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万历佑明 > 第315页

第315页(1 / 1)

('

朱翊钧这时说了一句。

“谨请陛下谕示!”

申时行这时起身拱手回道。

朱翊钧微微一笑:“师傅想到了当顺民意而宽民之禁,准其谋食他乡,却没想到如何给民迁徙之便,首先在于交通!”

“虽天下总体安然,但本朝国疆太阔!山高皇权远的地方,难免会有盗贼出没,再加上车船店脚牙,也甚是辛苦,欲真使民能谋食他乡,进而利国利民,当加强治安,给予交通之便;而要解决此事,可开放官驿于民,同时于驿路设路官路兵巡视驿路、处理驿路纠纷。”

“开放官驿。”

张学颜默念了一句,就起身问道:“臣斗胆请问陛下,可是准民缴纳一定钱财就可使用官驿?”

“正是此理,官驿可以因此增收,而增加的收入就可以多养些路官路兵,同时还能贴补朝廷设驿之费,或许待将来天下人口流动增加,朝廷还能因设驿而增收国帑。”

朱翊钧颔首说道。

申时行、张学颜、海瑞等沉思起来。

大明商品经济大兴后,人口流动的程度的确增加,但也的确导致盗贼之事大量增加。

许多地方官僚都因为抓捕盗贼不力被惩罚过。

如历史上因功封松山伯的南直巡按御史田乐,就因为盗贼抓捕不力而被罚俸考成不佳,以至于一直未升。

因为除非是官僚,否则普通商贾与百姓出远门是不能使用驿站的。

而在交通上处处开歇脚之店的也只有朝廷才有这个实力,民间商贾最多只能在人口辐凑之地开歇脚之店,所以使得许多外出商贾和百姓常遇盗贼,而因此不得不结伴出现,但即便如此,也还是难以禁绝盗贼之事,而给许多民众增加了外出的畏惧之心。

尤其是万历新政后,严查官僚子弟和士绅也投宿驿站,使得许多官僚子弟和士绅也因此不得不在外出时投宿荒野,而因此也受到过盗贼劫掠,以至于给许多地方官吏反而增加了管理地方治安的压力。

所以,朱翊钧现在也就想到了与其只让官驿承担国家通讯功能,不如也兼职经营民间客栈与邮递、仓库功能。

但让国家机构开始承担商品经济中经营取利的牙店角色,还是让从小受理学教育长大的执政公卿们不得不慎重思索一二。

因为这个时代的儒学教育提倡的是治国当崇礼明德,而非苟利求利。

好在申时行等执政公卿已受王学和张学影响,开始注重事功,开始务实,倒也没有贸然反对,而开始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这里面的利弊,没有凭程朱理学擅加反对。

总的来说。

如今朱翊钧的执政大臣们,基本上都算是开明的。

申时行已因徐阶、张四维的下场而不敢掩藏主张、只与人人友善。

方逢时也无退缩辞官之念,而开始认真布局国家军事上的大战略。

张学颜更是进取心高涨,与文选司郎官王用汲一起,将铨叙制度大改动,要求非任过边地亲民官的不能任京官,而愿意去关外乃至东瀛等地为官者,考满后就当直接任京官,同时对关外和海外的官考成不请法司加刑责,严重者只贬黜。

而海瑞则比以前更偏袒庶民。

再加上,他本就是洪武严政的铁粉,对朱翊钧借张居正之口说出的“从其惠民之思想、改其不合时宜之政”大为赞赏,而没有因此表现出迂腐的一面,还主动上疏请户部设备灾款,同时让户部在边镇也直设常平仓,以赈边民,而防止边民内迁,使得外虏细作也混入边民中,可以实现就地赈济,也减少边患。

“陛下乃圣明之主,所见果然比愚臣通达,此举确为便民利国之政,开路引之禁同时也当开驿政之禁。”

申时行拱手言说起来。

方逢时也跟着起身:“臣附议元辅所言。”

一时,执政公卿们皆起身附议。

只海瑞在起身附议后,说:“陛下,臣倒是担心一点,若权贵官绅子弟使用驿站后故意拖欠怎么办,岂不反增官驿之耗?素来权贵官绅皆恶甚于小民,此事恐会经常发生。”

“陛下!臣反对大司农所言!”

