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替身白月光转正了 > 替身白月光转正了 第138节

替身白月光转正了 第138节(1 / 2)

('作者有话说:

齐晖:这波啊,这波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第126章蝗灾

“这位姑娘,你看看咱家的鸡,别看瘦,但肉结实,绝对值一百文钱。”一个粗壮的汉子拎着鸡翅膀,直愣愣地递到元瑾汐的面前。元瑾汐赶忙退后一步,躲开那只翘起的鸡爪子。

“你慢点急什么啊,再把姑娘伤了。姑娘啊,你看看我家的,这几只鸭子原本都是水里养的,现在水干了,不好养了,婶子我也不多要,给九十个钱就行。”

“还有我家的,我家的可是母鸡,能下蛋的。”

元瑾汐摆了摆手,大声道:“各位乡亲不要急,你们的鸡鸭都能卖的出去,只要是健康活泼的,我们家王爷都要。”

韵秋也在一旁帮忙,“把你们的鸡鸭都拿到那边去,检查无误了,就来我这里领钱。”

话音刚落,众人呼啦一下就离了元瑾汐,送鸡鸭的送鸡鸭,领钱的领钱。

也不怪他们紧张,眼看着这老天爷不下雨,家里的人眼看着都要挨饿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去管鸡鸭。如今竟然有人高价来收,那还不赶紧卖。

元瑾汐脱了人群,看到那些鸡和鸭都有专人接管,也就不再操心。借用村长家的厨房烧了些热水,泡了满满两大壶茶端进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齐宣正和当地的村民了解干旱的情形,随行的地理专家也在向村里的猎户打听地貌,同时对照手里已有的地图,看看经过这么多年是不是有河流改道以及错漏的地方。

此时众人正说得口干舌燥,看到茶来了,也顾不上许多,到了声谢就纷纷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外面干什么呢,这么热闹?”

“我收了些鸡鸭,以备不时之需。”

齐宣点点头,没有理会,以为元瑾汐是路上辛苦想吃肉了。

可是当他讨论完毕,准备趁着下午天气凉爽再赶一波路时,却看到车队后面跟了足足有二三十只不同样式的鸡鸭。

“这……太多了吧?而且这带着也不方便。”

“不多,”元瑾汐神秘一笑,“这才只是一小部分,我的目标最少是收到一千只。”

如果元瑾汐说的是一百只,那么齐宣的第一反应绝对是她在胡闹,可是当她说出一千这个数字后,他就明白这绝不仅仅是吃肉那么简单。

“你这是要做什么?”

“王爷可曾听过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当然知道,但那不是只洪水过后么?如今巴蜀地区干旱,你说的那些疾病应该都不会出现才对。”

“人的灾祸不会出现,但是动物的会,比如说……蝗灾。”元瑾汐的面容严肃了不少,“我在跟着杂耍班子四处辗转时,遇到过一次蝗灾,那种遮天蔽日的景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我爹说过,越是干旱的时候,蝗灾越容易出现。我刚刚问过一些孩子,他们说今年地里的蚂蚱明显比往年多了不少。虽然目前这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兆头,但提前预防总不会出错。鸡鸭会吃掉蝗虫的卵和幼虫,比人捕效率要高很多。”

“如今我们还没有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如果到了那里,蝗灾已经形成,现想办法肯定是来不及。所以我就想着提前准备,虽然这一路上可能要损耗些粮食,但总比真发生了蝗灾无力应对的好。”

齐宣深以为然,“你说得对,提前准备总是不会出错。想不到你想的竟然如此周到,我一心想着怎么组织人手修渠引水,却是忽略了这一点。”

“王爷想的事情是要调动整个巴蜀地区的大事,事情繁杂,有千头万绪,自然顾不得这些。在这些大事上我帮不上忙,就只好做些力所能及的。”

自从进了巴蜀的地界,齐宣就忙得不可开交,哪怕坐在马车里赶路,也是对着地图沉思。因此,她也想干些什么,来缓解他的压力。

“你可是帮了我大忙了。这样,我专门调拨一批银两和粮食给你,这一路你来负责这些鸡和鸭的事,等到赈灾结束,本王一定正式上报,倒要让皇兄和母后看看,我选的人厉不厉害。”

上一次江州事件,他向皇兄要过表彰,但却被驳回,如果这一次她真的能抑制住蝗灾,那绝对是大功一件。

当然,前提是元瑾汐的鸡鸭策略真的有用,要是没用,恐怕他就要挨骂了。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花掉的银两和粮食,他用王府里的份额补上就是了。

“多谢王爷。”元瑾汐喜上眉梢,她想了一路,终于是找到一件自己能做的事了。这一次她绝对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让京城的那些人看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本是信心满满地进京,结果什么都还没做,只是因为一个身份,就被驳了回来,甚至是狼狈地逃了出去,每次想到心里都觉着憋了一口气。

虽然齐宣说过,不用担心,他一定能说服皇帝和太后。但坐以待毙从来都不是她的风格,她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努力走下去才行。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沿途收购鸡鸭,快到锦城时,数量已经到达了一千只。

除此之外,还有数百枚鸡蛋鸭蛋,被放在铺满稻草的平板车上,由专门的人小心翼翼地推着前进。上面还坐着不少母鸡母鸭,认真地在孵蛋。

因为行进速度拖慢,元瑾汐此时已经与齐宣分开,由刘胜带着一众兵丁护送元瑾汐以及上千只鸡鸭。

在这之前,刘胜一直觉得女人很吵,现在他已经觉得元瑾汐简直是这世界上最安静的人。

因为几乎每时每刻,都能听到那些鸡鸭乱叫,时不时地还会有几只不明所以的公鸡对着下午的太阳嗷嗷打鸣。

唯有夜里能稍稍清净一会儿。但一旦到了清晨,只要有一只鸡开叫,那数百只鸡就会跟着叫,那情景恨得刘胜想拔出腰刀把它们全砍了。

刘胜此时看着这些鸡鸭,心里暗暗发狠,等这事完了,看老子什么收拾你们,清蒸红烧火烤白灼,少一样老子都不姓刘。

忽然间,鸡群鸭群同时骚动起来,全都抻着脖子看向同一个方向。

元瑾汐此时正往耳朵里塞棉花,听到声音后赶紧下车查看,只见西南方向的一片田地明显不同寻常,似乎有数量不少的蚂蚱在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赶紧把鸡鸭都放出去,用上它们的时候到了。”

“是。”

随着一声哨响,所有赶鸭子的兵丁鞭子一挥,各式各样的鸡鸭全都冲了出去。这一路上为了不让它们打架,每天都不敢把它们喂得太饱,只够走路的就行。

一路上虽然有蚂蚱,但因为数量不多,用不了多一会儿就会被吃掉,根本吃不饱。但眼下举目望去全都是蹦跶得正欢的蚂蚱,这些鸡鸭全都兴奋了,叽叽喳喳地冲向田地。

随行的兵丁除了赶紧散开,一人手里一根竹竿,防止这些鸡鸭跑得太远。

“爹,娘,有鸡鸭冲进咱们田里吃庄稼啦。”田里面此时有个小孩子,正用手里的网奋力捕捉蚂蚱,看到一大片鸡鸭冲进来,一时间吓坏了,扭头就往田里跑。

“先人板板的,哪个不开眼的敢动老子的田?”

