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r
诸葛然谋反失败的消息令九大家震动,他去了哪里无人知晓,一时间流言四处起,有说他早死了,也有说他逃往宏国的。
觉闻向觉空禀告这消息时,锦毛狮觉寂就站在旁边,他得捂着嘴忍笑才能避免失态,觉空只是听着,竟然毫无动容,素来对觉空忠诚的觉寂更加佩服这个领袖人物——他到底怎么能忍住不笑?这得多大定力?
“这是点苍家事,与少林无关。”觉空道:“洛阳建城,衡山战事,以及下个月的佛诞,才是少林要事。”
觉闻与觉寂恭敬应是。
然而觉见听闻这消息,却是轻声一叹,他在慈光塔上与明不详说道:“诸葛副掌聪明一世,却无智慧。”
“方丈说的是般若?”明不详问。
般若是梵语智慧的意思,在佛经中,指的是能得证悟佛法的宿慧。
觉见摇头:“诸葛副掌并无信仰,贫僧说的智慧,说的是副掌性格刚愎,睚眦必报,言语如刀,终不见容他人。”
明不详想了想:“觉观首座?觉广住持?”
觉见哑然失笑,道:“觉生方丈尚在时,也时常这样劝诫他们。”他说到这,想起觉生也劝过自已外宽内嫉。这些都是执着,不禁叹了口气。他对这师兄素来钦敬,虽然也埋怨他放任觉空坐大,但觉生确实是个智慧圆融,心慈仁善,修行俗事两不耽搁的正僧。
“再过七天便是四月。”觉见说道:“是时候了,贫僧已与觉空首座商议过,明日便开四院共议,改易少林之事,便要定下。”
※
这次的四院共议,或许是昆仑共议后,开创四院以来,最令人震惊的一次,相比之下,数年前正俗易名都只是小事。
四院八堂,除了地藏院首座觉慈、正进堂住持了霖,两名俗僧俱往洛阳督促建城之事外,文殊院三僧觉云、觉明、觉广,俗僧领袖觉空、觉寂、觉闻、四名了字辈僧人,了通、了证、了平,以及新进的正念堂住持了武俱皆在场。
觉见神态肃穆,方就坐,环顾周围僧众,觉空一如既往,端坐稳立,他明知今日是少林千年大事,也是与会中唯一知晓今日共议内容的人,脸上仍是毫无半点波澜。
“这一年来,天下大事频出。”觉见先开口:“昆仑宫遭蛮族潜伏,害死三位掌门,衡山点苍丐帮青城华山,连少林也出兵奥援衡山。九大家中,有六家卷入战事,近期,青城前掌门身故,点苍副掌出逃,何故也?贫僧寻思,这纷纷扰扰,熙熙攘攘,皆为名利权势。”
“少林立寺千年,百多年前,还只是青灯古佛,传艺授业的一个门派,大,都大不过如今寺内规模,虽是泰山北斗,也就管这一寺之事,即便历经佛祸,始终屹立不摇。那时的少林,僧众自在随心,勤奋修行,寺里不知出了多少高僧大德,为后人留下无数偈言明训,瞻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