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万历佑明 > 第337页

第337页(1 / 1)

('

董甲辰此时的感悟不可谓不深,也就控诉起来。

但他现在也只能接受现实,认真地写了悔过书,然后,刑部就在审核过后,上题本奏请皇帝减少五百刀。

“宁怂恿外夷奴我中国之族,也不愿痛改前非,实在是愚顽至极……”

朱翊钧在看了董甲辰的悔过书后,就念了其中一句,然后吩咐说:“准刑部所请,将其悔过书发于《邸报》,令天下人知道!且引以为戒!”

而董甲辰在这不久后,便真的被押去了刑场受剐。

“啊!”

当第一刀割在董甲辰身上时,他便哭了起来,只是哭的无声,哭得浑身颤栗。

而随着一刀一刀的剐去,董甲辰的哭嚎声才越来越高,接着又渐渐无声。

“中国之兵太强,通夷之事,不能为!”

“传我的话给二老爷,要告诫族中子弟,不可有助夷的心思!”

“另外,以后,族中子弟不能只学文,要开始学武学兵法韬略,将来只恐会文武并重!”

“何况,陛下既然希望士子多出去立功而才能被重用,那我们就往这方面培养族中子弟,不要与之相抗。”

礼部左侍郎陈经邦则在杨镐随叶向高一起被提到侍御司和董甲辰被剐之事发生后,对自己仆人陈衷吩咐起关于族里事务的安排来。

与陈经邦一样,征缅的结果让很多权贵官绅都不得不开始做出改变,而暂时放弃阻止朱翊钧对外扩张的意志。

至少,这些士绅不得不在明面上,换一种方式培养子弟,以迎合朱翊钧通过对外扩张转移国内矛盾的意志。

杨镐也没想到,他会被直接提到侍御司任舍人。

要知道。

他只是一个同进士出身,而且是同进士里排名垫底的,关键他还只是万年八年的进士,属于很年轻的官员。

而且,许多万历五年的翰林庶吉士都还在翰林院熬资历,而偏偏杨镐就成了天子近臣,接触核心。

“杨爱卿知道朕为何让你任舍人吗?”

在杨镐到御前供职后的这一天,朱翊钧特地带着他和叶向高等舍人还有执政公卿们到景山登高。

景山上,花香四溢,四处飞着如雪花瓣,小径之中,也满是莺啼燕剪。

而在朱翊钧来到景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下面时,他就突然停住了脚,看着这棵还没有多粗壮的树良久,然后先问起了杨镐。

杨镐忙回答说:“陛下想必是要那些科第不甚如意之进士,知道何为建功立业之正途!”

“没错!”

朱翊钧笑着应了一声,接着就又指了他一下:“当然,跟你自己才能出众也有关系,不然,朕也不会在为国出海效命的新进文官中选了你。”

“臣不敢负陛下重视之恩!”

杨镐忙大拜在地回了一句。

“起身吧。”

“你这样做才是对的,像邹元标那样,以博直名的方式来达到官路亨通的目的,才是不对的。”

朱翊钧又说了几句,随后他就看向申时行和方逢时鞥人:“诸卿家!”

“请陛下谕示!”

申时行和方逢时等忙拱手应道。

“灭缅的第一阶段,现在算是基本结束,可以肯定的是,洞蛮一朝在接下来的短时间内,已无力再入侵我大明,接下来就是步步教化整个南边诸蛮的时候了。”

“以你们之见,当如何教化诸蛮皆知我中华之礼?”

朱翊钧这时说着就问了两人一句。

申时行想了想道:“陛下,以臣之见,当以夷制夷。”

“申师傅这个提议不错!”

朱翊钧笑着说了一句,就道:“朝廷现在还不能吃掉整个缅地,那就只能暂时以夷制夷,先在国内进行改土归流,待改土归流结束后,再结束此方略,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众臣忙回了一句。

朱翊钧随后就看向杨镐:“既如此,暹罗国是不是拜托杨爱卿,奏请朝廷将莽氏占据的暹罗领地还给他们?”