很快,就看到好几个人冲出来,手里还拿着扑蚂蚱的网兜。

只是人没看到,就先看到乌央乌央的鸡鸭,全都在那里或低头或昂头的吃蚂蚱,乐得他们一拍大腿,然后扭头骂道:“瓜娃子胡乱说话,啥叫吃粮食,这是吃爪猛子哩。”

几人四处看了看,就看到不远处站在马车边上的元瑾汐和刘胜,赶紧小跑过来,“小的见过军爷,这是你们赶来的,可是救了命了,小的给你们磕头了。”

刘胜赶紧拦住,“别别,这是我们家姑娘吩咐的,专们买来对付这些蚂蚱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谢女菩萨了。”后面的几个人全都跪地行礼。

元瑾汐吓了一跳,慌忙把人扶起来,“快起来,当不得这样大礼。眼下我们人手不足,你们得帮我们看住这些鸡鸭,别让它们跑了。”

“诶,好咧。保证一只都丢不了。狗蛋呢,你个混小子,跑哪儿去了,赶紧出来,下次再乱说话看老子不揍你。”

几个庄稼汉兴高采烈地去赶鸡赶鸭,元瑾汐乐呵呵地看着,心里一块石头终于是放了下来。这一路上,别看她说的信誓旦旦,但其实心里一直都不踏实。

这蝗灾如果真起了,那附近的百姓肯定就要遭灾,光靠眼下这一千来只的鸡鸭未必能够;可若是没起,那她干的这件事就会连累齐宣。毕竟买鸡鸭的钱和粮都是从赈灾款里面出,万一出了差头,就算他是王爷,也要落个大不是。

如今蝗灾刚有迹象,并未成灾,她的鸡鸭大军也有了用武之地,可以说是最好的结果。

一千多只鸡鸭若是全都在撒在几亩地里,那可以说得上是遮天蔽日,不到盏茶的时间,半空中就再也看不到嗡嗡乱跳的蚂蚱。

赶来围观的村民全都乐得几乎要合不拢嘴,其中一个看着像是村长模样的人抱起一只鸡,捏了捏脖子下方的地方,看向刘胜,“军爷,它们还能吃,再往那边走走吧,那边还有好多地呢。”

刘胜扭头看了眼元瑾汐,看到她点头后,这才扭过头来威严地道:“前面带路。”

鸡鸭大军浩浩荡荡地被赶去了下一个地方,村子里的一些大姑娘小媳妇就围了上来,“这位姑娘,您是干啥的啊,咋有这么多鸡鸭?这看着得有好百只了吧,俺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鸡鸭聚在一起。”

“这是我们颖王殿下一路买来的,皇帝知道这儿遭了旱灾,派他来帮助咱们的。如今已经进城去了,用不了多久,就能有消息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的?朝廷还管这事?”其中一个人明显不信。

“当然管,”元瑾汐稍稍提高了声音,“我们这不是来了么?王爷正商量这怎么修渠引水,争取让咱们今年少遭灾。就是真的减产也不用担心,王爷带了粮食过来,不但保证大家能过冬,还能保证播种的时候又种子。”

这些都是她在齐宣身边,听他与那些官员讨论出来的内容,如今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那可太好了。那姑娘要是不嫌弃,去我们村里坐坐吧,从京城到这儿,一路辛苦了。”

“对对,到我家去,我家那口井勉强还能打些水出来,姑娘正好喝了解解渴。”

“这个不急。”元瑾汐压下众人的声音,“眼下蝗灾已经有了迹象,我们手里的鸡鸭还不够用。大家若有鸡鸭,可以卖给我们,一百文钱一只。这样我们到下一个地方时,才能更快地把蚂蚱都吃掉。数量越多,这附近的乡亲们损失就越小。”

“还有,我这里有不少刚孵出来的鸡崽鸭崽,娃儿们要是愿意,捉些嫩蚂蚱来,十只给一文钱。”

还有这好事?周围几个好事儿赶过来的小孩子们一听,眼睛刷地一下就亮了。

“你说话可要算话。”其中一个小男孩喊了一声。

元瑾汐仔细一看,正是最开始说鸡鸭来吃庄稼的那个,“你叫狗蛋是吧,我说话绝对算话。”她扭头接过韵秋递过来的一吊钱,“看到这些没有,十个嫩蚂蚱换一枚,换完了可就没有了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捉蚂蚱换钱喽。”几个孩子立刻欢呼着跑远了。虽然眼下的田里虽然已经被吃干净了,但往别处跑跑,还是有很多的。

这个村子不算大也不算小,只有一百来户人家,元瑾汐在村里走了走,看到许多树木都被薅光了树叶,这显然是大家为了可能到来的饥荒,提前节省粮食的吃法。

看来幸亏程雪瑶预警得及时,不然一旦真的让蝗灾起来,就算是后面下雨了能解了干旱,田地的庄稼被吃完了也一样是颗粒无收。

想到程雪瑶,她不免有些纠结。那个人不但想杀她,还想杀齐宣,她是绝对无法原谅的。但现在,因为她的一个梦、或者是一句话,又会有许多人得救,也算是造福百姓。这样算下来,也不知道她到底该不该死了。

“元姑娘何在?元姑娘何在?”一个兵丁骑马赶来,一路喊着追进了村子,看到元瑾汐后滚按下马,“元姑娘,王爷有令,让您用最快的速度赶往锦城,那里的蝗虫已经成灾。”

“成灾?”元瑾汐猛地一惊,转向刘胜,“刘将军,麻烦你赶紧下令,让他们把鸡鸭赶回来,我们马上向锦城进发。”

“是。”刘胜抱拳行礼,转身走出村子。

这个时候,刚刚出去的第一批孩子已经回来,元瑾汐一人发了两个铜钱,收下它们手里的蚂蚱,就命那些推着鸡蛋鸡崽的兵丁先一步出发。

“快点,都不要耽搁。”

