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从定海到东瀛长崎,已经算不上是出大明国,对于常在这两地来往的大明水师和水手而言,到达这里算不得什么新奇,所以,水师的官兵们倒是很淡定,不像高自嘉这些百姓一样一见到陆地就个个满脸奋然。
在高自嘉由官兵带着往长崎城走来时,许多蓬头垢面的倭人乞丐朝他们涌了过来,一个个跪在路边,捧着破碗,向这些大明官兵和百姓磕头哀求。
高自嘉有些忍不住地摸了摸荷包,想施舍一些,因为他看见这些倭人就有些想到了自己去年从凤翔府讨饭到延安府的日子。
不过,高自嘉已经没有钱了。
主要是因为,运他们的船上官员,不仅仅给他们发银子,还赚他们的银子!
这些官员会在船上卖各类好吃的,会请人在上面说书,甚至还会让雇倭女在上面卖身。
虽然高自嘉这些百姓领的安家银不多,但架不住领安家银的百姓人多,这些船上官员薄利多销后,也能赚不少,尤其是因为倭女本就廉价,所以哪怕对这些移民收很低的价也能有赚。
总之,也不知是谁开了先河在船上做生意,反正许多百姓会因为欲望上把持不住,把安家银还没领完就花完了。
高自嘉倒不是因为照顾倭女的生意花没了钱,贪吃的他实在是没抵住船上售卖的各种来自南都的美食,而导致他现在荷包里没剩下多少钱,也就一时想行善都拿不出来。
“滚开!”
倒是领他们的水师武官直接驱赶起这些倭人来,没有发善心,且对高自嘉等百姓说:
“不用理会,他们都是未开化倭奴!”
“你们是上国之民,与他们不一样!”
“而且他们还都是一些懒散不肯去采矿下力的懒散倭奴,所以行善也不必行在他们身上,他们要是抢,就用下船时发给你们的刀把他们砍了!”
“按教化区条例,你们杀了未开化的倭奴,不问刑,只是不能虐杀,因为虐杀的话,会罚一笔很重的款!”
第463章 海外分田
在水师官兵的驱赶下,蜂拥而来的倭人乞丐们不得不散了开去。
但他们当中,还是有人被一些汉人移民施舍了一些钱。
毕竟许多汉人移民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除了被招安的外,大多数是宁饿到卖儿鬻女的地步也不造反的人,所以善意仁心还是有的,也就会难免忍不住要施舍一二。
要不然,这些倭人乞丐也不会见到汉人移民出现就扑过来。
很明显经验告诉他们,汉人大多很善良,会给他们施舍银钱。
人口密度比大明更大的倭国本地倭人,本来就生存竞争就比汉人的生产竞争更激烈,所以相较而言,汉人的确更温良善意些,也就会有不少汉人百姓会主动施舍。
不过,随着这名水师武官这么一说,高自嘉也顿时把着雁翎刀直起腰来,而有一种自己的确比这些倭奴更高贵的感觉来。
高自嘉跟着水师官兵进入了长崎城中,然后他就看见这长崎城完全就和中土的汉人城镇没区别,许多叫卖声也是喊的汉音。
叫卖声以汉音为主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在长崎的主要日常消费群体其实不是倭人,而是来这里的驻军汉人及其家属,和来这里经商的汉人及其家属,以及迁移来这里耕作的汉民。
倭人大多因为干着最低贱的活,加上人口多内卷严重,收入也最低,所以消费能力有限。
再加上,大明朝廷有意在这里推广大明官话。
因而,叫卖声也就主要还是以汉音为主。
高自嘉没多久就被分了一块在大明东瀛布政司元敬府的十亩上等良田。
元敬府原是倭国九州佐贺郡的地盘,后来因其藩主锅岛直茂参与对抗大明征讨倭国之战,造成佐贺郡被大明占领,而以示对龙造寺的惩罚。
而之所以取名元敬府,则是因为朱翊钧为鼓励更多汉人将来能积极往外拓展,所以特地将此地地名改为以戚继光字的方式来命名。
元敬府土地肥沃,要不然也不会是三十五万石级大名的治地。
所以,这里的良田很多。
只是大明在占领这里后,拒绝将这里的土地给倭人佃租,为的是将倭人集中起来去服役去采矿,同时能将土地给国内汉人,从而解决国内人多地少的问题,进而便于田税征收与汉化。
所以,这里原来的土地所有者与耕作者基本上已经不是被消灭,就是被驱赶至矿区采矿或一些地方服役做工,如参与港口建设什么的。
而现在,这里的耕地基本上都是被荒废了,或者给了从国内移过来的流放罪犯或其他原因来这里的汉民耕种。
这一天。
一场暴雨刚结束。
高自嘉就再一次来了自己的田里,且在看见写有自己名字家庭情况,以及所得田亩数量的木牌,的确已经钉在分属于自己的良田上后,就高兴地摩挲了木牌很久。
他是真没想到,朝廷真的会给他发田,而且还是这么好的田。
“我终于又有自己的田了!”
