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历史上,万历初期的国力也非万历后期可比,所以历史上东吁王朝虽然入侵了大明,但也并未真的吞并云南。
但大明历史上的确也因为其入侵损失了不少利益。
话转回来。
因为很看重外部危机,所以,朱翊钧在来政事堂后,先提起的是对辽东的战事和对缅甸的战事。
梁梦龙在朱翊钧如此谕示后也就起身称是。
“东北之叛虏贼心不死,西南之外夷更是觊觎我疆域与子民财产,而本朝的士绅在干什么?”
朱翊钧在嘱咐完军事上的安排后,就将话锋一转,说起吴中行等人的事来。
“前有王继先、魏允贞、羊可立、江东之、杨四知等言官喋喋不休,非要清算了朕的先生,欲让朕重教尊师之德大损、落一薄情寡义的昏君之名不可!”
“后有他吴中行、赵用贤等用钱财买通官僚,意图推翻新政,乃至民间煽风点火,以至于他的信徒还哭庙罢考,乃至自己罢考不说,还勾结军痞游民劫杀赶考士子,为达到阻止国家抡才大典顺利进行的目的,不惜行盗贼之事!”
朱翊钧说到这里就摸了摸胸口:“本朝士大夫怎么会有如此没有国家大义之人!朕真的很心痛!”
申时行、潘晟等皆低下了头,张四维更是哽咽起来:“臣等有负皇恩,有负社稷苍生!”
“受朝廷恩养这么多年的文臣士子,竟如此多狼心狗肺之辈,对国不能以忠贞待之,对民不能以仁爱视之。”
“长此以往,圣朝将何以为圣朝?”
朱翊钧这里很严肃地继续说着,同时也是在给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继续定性。
所以,说着朱翊钧就道:“吴中行、赵用贤等已有夺情忤逆皇宪一事在先,却不知悔改,到地方不知感恩朕免其死罪,更是变本加厉,诽谤朝廷、非议新政,即便因其为汉人而不能剐之,但也当行以大辟之刑!”
“沈焘、覃鸿志等士子哭庙蛊惑士子们罢考且不论,结果自己不但罢考,欲弃国弃君,还不准别人参考,甚至不惜做出劫杀士子之事,还诬忠烈遗孤为佞幸而要尽屠之!”
“是可忍孰不可忍?!”
突然,朱翊钧就起身厉喝了一声。
张四维等执政公卿也都站起身,不约而同道:“臣等恭聆圣训!”
“这些阻止他人罢考,欲坏朝廷抡才大典乃至行盗贼之事,皆视为扰乱国策、欲谋不轨,也当处以大辟之刑!”
“另外,令其宗族有功名者皆写检讨疏,向朕剖明态度,一旦态度不诚恳,该族禁考三代科举!”
“至于因为非议新政、非议太师被抓的。”
朱翊钧说到这里就看向了在场执政公卿:
“诸卿认为,当如何处置?”
张四维这时忙先说道:“回陛下,自当严惩!”
“陛下,臣认为不妥!”
这时,申时行突然说了一句。
然后,申时行就对朱翊钧拱手道:
“启奏陛下,以臣愚见,对于只是言论上不敬新政与太师者,宜外严内宽!”
“外严是因为矫枉必先过正,而才能统一不正之异论;”
“而内宽是为避免过正之后酿成党锢之争,进而使公报私仇者借机形成诬告之风,逼迫他人承认有非议新政之言。”
“陛下,臣认为申阁老所言甚是!”
“至于如何处置。”
“以臣之见,陛下刚才所言,令犯事士子宗族有功名官身者检讨,本身是很圣明有度的办法!”
“故臣认为,可让非议者先被拘押在诏狱反思一旬或半月,同时写检讨疏登《邸报》,反思己过,若反思得好,则不予追究,只令其改过自新;若反思得不好,则革除功名!”