杨镐道:“回陛下,是的!”

朱翊钧听后就道:“取皇明南部诸蛮的地图来!”

“是!”

半个时辰后。

太监张鲸就拿了张地图来,且让铺在了朱翊钧面前的地上。

朱翊钧则拿起登山杖,在缅甸南部划了一大圈,说:

“除毛淡棉和达贡两处地方外,这一圈内到海边皆是朕给暹罗统领的领地!”

“毛淡棉、达贡两处地方,则是大明直辖的驻军宣抚司,但得令暹罗当每年提供一笔协饷给宣抚司,使其能护他们领地安全!”

第358章 盛世免赋

朱翊钧自然不可能白白的那么大方,划一大块领土送给暹罗。

他现在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加剧暹罗和缅甸东吁王朝之间的矛盾而已。

毕竟大明现在还没法彻底鲸吞整个缅甸,最多也只能先在毛淡棉和达贡这些地方建立一些据点,然后屯田移民。

但可以肯定的是,缅甸莽氏不可能会让大明安心屯田移民,肯定会在将来实力恢复后,而驱赶大明移到这里的人。

所以,朱翊钧需要将暹罗拉进来,刻意将缅甸南部很大一块地方划给暹罗,让暹罗为了吃下这块肉,不得不跟缅甸继续交恶,维持足够多的兵力在缅甸境内,且不得不寻求大明的支持。

“陛下!”

“暹罗也财力有限,人口不多,恐也难以统治这么大一块缅地。”

“否则的话,也不会出现一直是缅夷侵扰暹罗,而非暹罗侵扰缅夷的情况。”

方逢时这时说道。

朱翊钧听后沉吟了片刻,道:“卿说的是,或许这只是朕的一厢情愿,暹罗只怕不一定愿意这样的罪缅夷。天下食田者,素来多苟安不愿进取之辈,此岂我皇明独有的现象?”

“陛下说的是!”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而远交近攻本就乃我中国之大智慧,如今是当交未与皇明相接壤的暹罗,而攻与皇明接壤有仇隙的缅夷!”

“所以,陛下如今这样做是圣明之举,至于暹罗恐也统治不了这么大一块缅地的问题,对于臣而言,倒不是问题!我天朝又非只是善于灭国,其实更善于富国!”

“以臣之见,既然需要暹罗对抗缅夷,那便不能只是在兵事上予以扶持,还当在经世济民之利上予以扶持,派本朝擅水利的官员与工匠去给他们兴修水利,乃至把一些还有价值但对本国而言不算高超的织造技艺和冶炼技艺传于一些给暹罗,尤其是算理之学,令其如朝鲜,为天下又一小中华。”

“正所谓,执棋者不能只是执眼下立刻见效的棋,还当布闲棋,使谋在长远。”

申时行这时对朱翊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朱翊钧颇为欣悦地看向申时行:“申师傅到底是善运筹之人,深谙此间道理。”

“陛下谬赞!”

申时行忙拱手道。

朱翊钧接着就摆手道:“就依申师傅之言,灭缅扶暹!令天下诸夷知道,从中华者,必富也!逆中华者,必亡也!内阁廷议一下,派个可靠的官员出使暹罗,与他们的国王洽谈本朝资助他们兴国富民乃至强兵一事。”

“遵旨!”

通过加强外交策略的方式来达到对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是难以避免的。

欲鲸吞天下,就得要收一些自己的狗,甚至还得养一些自己的狗。

不过,外交只是辅助手段,哪怕是不得不做出的恩赏与让步,本质也是为了将来能够鲸吞更大的利益。

朱翊钧并不是真的想扶持起一个强大的暹罗王朝。

他只是想暹罗有和缅甸分庭抗礼的能力。

事实上,朱翊钧更希望暹罗和缅夷皆是汉土,即便因为气候与地理因素影响,不能由中央朝廷直接统辖,也应该与大明是一个文化。

……

“陛下!”

“以臣之见,朝廷现在应尽快建立新的礼。”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