不过即使这样,也是足足花了大半个时辰,车队才重新上路。好在此时那些鸡鸭全都吃得饱饱的,乖乖地听着鞭响往锦城方向前进。实在走不动犯懒地,就扔进车上的笼子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数量太多,没有足够的马车运送,大多数的鸡鸭都只能靠自己走。

元瑾汐跳上马车,心里祈祷着那边的蝗灾不要太严重,要坚持到她的鸡鸭大军赶到。

第127章解决

真正的蝗灾发生起来时有多可怕?用一句遮天蔽日来形容都不为过。上万甚至是数十万只蝗虫一起行动,落在一块地里,只要一炷香的功夫,就能把庄稼吃得干干净净。

而且这种东西是数量越多个头长得越大,危害性也越强。

元瑾汐见过这种场景,也知道这种场景的恐怖,因此一路都在祈祷着,不要成灾,不要成灾,不要成灾。

好在一路走来,田里的蝗虫虽然越来越多,但还没有演变成那种遮天蔽日的场景。而且因为一路上虫子管够,那些买来时还显得有些瘦弱的鸡鸭,在快到锦城时,体型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个头全都大了一圈,而且个个膘肥体壮,羽毛油亮。

当然叫声也响亮了不少,任凭元瑾汐往耳朵里塞多少棉花也不顶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路拉下来的排泄物,导致方圆几里之内,都是它们的气味。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元瑾汐有些绝望地闻了闻自己,暗暗下定决心,等这件事完了,一定从里到外洗上三遍澡再去见齐宣。

忽然间嘎嘎声增大了起来,这是鸭群发现了蝗群的征兆,动物们的听力远比人强,刘胜早已经轻车熟路,指挥着手下把鸡鸭群往那边赶。

但很快,眼前的一幕让他愣住,这绝对是自他们进巴蜀以来,见到的最严重的场景。

眼前的天空居然是灰蒙蒙的,满满的都是蝗虫的身影,甚至隔着很远都能听到蚂蚱震动翅膀的嗡嗡声。

元瑾汐也是心里一沉,这样的景象她的这些鸡鸭真的能应付得了么?

但不管如何,都要试上一试。

鸡鸭们可没有人的想法,看到食物就兴奋地冲了上去,对着能看到的蚂蚱伸头就啄。

田边此时有几个人正绝望地坐在那里,看着漫天的蝗虫扑在自己辛辛苦苦种的庄稼上喝血吃肉,眼看着一大群鸡鸭冲进来吃蚂蚱,眼睛忽然有了光有了希望,跳起来兴奋地大喊,“吃得好,吃得好啊。”

元瑾汐的鸡鸭群此时元已经扩充到了一千二百只,虽然蝗虫是以数十万甚至是数百万计,但至少是开始减少。

而且据她这一路上的观察,一只鸭子一天能吃上一百只左右的蝗虫,鸡的战斗力差一些,也能吃掉七十多只。

平均下来,凭借现有的鸡鸭一天能消灭十万只左右的蝗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在她看来,还是不够多,她当时就应该要更多的银两,买来更多的鸡鸭才对。

“元姐姐……”小七的声音远远地传来,虽然他已经知道元瑾汐会是未来的颖王妃,但是在齐宣不在,或是特别高兴时,还是会脱口而出,叫一句“元姐姐。”

“元姐姐,”小七打马笨到她的面前,翻身下马,“王爷派我来传话,他已经下令从其他没有遭灾的地方收购鸡鸭,目前已经收上来五百多只,正在往这里赶。他还说,这次蝗灾只有锦城附近最严重,只要消灭了这里,其他的地方就轻松多了。”

元瑾汐喜形于色,“好好,你那五百只也不用赶到这里,附近看到哪里多久往哪里赶。”

“是,放心吧,已经这么吩咐下去了。”

“王爷现在如何了?”

“他还在锦城里面,我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两千多的壮劳力去往都江那边了,趁着这会儿枯水,正好疏通河道和水渠,他说只要多坚持半个月,说不定就能引来水源。”

元瑾汐心里大定,虽然半个月修渠引水听起来有点不可能完成,但她相信齐宣能做到。而她现在就是要帮着他在这半个月间控制住蝗灾,这样等到水来的时候,百姓还有庄稼可以侍弄,而不是看着光秃秃的土地欲哭无泪。

“走,跟我进村,这附近的村民也要发动起来,咱们还有几百只鸡崽鸭崽呢,得尽快让它们长大才行。”

沿着农田很容易就找到房舍,但没等他们走到,村长、里正就已经热情地迎了出来。

“这位姑娘就是颖王殿下派来的人,小老儿给你跪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别,”元瑾汐赶紧将人扶起,“我这里还有几百只鸡崽鸭崽,如今需要人手来喂,村长可以把村里的女人和孩子都召集起来,每人领十只回去养,不用喂粮食,只要喂蚂蚱就行。每只每天给十文钱,一共喂十天。”

只是帮着喂鸡喂鸭还有钱赚?而且一只十文,十只就是一百文,那十天可就是一吊钱,也就是一两银子。

“不过我可丑话所在前面,要是死了,不但不给钱,还要扣钱。”

“姑娘放心吧,咱们村里的姑娘媳妇都是干农活的好手,绝对死不了。”村长拍着胸口保证,扯着嗓子对外面喊,“长栓他媳妇,敲锣,让全村姑娘媳妇儿都来集合。”

待到把鸡崽鸭崽全都安排完毕,天色已经黑了下来,那些在田里吃得几乎要走不动路的鸡鸭也全都乖乖地来到一处空地,蹲在地上开始睡觉。

元瑾汐一只一只看着,心里忽然间就充满了信心,虽然前路如何尚不知晓,但至少在眼下,她已经在尽是十成十的努力,未来如何只要交给老天爷了。

有那么一瞬间,她看着这些膘肥体壮的鸡鸭,觉得它们就像是自己统领的兵丁,而自己则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女将军。

一个月后,京城。

“母后,巴蜀地区传来捷报,宣弟前后动员了超过一万人,终于是引水成功,解了巴蜀地区的旱情。而那个元瑾汐这次可是立了大功,竟然抑制住了蝗灾。”

“蝗灾岂是那么好抑制住的,该不是齐宣故意把这个功劳安在她身上吧,这可不行,这不是让那些办了实事的官员心寒么?”

