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为臣(皇嫂) > 为臣(皇嫂) 第107节

为臣(皇嫂) 第107节(2 / 2)

赵复先眼皮一跳。

而一直走在前面的杨昪听见这话,不由微微侧目,看了邵煜一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邵煜解释说:“当初我身份败露,多亏天后不计较,我才能走到今日的。而只要天后站在朝堂上一天,她就一定会支持如我这样的人参与政事。不论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还是站在女子的角度,我都希望天后能永掌天下。”

邵煜毫不怀疑,万一有一天,天后被宗室反扑,拉下台,换了人坐在皇位上,那她辛苦步入朝堂走到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于天下所有想要读书,想要科举入仕的女子来说,天后的存在,就如一颗定海神针,给了她们无限希望。

杨昪回过头,目不斜视地朝前走。

身后的几人很快又说到别的话题上了,只剩他还在想邵煜说的话。

永掌天下?她倒是高兴了,可郑嘉禾野心越发膨胀,若将来有一天,真的颠覆了大魏江山,又该怎么说?

杨昪脑子里这般过了一遭,然后他发现,大概如邵煜这样的人,反而会更加高兴,更加拥戴她。

朝堂上那些对郑嘉禾言听计从的大臣也不会在乎,他们听话惯了,早已和郑嘉禾站在了一条船上,一旦郑嘉禾更进一步,论功行赏时,还会少了那些簇拥者的好处吗?

至于百姓?百姓就更不关心了,毕竟他们想要的只是安居乐业,而郑嘉禾主掌朝政已有多年,在民间享有崇高威望,百姓只要能安稳过日子,她想做什么他们都不会在乎的。

算到最后,杨昪讽刺地意识到,在乎这些的,只有宗室而已。

而宗室的名望,早在景宗时期已开始衰落,随着这些年郑嘉禾手中权势的进一步稳固,宗室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微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不算他这个大将军的话。

杨昪回到宫中,看到演武场上正跑马练箭的郑嘉禾。

自从太羲足月,她每隔几日总要来练练骑射,大部分时候杨昪都会陪她一起,他喜欢看到她生龙活虎,飒爽利落的模样。

杨昪负手立在演武场边上,郑嘉禾又跑了几圈马,停下来将马鞭交给内官,朝杨昪走过去。

“回来了?”她从琉璃手中接过杯盏,仰头一饮而尽,又问,“赵娘娘还好么?”

杨昪把赵淑仪的事情告诉她了。她一开始自然是意想不到,不过反应过来的时候,还有些佩服赵淑仪的勇气。

能从景宗皇帝眼皮子底下逃出来,这么多年没被人发现,还挺不容易的。

只是当时杨昪年幼,到底是有些委屈他。

郑嘉禾问过他,要不要给他母亲封个什么诰命夫人,被他拒绝了。理由是不想高调,这种事毕竟不太光彩,传出去会被人议论。而赵燕贞,也不是一个贪图富贵的人。

杨昪嗯声:“挺好。”

郑嘉禾把空了的杯盏塞到琉璃手里,走上前拽住了杨昪的胳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摇着他的手臂,一边往外走,一边笑着说:“下次你们再出去玩,可以叫上我。”

小皇帝下葬之后,两人默契地没有再提之前争吵的事,杨昪愿意维持现状,让她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把控朝堂,而郑嘉禾也稳扎稳打地向前走,没有多余的举动再让杨昪感觉到危险。

——除了月前那次,曹公的次子曹禺当着朝臣的面向她献宝,说是在他的家乡颖县出现神迹,有了什么“天下兴,女主昌”的歌谣在当地传唱。

郑嘉禾一笑而过了。

她既没有大肆宣扬,也没有对此做出什么反应,只是任由其发展。这样的传言,既对应于她,又对应于太羲。

而杨昪答应她要为太羲登基铺路,那他就不会反对这种安排。

就是苦了曹公,身体刚好转一点,听说自家儿子搞出来了这件事,似乎又气病了。

郑嘉禾知道杨昪有些生她的气,因此在一些事上,她就格外喜欢哄他。陪他和他的家人一起吃食饮酒、交游玩乐便是其一。

他以前陪了她那么多次,她也是很乐意陪他的。

杨昪瞥她一眼,表情没有太热衷:“好。”