潘晟也在这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明显是和申时行一致的。
“陛下,臣认为,非议新政和太师的士子,的确难分是受蛊惑,还是心志未全觉悟不深之故,朝廷如今严加缉捕之,是为矫枉,不是不容他言;”
“若处置也严,则有求全则毁之虞,的确当外宽内严。”
这时,余有丁也跟着起身附和。
张四维瞅了这俩新进阁臣一眼,然后有些尴尬地道:“陛下,臣可能所虑不够周全。”
朱翊钧瞅了张四维一眼,接着就道:“两位爱卿所言都有理,对未犯刑事之案例者,可以外严内宽,就按此议处置!”
“但要补充一点,检讨反思己过者,得拘押一个月,由学部会同锦衣卫安排,去劳作一个月,使其知稼穑之艰难,如此,或许朝廷能更彻底地拯救几个被蛊惑或只知空谈的无知士子!”
张四维、申时行等拱手称是。
这时,礼部尚书徐学谟则道:“陛下,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国亦如此,吴中行、赵用贤等让陛下失望了,但若对其明正典刑,且昭彰其罪;只怕有损我天朝士林之仪,恐影响四夷宾服之心,故臣认为,是否可以不必问死罪,而以他事处置之?”
接着,刑部尚书严清也跟着说:“吴、赵等狂妄,罪实难逭。”
“但臣等仰见陛下明并日月,量同天地,区区流放小臣与无知士子不足以亵雷霆之威。宁使臣等受为奸诽谤,也请陛下不必妄动盛怒。以使天下知陛下存宽恕之仁心,故可否不杀,只廷杖充军处之?”
“几时四夷是因为本朝士大夫知礼而宾服的?”
“四方之夷又真的知道礼吗,若知道礼,如何还内德不修,总掠他国?”
朱翊钧沉声问了起来。
“臣失言!”
徐学谟立即拜在地上。
朱翊钧又看向严清等公卿:“朕视卿为股肱之臣,但卿等怎能只为朕外边好看,而宁损国威?”
接着,朱翊钧又睥睨向众人:“朕知道,诸卿心里还是存有吴、赵等文臣士子有别于庶民的想法,但卿等觉得,朕若给诸卿颜面,再降恩旨,他们就真的会感激你们吗?”
“陛下!臣认为当处以吴、赵等大辟之刑!”
“法有不可宽者,吴、赵等所犯便是不可宽之法。”
梁梦龙这时立即起身说道。
严清也跟着改口:“臣所虑不周,请陛下降罪!”
第290章 背刺首辅
“政事堂议事,允许有考虑不周之时。”
“但对于这件事,侍御司只管按朕意从速拟旨就是,以戒谕士林!”
朱翊钧沉声说道。
严清只得拱手谢了恩。
申时行这时则作揖道:“臣等受陛下厚恩,虽犬马之劳,也当图报!”
说完,申时行等就叩头在地。
于是,吴中行、赵用贤、朱鸿谟等弃市的旨意,和罢考还阻止他人考试的十多名士子被处斩的旨意,也很快都下达了下来。
六科也未敢再封驳。
“我们已经尽力争取了!”
“但无奈只我们争,所以无济于事。”
这一天,次辅官邸。
料峭春风中,申时行换了常袍,取了粱冠,立于庭外,对为最终旨意还是要杀吴、赵等的事来询问缘由的王锡爵说起此事来。
王锡爵瞅了一眼首辅官邸,然后颔首:“猜到了!”
接着,王锡爵就拱手告辞,离开了申时行这里。
而申时行在目送王锡爵离开后,就神色舒展开来,且自言自语道:“春天好啊,去旧迎新之时。”
“张蒲州未争,所以未成?”
顾宪成在从王锡爵这里得知申时行的答复后,就确认性地询问了一句。
王锡爵点首。
同在这里的礼部侍郎——沈一贯这时说道:“圣意难违,但人要是还能救,就最好再救一救的。”
“我们已经有救人的办法,但得等些日子。”
“张蒲州懦弱,以至于每每出现犯颜之事时,都未能保全圣德,但这次,可不能再杀人了!”
李三才这时起身说道。
王锡爵忙向李三才问道:“什么办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