“母后自己看吧,这是巴蜀两地的知府写来的奏折。”齐晖一挥手命福海把奏折递上,自己则身心舒畅地坐在太后身边,看向坐在下首的程雪清,“皇后这几天感觉可还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劳陛下挂念,臣妾一切都好。太子殿下也时时过来请安,照顾得比小莲还细致呢。”程雪清一边说着话,一边慈爱地看向站在一旁的齐文。

齐文也是腼腆一笑,“儿臣不过是早晚来请安而已,母后过誉了。”也说不清是为什么,他自从见到程雪清那一刻起就很喜欢,总是不自觉地就想亲近。

在得知程雪清怀孕后更是满怀期待,一心想让程雪清生个弟弟出来。虽然之前皇帝也不是没有别的儿子,但先后都夭折了,如今宫里只有他一个独苗。

齐晖对齐文的表现很满意,之前他还担心齐文会有逆反心理,如今看来倒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这个元瑾汐,好是好,就是太过倔强,哀家亲口许诺她做侧妃,她竟然还不满足。真是岂有此理。”

齐晖一听,无奈地望了望天,看来这个结一时半会儿的还真就解不开了。

齐文好奇地看了眼太后手里的奏折,略微思考了一下就转向齐晖,“父皇,这奏折儿臣可以看一看么?”

“可以,看吧。如今你已经是太子,朝政上的事也要学着参与。”

“是,多谢父皇。”齐文从兰芷手里接过奏折,很是认真地看完了,然后看向太后,“孙儿心里有些话想说,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后倒是有些意外,按理说太子有什么国政上的想法应该对皇帝说才对,没曾想第一句话却是要对她说。

她看了一眼齐晖,见他没有反对,便道:“说吧,也让你父皇和母后都听听,你有何见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多谢皇祖母。”齐文恭恭敬敬地行了个躬身礼,然后清了清嗓子,像是在朝堂上启禀上奏一样说道:“孙儿认为,元姑娘虽然出身低些,但却是我皇叔的福星。完全可以聘为正妃。”

太后不怒反笑,“你才多大,自己的太子妃还没见过呢吧,竟然说起你皇叔的事来了。”

齐晖心中一动,“文儿既然开口了,就把话都说出来,若是你的理由得当,父皇就免你议论长辈的罪名;若是胡搅蛮缠,日后就不许你再对此事发表议论。”

“是,多谢父皇。”齐文清了清嗓子,“文儿曾经听皇叔说过,当年他与父皇两人分开北上京城,为了躲避追杀绕到江州,却没曾想遭遇大水,幸得元姑娘所救才算化险为夷。”

“去年的时候,夏兴昌得知父皇欲派皇叔去江洲查他,便提前北上京城,想要让皇叔扑个空。结果皇叔回京途中遇到了元姑娘,得知夏兴昌犯下的不少事情,还有当年那个徐参事暴亡的内幕。这才心里起了警觉,不但没有扑空,反而在京城抓到了他的把柄。”

“再往后,在并州因为元姑娘遇到了那个沈怀瑜,不但得知福.寿.膏一事,还明确地得知了组织者是谁,这才可以设下圈套,一举歼灭。接下来泗水河上遇险,更是元姑娘舍命相救,才让皇叔转危为安。”

“虽然即便没有元姑娘,孙儿也相信皇叔能化险为夷、平定江州之事,但无疑要多费许多功夫,多遭许多危险,福.寿.膏也必将祸害更多的人,才能被完全清除。”

“眼下巴蜀旱灾,元姑娘帮忙解决了蝗灾,让皇叔得以集中所有精力调配人手通渠引水,这才能让这件事这么快的就得以解决,同时也让百姓少受许多损失。”

“如此看来,元姑娘就是我皇叔的福星,这样的人做了正妃岂不是对我皇叔更好?”

齐文一番话说完,齐晖眼含赞赏缓缓点头,太后也陷入了沉思,觉得齐文说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如果这人真有旺夫像,身份什么的,倒也不是不能放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罢了,这是哀家不管了,巴蜀的事情既然完了就让他们赶紧回京,今年都过去一大半了,哀家就没怎么见到儿子。”太后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一脸的没好气。

“是,儿臣这就传令下去,待他们进城后,就命他们第一时间前来拜见母后。”

齐晖心里很是高兴,在离开兴庆宫后,对着齐文招招手,“这次你居头功,朕给你皇叔的折子就由你来写好了。”

齐文先惊后喜,“是,多谢父皇。”

又是一个月后,齐宣终于忙完了巴蜀境内的所有事,看着手里的那封圣旨陷入了沉思。

“小七,传令下去,出发。”

“回京?”

“不,回江州。”

他选定的人,岂是招之则来,挥之则去的?

这一次,他还偏不带回去了呢。

第128章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瑾汐已经记不起自己是第几次看到江阳城的大门了,只记得每见一次她都处在不同的境地,有不同的心境。

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前面见过多少次,唯有这一次心情是最放松的。

按齐宣的计划,他们会在江阳城休息一天,然后就出发去怀安。此时已经是九月末十月初,清舒清敏清玉三个应该已经参加完了秋闱,也不知道成绩如何,此番回去,正好可以问问。

若是考中了,还能顺便祝贺一番。

顺着车窗望去,只见城门前人来人往,也不知是不是她心情愉悦的原因,总觉得此时城门前的人要比夏兴昌在任时多了不少。

小七打马凑过来,“元姑娘要吃点什么,一会儿进城我去给你买。”

元瑾汐有些好笑地看了他一眼,“我想不出,你有什么想吃的没有?”

小七眼睛一亮,下意识地咽了下口水,“鸿起顺的烧鸡怎么样?”

话音刚落,元瑾汐立刻就把头缩了回去。周围的平越、严陵、刘胜等人也瞬间变了脸色,满满的都是不堪回首的神情。

“我的老天爷,那玩意你还没吃够啊?”平越忍不住开口,“我警告你啊,要是再敢提那两个字,小心我揍你。”

小七挠了挠头,“其实我就是想对比一下那里的鸡比较好吃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平越大怒,“你还敢提,找打。”

“平,平副统领你,你居然动真格的。啊,元姑娘救我啊。”

元瑾汐往嘴里塞了两个蜜饯,吐出两个字,“不救。”

“平越,用点力。”这是齐宣的声音。

“啊啊,我错了,平副统领饶命啊。”

听着小七传来的“惨叫”,元瑾汐和齐宣对视一眼,忍不住地笑了起来。

这一次,他们蝗灾抑制得很是成功,但在任务完成后总数接近三千只的鸡鸭,以及同样数量的鸡蛋鸭蛋就成了一个大难题。

尽管变卖了一部分,又当做奖励发下去一部分,但还有不少留了下来,作为蝗灾之后的庆祝。

结果就是元瑾汐一行人一连十几天不是鸡肉就是鸭肉,要么就是鸡蛋鸭蛋,尽管锦城里的厨师们变着花样做出了几十种不同的菜色,但还是把每个人都吃得顶住了。

哪怕是之前暗下狠心要每个花样都吃一遍的刘胜,到最后也有点遭不住。

因此这一路上,一行人全都改做虔心向佛的得道高僧,只想吃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只有小七这么一个异类,即便吃了那么多的鸡鸭肉,来到江阳竟然还惦记着鸿起顺的烧鸡。

