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万历佑明 > 第54页

第54页(1 / 1)

('

毕竟,儒家社会对道德的确看得很重。

尤其是历史上到明朝后期东林党出现的时候,东林一派的士大夫对道德的要求更是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也因此导致产生更多的伪君子。

当然,这跟将来大明这个农耕社会在受到商品经济冲击后产生的社会冲突有关。

一方面是拜金思想加重,导致世风日下;一方面又因为有拜金能力的又多是官僚士绅,所以导致许多士大夫更希望加强皇帝和官僚们的道德建设,但对社会应该在政治上与经济上进行的深层次变革则是视而不见。

原因无他,后者等同于割自己的肉,而前者自然容易些。

所以疯狂提倡道德建设以解决社会问题就完事了,还能得到更多人支持。

“随他去吧。”

朱翊钧知道张居正作为儒家士大夫一员,道德上的思想包袱也还是有的,即便知道不可能再做道德上的标兵,也还是想在皇帝面前伪装一下。

所以,朱翊钧也没多说什么,只在接下来问道:“还有什么事没有?”

张鲸回道:“元辅张先生对张敬修说,他已和大司空通过气,有意奏请朝廷进一步开海,且废匠户制度。”

“这才是正事!”

朱翊钧听后就问道:“上次抄冯保的家产,徐家给冯保那一年海利统计出来是多少?”

“回皇爷,有一百二十多万两。”

张鲸回道。

朱翊钧道:“朕记得,福建巡抚刘尧海奏报,开海的月港去岁税收是一万一千余两,对吧?”

“对的。”

张鲸回道。

朱翊钧听后沉默不语。

他没想到隆庆时期的开海给国家带来的税收还不及一个地方豪绅一年海利的百分之一。

本来都是朕的钱,结果朕才只能拿一百分之一。

这让朱翊钧心里其实不怎么好受。

再一想到历史上郑芝龙靠海贸就可一年岁入两千多万两白银。

而满清那么封闭乾隆时期关税也有六百多万两。

朱翊钧突然觉得自己大明的税收真是低的可怜,而大胆打破祖制约束的开海政策也只是更多的富了地方豪民。

“而朕又记得,先帝时,初次开海月港时,岁入只有两千多两,可对?”

朱翊钧又问道。

张鲸再次回道:“对的。”

朱翊钧未再言语。

但他在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开海的确还是有好处的,只是负责制定税收的文官官僚们,打着不夺利于民的旗号把税收定的很低,而让国家得到的开海海利远少于地方官绅。

“看来,无论如何,开海的确是能增加国帑。”

朱翊钧因而言道,且问着张鲸:“你觉得先生他们能成功继续开海吗?”

张鲸这时说道:“皇爷既然问,老奴便斗胆直言,恐怕很难!”

“说说你的理由。”

有些真相,朱翊钧是从士大夫口里得知不了的,只能从家奴口里得知一些。

这也算是兼听则明。

“是!”

“禀皇爷,事实上,除了闽浙真的是因为山多地少,若不让百姓出海就会起民变外,其他地方靠吃海利的大户,是不希望朝廷开海的。”

“能开月港,真的是因为倭乱把他们搞怕了,再加上当年高新郑深受先帝信任,此人又敢做事,才力排众议,在一众闽浙官员支持下开海月港,才硬生生的从天下海利里夺了如今每年上万两出来给朝廷用作军饷。”

“进一步开海就意味着要进一步强大水师,才能保证海疆无事,使小民百姓敢出海,这样的话,朝廷也得增加税收才行,同时,出海的小民百姓也更多;”

“而若不开海,则海利只能为豪绅大户独占,他们可以与海寇合作,或者自己就养武装家丁,而不用担心朝廷水师不强致使海上盗寇横行,甚至他们会兼职做海盗,反掠陆地百姓。”

“所以,如今再开海,等于又要从各地吃海利的大户豪绅手里每年夺一万乃至几万两银子给朝廷,还要让小民百姓有直接出海的机会,夺走豪绅大户的海利,也让大户们不能再勾结海盗掠夺陆上富裕百姓,所以,这恐怕会让大户豪绅们很不满。”

“本来如今在月港给朝廷上万两银子,都已被认为是与民夺利了!”

张鲸回道。

对于月港那上万两开海税收,朱翊钧本来还觉得自己拿少了!

结果按照张鲸的意思,事实上,人家还嫌给多了!

最好是一分都不给朝廷,也不让百姓赚到一分钱。

而百姓也只能在陆地上辛勤耕作,做待宰的羔羊。

“一个徐家就能岁入上百万海利,朕只能拿一万多两,还是高拱这些人拼命争来的,而他们连这一万两其实都不想给。”

“这大明还是朕的大明吗?!”

朱翊钧说着就问了一句。

“皇爷息怒!”

“好在元辅张先生和大司空等还是锐意革新、公忠体国的大臣,才愿意用这种不用加赋于小民百姓而只是得罪大户的方式来增加国帑。”

张鲸忙跪下回道。

“你没说错,朕算幸运的,起来吧。”

朱翊钧说了一声。

“谢皇爷!”

第062章 百姓因新政而受益

万历三年秋。

南直隶应天府。

在暖阳斜照进窗棂时。

已到王家私塾交银就读的外姓子弟刘确贤,刚坐在位置上,拿出来娣给他备好的午餐,一包炒米,且放进了课桌里。

“确贤!”

而这时。

一叫王长庚的王家子弟突然走了来,唤了刘确贤一声。

刘确贤现在还没到取字的年纪,故而,其同窗好友也就直接称其名。

刘确贤见是王长庚来了,因喜王长庚是王家子弟里素来不嫌贫爱富也不傲气凌人的,倒也愿意和王长庚接触,便也笑问道:“长庚,他们说,你不是去京师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长庚也还没到取字的年纪,故刘确贤也直呼其名。

“本来是按照家父的吩咐要跟着我姑父一起进京后就在京里寻拜名儒为师的,谁知家父因反对进一步开海,江陵一怒之下,奏请天子将他革职,永不叙用!我也就只能跟着家父一起回乡了。”

王长庚回道。

刘确贤听后也颇感震惊:“为何要反对,不是说如今天下是江陵说了算吗,连天子都得喊他一声先生?”

“谁都知道张江陵惹不得。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是要开海!”

“本来清丈田亩就够让人不满他张江陵了,要不是徐家都支持,海瑞这个不要命的在南直镇着,就算弹劾他张江陵的奏疏没有堆积如山,他那在湖广的高堂也会突然断气!”

“而如今他张江陵要开海,就意味着将来南直的海利又要给朝廷不少,还要让小民赚去不少。”

王长庚说着就看向刘确贤道:“你现在明白了吧?”

“家父他们可不是不通世事,只是这次动到了根子上,宁先不做这官也要反对一二的。”

“当然,也不是直接参他张江陵,只是就事论事,反对开海而已,也就不至于丢了性命。”

刘确贤点了点头,又问:“为何开海会让小民赚去不少?”

“你呀,就只知道读书。”

“连这点道理不懂。”

王长庚说着就好为人师地给刘确贤解析道:“你想想,一旦开海,便要建立水师,清剿海盗,使海疆无事,才能使庶民敢出海,这样出海者多,才能税收更多,何况本身庶民缴税上就更配合。”

“所以,只要开海,出海的庶民就多,而你要知道,现在出海一趟所赚的利是直接翻一倍的!”

“所以哪怕庶民只要敢出海一趟,回来赚的钱就不只是够养家糊口了,而是要富的能读书能置地置豪宅能游山玩水了。”

“哪怕不出海,布价丝价也会继续高涨,庶民也能赚得更多。”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