因旱灾早卖了自家五亩薄田的高自嘉一时间不由得喃喃说了一句,然后眼睛里就闪起泪花来。
“老乡,要倭奴吗,忙的时候能帮你干活,闲的时候能陪你睡觉,既当你婆姨又当你丫鬟,只要五钱!”
而高自嘉刚分得田,就有牙行的牙人找上了他。
明显这些牙行的人都是人精,知道高自嘉这种被分田的汉人最需要劳动力也有消费能力。
“你看看,是不是很水灵?”
这牙人说着就指着领来的倭女对高自嘉再次说了起来。
高自嘉瞅了一眼这倭女,又瞅了一眼自己田垄旁边的山岗和山涧一眼,然后就问:“能吃苦吗?”
“当然能吃苦!就是穷苦倭奴出身的!”
“你养她也不难,每天就给两顿饭就行。”
这牙人笑着说后就道:“将当发个善心?人家父母带她从萨摩那边跑来也不容易,如果不是跑得快,早被岛津家逼为娼妓了!”
时下倭国处于战国时代,战火不断,各藩大名为征战也不注重休养生息,反而压榨平民甚重。
所以,大明东瀛反而是这里最太平的地方,所以许多倭人平民都会逃来这里为奴或者被卖来这里为奴。
总之。
后世备受人感兴趣的日本战国时代对当时的普通倭人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时代。
据记载,有倭人为了躲避战乱不惜做入教西夷传教士的奴隶,有西夷的传教士的倭国奴隶一度达到五万之数。
闲话少叙。
正因为时下倭国是这一背景,所以这倭女也伸出了两手指,也仿佛是在说给她两顿饭吃就行。
“来潮了吗?”
高自嘉问道。
“来了,能生养。”
这牙人回道。
高自嘉听后点头,又问:“她能说我们官话吗?”
“能听懂一些,但不能说。”
“只因没训练多久。”
“要是能说肯定会卖贵一些了。”
“但她笨,怎么都学不会说,只好先卖了。”
“生养不影响的。”
这牙人回道。
然后摸出了五个钱来,给了这牙人。
这牙人就领了钱离开了这里。
高自嘉则从自己袋子里拿出一张胡饼来,给了这倭女:“饿吗?”
这倭女忙磕了头,拿了过去,吃了起来。
高自嘉见此笑了笑,就继续侍弄起自己的新田来,且对这倭女说道:
“你们这些倭人啊,还是不会养田啊!”
“这么好引水的田,却没有用木牛耕过,还没有洒脂麻籽饼与萝卜籽饼,另外这田明显土性带冷,该啥骨灰的。”
高自嘉说着就蘸取了一点田里的土在嘴角舔舐了一下,说:“还得在插秧时撒点石灰淹苗,因为这土和醋泥一样酸!”
高自嘉从十二三岁时就开始和父母下地干农活,和许多汉人农夫一样,有着很丰富的务农经验与技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