“救命啊,我以后再也不敢提了还不行么?”小七还在“惨叫”,元瑾汐却是想起一件事来。

“王爷,小七当初把你送给我的信,送到卫叔那里去了,我到现在还没要回来呢,这次回去您能不能和卫叔说说,让他还给我。”

齐宣嘴里也含着蜜饯,一脸的笑意,“这次可真不怪他,他是早就给你了,是你没找到。”

“早就给我了?可是我每次问他,他都说没到时候,怎么会给我。”元瑾汐说到这儿不由嘟起嘴,为了这封信,她可是好话说尽,偏偏无论她怎么央求卫一,翻来覆去的就是那么一句。

齐宣忍着笑,“卫叔既然说给你了,就一定是给你了,你不妨想想他给过你什么东西?而且还是他亲自交给你的。”

“亲自交给我的东西?”元瑾汐一脸困惑,要说给东西,他可是没少给沈欣然,几乎一天一个小花样,还没到京城时,沈欣然半个马车里都是卫一送的玩具了。

但给自己……

不会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元瑾汐心里咯噔一下,嘴里打着磕绊,一脸千万不要的表情看向齐宣:“该,该不会是送那个红珊瑚珠串的时候吧?难道说,那个黑檀盒子里面有机关?”

“对,就是那个。卫叔是制作机关的高手,盒子底部有一个夹层,信就在夹层里。”

“啊!完了。”她脸上的表情真正地变成一种果然如此的惊恐表情,“王爷,完了,这下真的完了。”

齐宣不由好奇,“怎么了这事,难道说那个盒子被你放在了怀安?”

元瑾汐欲哭无泪,“是在怀安,只是不是在我家,而是在常兴文的家里。”

“怎么回事?”齐宣也愣住。他好不容易写了封“情书”,被卫一看了就算了,要是再被其他什么不相干的人看到……他总不能杀人灭口吧?

元瑾汐便将她刚到怀安时,情况如何紧急,如何为了保护家人,不得已用了随身带的唯一一件贵重东西去打点常兴文妻子的事情,从头到尾地解释了一遍。

听完后,齐宣也有点郁闷了。他最初听卫一汇报此事时,是半点没担心。毕竟那是他送给元瑾汐的生辰礼物,他相信她一定会好好保管。

至于那信的位置,等到时机合适时,再告诉她也别有一番乐趣。

结果谁能想到她竟然送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是想想当时在怀安的情形,连她自己都差点没命,如果真没往牢里安排人,那元家人到底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最终他只能把一切都归咎于自己,“这事都怪我,你当时也是迫不得已。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卫叔做的机关,一般人根本察觉不出来,就算是能察觉也根本打不开。”

“平越!”齐宣探出头,顿了一下,“不进城了,直奔怀安。”

元瑾汐一下子就明白齐宣想要干什么,但却拦了一下,“等等,我们先去趟城东的王母娘娘观,求张平安符。如果日后哪一天真的被发现有暗格,看到平安符也不会起疑。”

“也好。”齐宣点头。

江阳城东的王母娘娘观,就是元瑾汐当年偷偷埋下她娘玉佩的地方。后来几经辗转,一直没有机会到这里来还愿。如今来了,正好认真祭拜一下,也算感谢当年庇护亡母遗物的恩德。

元瑾汐虔诚地在大殿的王母娘娘像前跪了小半个时辰,又祷告了许久,认认真真地听完了道士们诵读的《禳灾度厄真经》后,才起身去捐了些香油钱,求来一张平安符。

殿门外,平越百无聊赖,他想来是个不信鬼神之人,每次看人祭拜,都觉得无聊。

但是等到他听到齐宣让他去“偷窃”时,忽然间就信了。

这简直就是王母娘娘对他不敬的报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爷,”平越说得小心翼翼地,“您看啊,我虽然功夫不错,但是论潜入呢,比起其他兄弟还是差一些。这件事不难办,但最重要的是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绝不能被人发现。您看要不从并州调些人来?我知道几个人,绝对这当中的好手。”

齐宣一眼就看穿他的小心思,正要说话,却被元瑾汐抢先,“平副统领这话也有道理,毕竟能被我设下的那么拙劣的套脚关擒住,也的确说明他的功夫不行。万一程府哪里有个坑,或是哪颗树长得不规律,把平副统领绊倒就不好了。王爷要不我们写信给卫叔,说明情况,让他再推荐一个人吧。”

“王爷,”平越连忙插话,“这事就交给我吧,我保证一定给您办得滴水不漏。元姑娘……”平越看了一眼元瑾汐,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

“我记性不好,只要信回来了,什么都会忘掉。”元瑾汐一副阴谋得逞的微笑。

平越恨得牙根都痒痒,他那天怎么就那么不小心竟然栽在了她的手里呢?

“我去也。”说罢用两个指尖拈起平安符,往怀里一揣,没几下就消失不见。

齐宣和元瑾汐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看不出你还挺有办法。”

“只可惜,只能用一次,第二次就不灵了。”元瑾汐微觉可惜。

“没关系,你忘了我还记着呢。本王忘了严陵还记得,严陵忘了,当时在场那么人还记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瑾汐噗嗤一下笑出声来,“我都有点同情平副统领了呢。”

既然有了平越打头阵,元瑾汐也就不急着赶往怀安,在江阳城休息了一天,又带着韵秋上街给家人买了些礼物,这才回到客栈。

只是到了客栈之后,齐宣却说不急,再等等,说他有事要办。就这样一连等了三天,齐宣才下令出发。

“王爷这些天都在忙什么?早出晚归的,江州的事情不是早处理完了么?”

“过几天你就知道了。”齐宣一脸神秘的笑容。

一路来到怀安城,刚进城不久,就听到一声锣响,紧接着是一个人洪亮又喜庆的声音,“报喜!报喜!元府大喜。”

元瑾汐探头去看,看到一个人正用铜锣开道,黄澄澄的锣面配着大红的锣锤,看着就那么喜气。再看他的穿着,一身藏蓝色的长衫,中间扎着腰带,袖口绣着回字纹。

“学政,是学政!”她惊喜地缩回头,“一定是我家清舒和清敏中举了,王爷咱们快点过去。”

但随着学政的锣声越来越响亮,后面跟着的百姓也越来越多,马车很快就被挤住不能前行。

“下车,我跟着你。”齐宣从元瑾汐扬了扬下巴,后者立刻灵活地跳下车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报喜!报喜!元府大喜。”开头的人仍然是一声锣响一句报喜。

此时元瑾汐已经能看清铜锣开道后面,还有三个身穿公服的人,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卷轴,其中一个已经拐弯,奔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

元瑾汐喜形于色,“看来清玉也考中了。”

这时旁边有人议论,“元家三杰果然是名不虚传。”

“怪不得那个杨铭非要抢元家的祖宅,还真是积累是三代的文曲之气。”

一路来到元家大门处,元晋安、元晋平、元晋康等人早已得知了消息,带着妻子儿女站在门口,准备迎接喜讯。

“元家公子元清舒,高中乡试第六名!”

