手他的工作。
如果不是当年的那些事,韩老夫人的三个儿子,也不至于家庭不全,只有她的小女儿韩佳雪,嫁了一个好丈夫,她的四个孩子,也就女儿过得最顺心。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人虽然不全了,至少这个家还在。
人年纪大了,就喜欢想过去的事,看着一桌子儿孙,总觉得少了一些团圆的气氛,伍秋云吃完了饭,就回去自己的房间。
黎晓婷还是关怀备至的,为伍秋云送去了一杯花茶,还特意在茶水里面加了糖,希望能够沖散一点,老母亲心中的苦闷。
陪着家里人吃过团圆饭,韩靖言就迫不及待的,来到父亲的书房,这半年来,若非逢年过节,他都住在学雅花园,和兄弟爱人朋友,在那栋房子里住了好多年,他已经把那栋房子,当成另一个家了。
今天,他会来父亲书房的目的,是因为书房里,也会有当下最实用的办公设备,全功能智能联络器,想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看一眼他的爱人,希望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会在家歇着,而不是还在忙着工作。
总算如他所想,袁天辰就在联络器的另一端等着他。
“辰辰,好多天没看见你了,新年过的好吗?”
“当然好,我去了罗米列城的清风街,那里很热闹。”
虽然他也去过北星国好几次,却从未光临过繁华的街道,但是韩家泰早年也出过国,整片大陆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国家,尤其是首都城市,都会有一条清风街,有很多天青国民,在国外的清风街定居谋生。
不论哪个国家的清风街,都是当地最繁华的地方之一,相比家里的气氛,让韩靖言充满了羡慕。
“今年家里一点都不热闹,我还没去过清风街呢。”
“有空你来北星国,我可以带你去。”
韩靖言喝了一口加了糖和牛奶的咖啡,摇摇头:“还是算了吧,这段时间都挺忙的,后天我要和父亲一起,去天华市总公司,召开新年工作研讨会,和新年项目发布会,我爸说了,你最多两三年就能回来,我们打算重新向袁氏集团,达成原材料供应协议,会议时间大概是五月初,到时候正好你会回来。”
袁天辰很满意的看着韩靖言,自己不在的时候,他已经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他们爷俩正打算重新开啓与袁氏的合作,除了管理公司运作之外,三天两头就要开会。
“这样不是挺好吗,我都还没有回去接管産业,你就已经把合作书送来了,到时候回去,我也有很多事情要做,估计要耽误你一些工作时间。”
“那有什麽关系,只要把你伺候好了,什麽样的合作都好说,不过你回来最好说个準确的时候,我跟昊昊他们好去接你。”
“要说準确的时候,现在还早了点,怎麽也要等到春耕之后,我还要了解一下,基本的春耕操作。”
老人家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以农业作为基础发展的袁氏,每年的春耕季尤为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