第333章 海瑞有子

海瑞可能是因为父亲早逝的缘故,所以对人性认识更深,也可能是在基层当官比较久的缘故,所以虽是地主阶层的一员,但跟朱元璋一样,对自己同阶层的权贵官绅从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乃至天然地认为,权贵官绅就是要比小民坏,所以在执政时常更偏私小民。

以至于。

他一向崇尚恢复洪武朝的严管官僚之政。

而现在也是一样,海瑞本能地将权贵官绅及其子弟视作接下来驿路新政的最大破坏者。

在他看来,这些人一旦使用驿站,地方管驿站的官吏因为品级低权力小,不能辖制这些人,再加上这些人有权有势自私自利,所以驿站根本不可能从他们身上收到钱,甚至还会被他勒索敲诈许多。

不过,不是谁都跟海瑞一样对自己同阶层的官僚充满恶意。

大多数官僚,包括朱翊钧面前的这些开明派文官们,对自己同阶层的权贵官僚都还是好感多于恶感的,而通常认为他们多数是君子,知礼尚德,不会在区区小利上计较,乃至不肯赊欠驿费。

就连大学士潘晟也因此受不了,而就在这时毅然起身,表示反对,且道:

“大司农太过鄙薄王公官绅,竟认为他们于国家大义上不如小民,此乃悖论!”

“以臣之见,王公官绅大多皆因读书而晓明大义之故,再加上皆非贫困者,有道是富而知礼,岂会因之坏陛下所提议的驿路新政?”

“陛下!”

“非臣妄言,天下执政之误,往往就误在寄希望富贵者守大义而懂情谊,而以为可以不用对其用严刑峻法管束;却认为小民重利轻义,容易刁蛮不讲理;”

“实则相反!”

“本朝礼仪之邦,故即便是小民也知礼明德,而之所以不贵也,则其因就在于重义轻利,否则早已因取巧钻营而富,或自贱身份而投附大族为奴依势而富;”

“而为富贵者,要么本就因轻义重利而显,要么虽其家风虽正,也难免为刁奴所诱,有道是从恶如崩,从善如登,真正能坚守底线而有权势不为恶者,少矣!”

“故臣请陛下为政先防小人而后便君子,对于这些权贵官绅容易借使用驿站而赊欠驿费之事,不可不防!”

“否则,陛下之政虽便民,却累国家之财,而国家之财又取之于民,最终还是累民!”

海瑞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的见解,然后看向潘晟:“阁老非经地方,自是不知富贵者之恶,他们在阁老这样的权贵面前,自然从来是敦厚有礼,重义轻利的,但在公利民财面前,则是能多占一分好处从不少占一分的,类若饕餮耳!”

潘晟转身看向朱翊钧道:“陛下!照大司农这么说,那读书识礼还有什么用处?连仓禀实而知礼节也是错的了!”

“人欲难抑,富而知仁,以朕看,都是有道理的,偏信则废,兼听则往往通明。”

朱翊钧则在这时笑着说起自己的看法来。

看上去是和稀泥,但事实也的确如此。

人性有时候在善恶这方面比微粒运动还不不确定,但对于群体而言,人人富足而学识通达,会抬高内部倾轧的难度,使得这个群体的人,要想在内部作恶会显得难度提升。

朱翊钧也知道,即便他任命的执政公卿已经是筛选过的开明派,但在具体的政策上也还是难免会有争执。

但争执是好事,有些道理是需要争一争才更明白的。

总比朝堂上一团和气相推相引,而背地里则互相捅刀要好。

所以,朱翊钧这么说后,众臣也皆恭敬地对朱翊钧拱手作揖称是,然后坐了回去。

朱翊钧这时则看着海瑞言道:“大司农所言其实不无道理,朕也想到了,但在朕看来,不能因噎废食,就不与百姓之便。关键还是朝廷执政要持正,不能因私废公,一时赊欠可以理解,但若到了一定程度,乃至到入不敷出时,就该追索债务。”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