“好!”周围人立刻爆发出一声好,元瑾汐也在人群里拍着巴掌,跟着一起叫好。

元家众人也都对元清敏道喜,元晋平眼圈泛红,一个劲儿地拍着儿子的肩膀。金氏更是直接哭出来,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好孩子,真是为娘的好孩子。”

元清翰则是站在一旁欣慰地拍了拍弟弟的后背,“恭喜二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待到众人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后,另一个人打开手中的卷轴,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元家公子元清敏,高中乡试第一名,得中解元。”

“哈哈哈,我就说我会是第一!”元清敏一个健步从台阶上跳下来,跑到那个念成绩的学政官员面前,“解元两个字在哪儿呢,快让我看看。”

元瑾汐不由捂脸,这个哪里是个解元,杂耍班里的猴子都比他稳重。

周围人全都发出笑声,就连台阶上刚刚哭得不行的金氏也抹了抹眼泪,笑出声来。

元晋康听到儿子得中解元,本来激动得想哭来着,可是看到他那个高兴得抓耳挠腮的样子,又忍不住要发笑。

元瑾汐奋力地向前挤,“清舒、清敏好样的。”

元晋安耳尖一下子就听到女儿的声音,仔细一看,何止是女儿,连齐宣也在人群当中。

“爹,我回来啦。”元瑾汐在人群中用了挥手,众人顿时让出一条路来。

元晋安却是赶紧迎下台阶,无视女儿激动的神情,对着齐宣躬身行礼,“草民见过颖王殿下。”

元家众人也反应过来,全都过来行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瑾汐一脸无奈,嗔怪地看了齐宣一眼。

齐宣很想摊手,这可真不怪他啊。

周围的百姓一惊,乖乖,这元家也太有面子了吧,竟然连王爷都来贺喜?众人立刻下跪行礼,“见过颖王殿下。”

“诸位乡亲不必多礼。”齐宣长身玉立站在人群正中,“元家耕读传家,持心中正,此次一门双杰,也算不负当年元丞相之风骨。本王恭喜元家诸位。”

“多谢王爷夸奖,元家人愧领了。”

“县令大人到。”

即使杨铭、陈霄等人被除去,怀安城里早就没了不许坐车坐轿的规定,胖胖的常兴文仍然是喜欢步行。在他看来,步行可以更好地感受城里百姓安居乐业的气氛,而这也是他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颖王殿下?下官见过王爷,不知王爷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常兴文又惊又喜,不过的恭贺下解元竟然还能偶遇王爷?

齐宣看到常兴文顿时笑得有些僵硬,用余光扫一下元瑾汐,也看到她用手掩面,用行礼掩饰尴尬。

他们前脚刚派人去偷东西,后脚就遇到苦主,实在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常大人不必多礼,本王只是路过,无关公事。此次来,只是庆贺,我俩还是不要喧宾夺主的好。”

“是是,王爷说得是。”常兴文随机转向两个新科举人,“恭喜二位学子。”

元清舒与元清敏赶紧正了正衣冠,先对齐宣行礼,“谢过颖王殿下,谢过县令大人,也谢过诸位乡亲。”

“王爷,县令大人,若不嫌弃,还请屋里稍坐。也好让草民稍尽地主之谊。”元晋安上前邀请。

“好,那就叨扰了。”齐宣点头迈步往里走,常兴文更是觉得今天赚大了,同样开开心心地往里走。

“诸位街坊邻里,”金氏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喜糖分给众人,“小小心意,还望大家不要嫌弃。等过几天请客摆宴,还望大家赏光。”

“那是自然。府上既有贵客,我等告辞,改日再来庆贺。”

看到众人离去,金氏又叫来自己的大儿子,“去趟你族叔那里,问问清玉考没考中,若是考中了叫他们一起过来。”她压低声音,“重点说颖王来了。”

自己母亲打的什么算盘元清翰自然清楚,心里有些小别扭。但转念一想,若是颖王来了却没叫他,族叔恐怕要更生气。

“知道了,我这就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元晋安等人已经陪着齐宣和常兴文入了正厅,元瑾汐感觉自己被无视了,只能走到许文秀身边,揽住她的胳膊委委屈屈地道:“大嫂,我爹都不理我。”

许文秀被她这个语气弄得哭笑不得,“谁叫你不按常理出牌,回来都不提前说一声。走了跟我泡茶去。”

茶刚泡到一半,院子里就响起了元晋泰爽朗又底气十足的声音,“二嫂,恭喜你啊,你家清舒这次考的不错,只可惜还是比我们家清玉差一点哈哈哈。我们家清玉这次可是第四。”

金氏不以为意,知道他这个人就是这么个脾气,平时最爱做的,就是炫耀他那个宝贝儿子。而且他还冒着天大的风险收留元清舒,避免了牢狱之灾。冲这一点,她就感谢他一辈子。

只是,想虽然是这么想的,说出的话却是半分不让人,“他们现在可都是举人,等到进京考会试时还不是一样,到那时,不定谁比谁强呢。”

“哈哈哈,二嫂说的是,三个小子都是好样的,三年后咱家元家就是一门三进士了。”

“行了,别吹牛了,感情不是你去考,在这儿说胡话,赶紧去正厅吧,那位在里面呢。”

晚上照例是元晋泰出钱,在城里最好的酒楼宴请齐宣和常兴文。最近这小半年,因为他和齐宣和常兴文都攀上了关系的缘故,生意是越来越红火,如今已经把铺子开到了江阳城里。

他甚至还在那里买了个宅子,这样等到儿子去往江阳城的芦溪书院读书时,他就也可以跟着去了。

热闹了一天,元瑾汐总算在晚上快休息的时候,得以和元晋安安安静静地说会儿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这丫头,回来也不知道提前打声招呼。还有,沈怀瑜不是说会让你好好地待在京城么,怎么你又和颖王回来了?”

