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惟忠让柳希霖起身后,就问:“你来见戚帅什么事?”
柳希霖道:“回宣抚,在下是为征招朝鲜民夫的事来见经略,同时也是奉殿下旨意来慰问天军。”
吴惟忠问道:“征招朝鲜民夫的事?”
“是的,因为天朝对我们藩邦小民太慈爱了!”
“那些庶民一旦被征招为民夫,宣抚司竟让他们每日用口粮一升五合,夏秋还隔一天吃一顿肉,冬春也是隔两天吃一顿肉,这实在是易骄纵我朝鲜庶民了!”
“他们作为藩邦小民,也不配呢,毕竟他们如何能跟天朝上民比呢。”
柳希霖回道。
宋应昌不由得在一旁问:“这算很好吗?”
柳希霖反问道:“这位上官,难道这算不好吗?”
“您可知道,因为天军给民夫的待遇高,许多大户家奴都纷纷逃匿到这里,做了民夫,连许多官匠也跑了来,不为自己藩国造船,而跑来为天军造船。”
说着,柳希霖就对吴惟忠拱手道:“眼下,朝鲜百姓皆称宣抚为菩萨!但只是,请宣抚别赐福太重于他们!他们命贱!不如天朝上民,承了过重的福气会让他们折寿的!”
“给他们一顿干饭,就差不多了。”
“小臣说于戚帅后,戚帅只让告知于宣抚,让宣抚你决定。”
“故,小臣只请宣抚别再给他们这么好的待遇,最好工钱也别再让他们领。”
“只要宣抚同意这样做,我们殿下愿意让本国所有官衙主动为宣抚征募更多的民夫,以便于天军在义州与釜山之间建出更多的兵站。”
因为大明和朝鲜国民经济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朝鲜统治阶级现在正处于党争剧烈的阶段,政治腐败严重,没有谁积极改革,约莫相当于历史上的大明万历后期,所以朝鲜百姓这段时间被剥削的很严重。
而相比较,这个时候的大明正处于万历初期,因为改革导致出现了中兴盛世之景,豪强兼并剥削被抑制,所以正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小民苏困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的时代。
所以,显得哪怕驻釜山的明军给朝鲜百姓的待遇按照了自己理解的最差的待遇,但在朝鲜官员眼里也依旧太过。
柳希霖说后,宋应昌就对柳希霖笑道:“尔虽只是藩邦之臣,但却是一能臣!”
“那本院就把这些朝鲜民夫的待遇减半,工钱也减半!但你们得主动为本院征招更多的民夫来。”
吴惟忠说道。
柳希霖听后有些失望:“为何还是要给本国贱民发工钱?”
“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也想一分都不发,让你们的民夫倒捐钱助军呢!但是,一点也不发,你让我天朝商贾在运棉来这里后,把棉布卖给谁?”
第228章 斩奸祭旗,战舰启航
吴惟忠这么说后,柳希霖就沉吟了片刻,随即道:“也罢!我朝鲜缙绅接下来严管一下各自府里的家奴,把逃奴惩罚的严一些,再加上宣抚减少了待遇,倒也可以避免大量家奴逃匿于釜山了。”
柳希霖说着就对吴惟忠执礼道谢。
于是,对朝鲜民夫工钱和待遇减半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吴惟忠和宋应昌在来到戚继光这里后,吴惟忠就把他的决定告知给了戚继光。
戚继光听后点首道:“如此也好,有朝鲜官府帮着征募民夫,就可以征集到更多民夫了,以利于接下来征倭。”
吴惟忠和宋应昌点了点首。
接着,戚继光就道:“根据锦衣卫提供的近些年来的这一带海域情况,和俞老将军那边从宁波那边带来的消息,本帅决定,于五日后渡海,登陆平户!”
戚继光说着就看向吴惟忠:“你立即把命令传达下去,吩咐第一批登陆的官兵做好准备!”
吴惟忠当即拱手称是。
宋应昌也因此不由得神色激昂起来,看向戚继光,道:“经略,请让下官也随第一批将士去平户。”
戚继光看向宋应昌:“给谏去做什么,就不怕万一真遇到神风?”