“爹,你能不能别一见面就数落我啊,我都想死你了,你就不想我?”元瑾汐抱着元晋安的一条胳膊,铆足了劲儿的撒娇。

“哼,想你有什么用,还不是在家没待两天就跑了。我倒不如不想,眼不见心不烦。”

这话说的元瑾汐心里一阵难过,“那女儿不走了,就在怀安陪爹爹。”

“怎么,京城出事了?还是说皇帝或太后反对,齐宣反悔了?”元晋安敏锐地察觉到了女儿语气里的失落,这与她要去京城时的语气完全不一样。

“没,爹你别瞎想。我这次我只是跟着颖王出来赈灾,赈灾结束想你了就来看看你。”

“他赈灾带你干什么?肯定是京城的人容不下你。赶紧地,给爹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元晋安声音有些急躁。

“真的没事啦,颖王对我还是很好的。很晚了,爹你早点休息啊,我今天可是坐了整整一天的马车,身上都快散架了,我先去睡了啊。”元瑾汐慌忙离开父亲的屋子,她这个爹哪都好,就是有时太敏锐了,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但当他回到自己旧时的屋子,看着窗外的一轮明月,心里还是无端地生出一股迷茫。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原本是想着这次巴蜀旱灾之中,她也算不大不小立了个功劳,回到京城后总不会像之前那么狼狈。可没想到齐宣竟然带她回了家乡。

虽然她表现得一直都很开心,但要说心里一点不犯嘀咕是不可能的。

只是,她不想逼他什么,如果他自己觉得累了,顶不住皇帝和太后的压力,那她绝对不会纠缠。不管怎么说,自她遇到他开始,他就没亏待过她,如果就这样结束,也算是好聚好散。

“姑娘想什么呢,很晚了,睡吧。”韵秋在旁边出声提醒。

“嗯,王爷今天宿在哪里?”

“在上次的客栈。”

“知道了。”她是声音有些失落,任由韵秋给她卸了钗环,闷闷地上了床。

韵秋看出她心里所想,却没有出声,只是笑笑,将油灯吹熄。

第二天一早,怀安的百姓就看到一个奇景,有一只奇怪的队伍走在街上。

说奇怪是因为,这队伍里的人要么是武将官服,要么就是全副武装的兵丁。

可是手里拿的东西却不是刀剑,而是大雁和一只只红色的喜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领头的那个身着墨绿色的护卫统领官服,面容肃穆,正是严陵。

他的身后跟着刘胜和小七,同样身着护卫官服,各自拿着一只大雁。身后还有十八个黑骑护卫,个个孔武有力,虽然没有骑马,但也是威风凛凛,手里捧着大红的喜盒。

这是提亲?

于是,在昨天刚刚看了元家一门三举人的热闹后,众人又跟着这些人去了元家。

这一次元家可就事先没得到通知了,元清翰来开门时看对严陵的装扮还愣了一下,第一反应是杨铭的什么人前来报复了。

直到他看到那两只大雁,才算反应过来,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意,“诸位里面请。”

不多时元晋安等人赶来,看到正厅里的阵仗也是愣了一下。

严陵上前一步,抱拳拱手,“元先生,在下颖王府护卫统领严陵,今日登门乃是代表我家王爷,前来向贵府提亲。”

第129章信

“提亲?”元晋安想到昨天晚上女儿的异样,半点惊喜没有,反而是冷哼了一声坐在主位上,不发一语。

严陵一愣,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与他想象的情景完全不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先生,”他再次抱拳,“我家王爷的确是真心实意派我来提亲,您若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提。”

“泗水河畔,我曾与王爷曾经有过约定,我元家的女儿虽然不是什么高门贵女,但一不做妾,二要迎娶,必须是三书六礼,明媒正娶,少一项都不行。”

严陵觉得这没错啊,自己来不就是但媒人来了么?“王爷派我上门,就是正式前来求娶,不知元先生的意思是……”

“那我且问你,我女儿去了趟京城,可受皇帝、太后欢迎?明媒正娶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可有长辈的同意?”

“这……”严陵一时语塞,京城的事他也是知道的,太后是允了,但允的是侧妃。这也使得颖王一气之下,直接将人带出京城。

看到严陵迟疑,元晋安心想果然如此,不由怒气更盛,“没有父母之命,他就贸然来提亲。就算我今日同意,日后瑾汐与他进京,又该如何面对太后?京城之人又该如何议论我的女儿?”

这一番话把严陵问的哑口无言,虽然京城那边传来的消息是太后说不再过问,可是这样的话,并不适合作为提亲时的说辞。

思来想去,他还是说道:“元先生误会了,王爷既然派我等前来提亲,自然是已经得了京城的准允。”

“哦?”元晋安的声音里透着浓浓的不信任,“既如此,那为何又将瑾汐带出京城,回到怀安?刚到京城就离开,可不像是同意了的样子。”

“这……”严陵这下犯了难,用尽全力在想怎么才能把这件事给圆过去。

“回到怀安是为了能在元姑娘的家乡向元先生提亲,而且姑娘在外漂泊十年,如今终于归家,怎么也要在家乡过个年,然后再回京城。另外,王爷这么做,也有想让元姑娘风风光光入京的意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对,”严陵赶紧附和,“这一次姑娘在巴蜀旱灾之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我们王爷已经为她请旨嘉奖。还有……”他向身后招了招手,立刻就有一个黑骑走上前来,喜盒打开,现出一对玉璧。

“此为同心璧,两块玉璧互为阴阳,相辅相成。此玉璧乃是王爷加冠那年,太后命宫中能工巧匠打造,预备给未来的颖王妃做聘礼。有此玉璧在,先生足可安心。”

虽然真实情况是齐宣自己带出来的,但严陵现在已经顾不了那么许多,今天他可是代表自己的主子来提亲,要是没提成……

别的不说,光是平越嘲笑他的眼神他就受不了。

听到这些话,元晋安脸色缓和了许多。其实他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拒绝的,只是想在答应之前,为女儿在多争取一些。还是那句话,他们元家虽然不是高门大户,但他的女儿也不能随意地被人欺负。

如今对方已经好话说尽,又拿出了信物,尽管仍有疑问,但也正好借坡下驴,先应下此事。

“既如此,此事元家就应下了。不知颖王殿下殿下何时有空,老夫想与他面谈一番。”

听到这儿,严陵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先生所言极是,王爷自该登门拜访。吾等回去后即刻禀报王爷,告辞。”

严陵等人一走,元家的其余人就兴奋地走了进来。金氏看着地上的一十八个喜盒双眼放光,“真是十八个喜盒啊,这可是提亲时最隆重的礼节了,他大伯,瑾汐真的要成颖王妃了?”

“你瞎高兴什么,咱们这样的出身,哪里够得上当王妃?瑾汐要是真嫁过去了,还不定怎么被京城里的人看不起。要依我看,宁可找个本地的举子嫁了,也好过当什么劳什子的王妃?京城那么远,万一受人欺负,连个撑腰的人都没有。”

元晋平的话虽然冲,但却是话糙理不糙,说得元晋安不由叹了口气,若是可以他何尝不想怎么安排女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氏听到那声叹息,狠狠地白了自己夫君一眼,“按你这么说,颖王来提亲还是祸事了不成?”

“这女人在夫家,要想立得住脚,娘家一方面,自己也是一方面。尊重和地位都是自己挣来的,自己要是立不住,娘家再有势力也要被夫家人看不起。”

“再说,瑾汐本就不是个懦弱的,当年大水时她才多大?九岁的小姑娘,却经历了九死一生,才走到现在,哪里是会任人欺负的?就说咱们在牢里时,不就是瑾汐去求的常县令,才让咱们安安全全地出来了?”

“后来,她一个姑娘家独自面对杨铭,结果又如何?”

“有这样的经历、手段、胆识,还有颖王的宠爱,就算是独自入京又怕什么?再说,谁说没人给她撑腰了,清舒清敏如今都中了举人,三年后就都是进士,等日后做了大官,不就能给瑾汐撑腰了?”

金氏这话说得掷地有声,虽然后面有些夸大,但在元晋安听来却是无比的欣慰。

“弟妹说得对,咱们也别乱担心了,都高兴点,再怎么说也是好事。”

“就是。”金氏脸上露出笑容,“说起来,瑾汐人呢,这就害羞上了?”

“好像一直在屋里就没出来过。”清敏一边研究那对摆出来的玉璧,一边说道。

“该不会是生病了吧?文秀,走,咱们去看看。”

此时的元瑾汐的确是在屋里,也的确是生病了,只不过生的是花痴病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整整一个早上她都抱着一封信在那里傻乐。

韵秋喊了几次也不管用,干脆不再理她,给她梳洗打扮妥当之后,就随她去了。

元瑾汐也乐得无人理她,尽情地享受这份迟到了好几个月的喜悦。

尽管已经能把整封信背诵下来,但是她还是时不时地掏出来看一遍,每看一次就傻乐一次,因为信里的齐宣实在太可爱了。

除了开头那句“瑾汐吾爱”之外,信里的齐宣完全不向他平时表现出来的那样冷静、镇定,反而像是隔壁家的淘气孩子。

比如他竟然会给人起外号。

“我绝对没有把你当婢女,绝对没有,我那么说只是为了迷惑那个康大头,对,从此以后我就叫他康大头了。他的鼻子太灵了,我总担心他想皇兄告密。当然这绝对不是说你见不得人,只是我想自己告诉皇兄,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让别人说呢,对不对?”

再比如,他其实是个极度不稳重的人。

“你不要生气,等这次事了了,我带你在各处好好地玩玩。江州、京城咱都逛上一圈,让所有人都知道你,让所有人都知道一直不肯大婚的颖王要有颖王妃了。”

“逛完京城,咱们就去逛皇宫。虽然那里没什么看的,但怎么也要去见识一下嘛。除了龙椅不能坐之外,你就是想试试皇后的凤冠我也能给你弄来。唉,那个也还是算了,要是我皇嫂在,她肯定能借给你。现在她不再了,我皇兄肯定不乐意。我还是让人专门给你做一顶好了,绝对独一无二。”

每次看到这儿,元瑾汐都忍不住想笑,她不自觉地想到自己指着龙椅非要去坐,然后齐宣一脸紧张又一脸为难的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现实是第一次进宫并不愉快,但想到他曾经这样憧憬这两个人的未来,元瑾汐还是忍不住嘴角上扬。

另一边,齐宣在客栈里得知元晋安要见他后,居然有那么一点点地怂了。

虽然严陵给他圆了过去,但毕竟密旨里说的是,太后不再过问此事。单凭这个,肯定不能让元晋安满意。

唉,他这个皇侄也是死心眼,都知道替他说好话向他表功了,怎么就不知道写得夸张一点,说一句太后同意了呢?

“严陵,京城那边的人什么时候能到?”

“他们在一月前就已经出发,一路不停的话,这几日就该到了。四海已经是行路的好手,王爷不必担心。”

嗯,齐宣点点头,“再等三天,等他们来了,我再登门。”

其实他原本不该这么急着提亲的,等到四海他们到了更妥当一些。

可是昨天回到客栈时,他在马车里听到有人在路边讨论,说元家出了两个举人,那个元家长女也跟着水涨船高,用不了几天肯定就会有人前去提亲。

虽然他能肯定,不管什么人去亲,元晋安都不会答应,但一想到有人要对元瑾汐动心思,他就莫名的不舒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瑾汐可是他费劲千辛万苦才找到的人,别人就算只是想想,也绝对不行!

也因此,齐宣在第二天一早,就直接让严陵上门提亲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等待,但是没等来四海,元晋康却是先一步来到客栈,带来了一份地契。

“颖王殿下,宅子买到了,三进的院落,虽然不大,但很是精致。这宅子原本是杨铭的私宅,在他占了我们元家的祖宅后,就空置了。后来他们家出了事,这宅子也就充了公。”

“常县令曾经命人拍卖,草民为了给族兄弟出气,就自愿拍下。这是当时和官府的交易文凭。前天得知王爷有意要买宅子,草民思来想去,就觉得这个最合适。离元家祖宅不远,又处处精致。草民知道王爷清廉,在外从来不收银子,也不收东西。因此,这宅子就平价转给您,您看如何?”

要说一开始,齐宣对于元晋康是真没什么好感,但是几次接触下来之后,却有觉得这个人虽然极力结交权贵,但又不是那种十足十的媚上之人。

比如他冒着得罪杨铭的风险收留元清舒,又比如买下杨铭的宅子,只为出气。可以说他市侩,但市侩之中又带着一丝血性和善良。

至于平价转宅子就更妙了,说是人情吧但没那么贵重,说不是人情吧,确实有承了他的好处,此人堪称拿捏人心的大师。

不过齐宣也不会白白占他的便宜,“平价不必了,你愿意转手已经是情分,本王多给你一成银子,也算不枉你辛苦一场。”

元晋康听得心花怒放,“一切都听王爷吩咐。”

最新小说: 【yys/茨狗】鬼手与翅膀 百香果 和死对头结婚了 随笔乱炖版 大J俊男的哀羞 故人(丧尸/弱强/师生)完结 月引我心 漂亮笨蛋npc被玩家强制了(NP) 温室花 【all羡】遇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