“经略不是说,这次渡海是根据锦衣卫提供的海域情况确定了的吗,怎么会有神风?”
宋应昌问道。
戚继光笑道:“话虽这么说,但海上气象素来是变幻万千,谁也说不准会不会突然出现这种妖风大起的情况。”
“如此,下官更得同去了!”
“因为下官带来了一位极厉害的张神仙,能施法驱除海上邪风,让他同下官一同去,自然能顺利到达平户。”
宋应昌说道。
戚继光若有所思的瞅了宋应昌一眼:“这张神仙真能驱邪风?”
而宋应昌则道:“经略请细想想,昔日元朝十四万大军征倭败于神风传了多少年,就算您不信,底下的将士会不信有此神风吗?这个时候,不应该让下官带这张神仙去稳稳军心吗?”
“你说的很是!出征之日,先请张神仙登船做场法事。”
戚继光说道。
虽然这不过是方术,但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人而言,却是真的很有权威,不然邪教也不会那么猖獗。
所以,戚继光即便不信,也选择了相信。
五日后,釜山一带正是晴天,只见万里碧空如洗,茫茫无涯的大海全是水。
而大明聚集于此的大量战船此时皆在这时准备启航。
而作为哨探性质的开浪船,更是已提前启航,往水天相接处,行驶而去。
将带着第一批官兵去平户的吴惟忠,也在这时登上了自己的旗舰,一艘装有三十二门大炮的双层甲板大鸟船。
自朱翊钧让戚昌国等研制出相当于历史上红夷大炮类型的两千四百斤重炮后,就让水师也比照西夷改进了战船,使得如今大明已在开浪船基础上,造出了双层甲板的大鸟船,且已让这种船成为了大明的主力战船。
因为这种船船头尖细,且速度快,在海上行驶如飞鸟,所以被称作鸟船。
当然,朱翊钧也没只满足于让自己大明的海上巨舰只到装有三十多门的双层大鸟船地步,他的目标自然是要在将来造更大宏伟的战船。
只是现在可采的木料有限,和技术人员有限,以及现实环境有限,朱翊钧也就还没让兵部没有斥巨资造更大规模的巨舰,如三层甲板装百门巨炮之类的巨舰。
毕竟现在在亚洲,能对大明水师形成挑战的也就远道而来的只有西夷,但西夷正因为是远道而来,所带来的船只基本上以商船为主,自然所带来的主力战船吨位也就不怎么大,最大的也不过是双层甲板。
所以,以大明现在的战船实力,用双层甲板而可载二三十门两千斤以上重炮的大鸟船做主力战船,在亚洲压制西夷且横行霸道还是能做到的,何况大明还是主场,数量上也能足以压制西夷。
因而,朱翊钧也就还没到把战船直接升级到十七世纪中叶那种载百门重炮的一级风帆战列巨舰。
毕竟,搞巨舰也很费钱啊。
尽管现在是张居正等重视武备的改革派文官当国执政,没有和朱翊钧反着来,但也不代表他们真的愿意让皇帝好大喜功到把大量银子用在打造实际意义不大的超级战舰上。
而对于目前主要作战的敌人,即倭寇水军,大鸟船就更是足以应付了。
因为现在的倭寇水军连火炮都很少,大部分还在用弓箭,所谓被倭国大名大量使用的铁炮也不过是从葡萄牙人那里引进的重型火绳枪。
所以,大明现在在水上是不用担心倭寇的,唯一可能在水上需要担忧的麻烦就是遇到台风。
话转回来。
此时与吴惟忠一起登船的就有宋应昌和那张神仙。
“押上来!”
吴惟忠在登船后,先下达了处决奸细的命令。
因大明有不少权贵豪绅在暗地里与倭国走私贸易,所以对于大明征倭这么大的动作,倭国是不可能不会提前警觉到的,甚至早就已经有不想让朝廷赢进而让他们失去独占对日贸易的国内权贵豪绅们,让倭国大名提前知道了大明可能要征讨他们的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