郑嘉禾捏了捏他的胳膊:“别这么肃着脸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转眼入夏,又到了秋天,太羲年满一周岁了。

她刚刚学会走路,虽然还走不稳当,需要大人在侧时刻照拂,也刚刚学会说话,虽然只是会喊阿娘和爹爹,音调也有些含糊不清。

郑嘉禾在春秋殿为她举办了周岁宴,朝中重臣都到场出席。周岁时,按惯例要进行抓周,案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什,有毛笔、书册、画卷、古琴,还有匕首、软鞭和弓箭。

太羲刚刚闹腾了一下,奶嬷嬷那边正在哄着,宴席还未开始。

杨昪也没到,他还在蓬莱殿收拾。今日军营中有些事要处理,等回宫就晚了一点,好在时间还来得及。

杨昪收拾停当,正要离开的时候,颜慧又带着两个宫人回来了。

她们屈膝行礼:“王爷。”

杨昪嗯一声:“什么事?”

颜慧道:“天后吩咐奴婢回来拿东西。”

杨昪不太在意,他点了下头,颜慧就带着人走到了墙角处。那里放置着一个矮柜,外面设有两把锁,平日里一般是不打开的。杨昪知道,里面似乎是放着传国玉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心念微转,余光瞥见颜慧果然从矮柜中拿了一个盒子出来,问:“这是要带去给公主抓周?”

颜慧应道:“是。”

她又把矮柜锁上,带着宫人告退了。

杨昪静立片刻,走到了那张矮柜旁。

矮柜分上下两层,上层只是一个抽屉,没有上锁,下层才是加了两把锁的柜子。

鬼使神差的,杨昪拉开了上层的抽屉,然后他惊讶的发现,里面竟然有一道明黄的卷轴。

他迟疑片刻,拿起了那道谕旨,缓缓在眼前打开。

这一看,却愣住了。

谕旨上的字看样子已经有些时日,是郑嘉禾亲笔所书,左下角还盖有玺印,代表着帝国至高无上的权威。

而谕旨上的内容,着实让杨昪怔在原地,许久回不过神。

这大约是郑嘉禾在还没有生下太羲时,立下的一道诏书——或者说,是她为自己准备的遗诏。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若她不幸亡故,江山无人打理,便由秦王即皇帝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昪把卷轴放回了抽屉里。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春秋殿的,他坐在下首的席位上,看着高位上雍容华贵的郑嘉禾,再看看大殿中央,坐在案上、被这么多双眼睛围观着抓周的太羲,他的思绪越发恍惚。

他以为,至少在权势上,郑嘉禾一直都是富有野心、贪婪而不肯放手的,但他没想到,在生死关头,在考虑身后事的时候,她竟然真的愿意把江山交给他。

这似乎并不能说明什么,又似乎可以说明一切。

起码……他得到了信任,和托付,不是吗?

杨昪正自出神,殿中却突然响起惊呼声,有大臣笑着道:“长公主抓了毛笔和匕首!”

杨昪抬目看去。

太羲坐在案几中央,身边围绕着一堆各种各样的物什,而她一手抓着毛笔,一手抓着匕首,呆呆地看着四周大笑的朝臣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在她的身前,还摆放着传国玉玺。

郑嘉禾或许想让她拿玉玺,但她没有拿。

高位上传来天后的朗笑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能治国,武能□□,太羲真是好样的。”

郑嘉禾站起身,缓步走下玉阶。她的裙摆在地上轻飘飘的划过,发出一阵窸窣声响。

太羲听见阿娘的声音,扭过脖子张望,然后她笑了起来,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了。

郑嘉禾走到她的面前,眉目温柔。她伸出手,正想抱起太羲,太羲却又两手抱起了身前的传国玉玺,吃力地转过身,把它放到了郑嘉禾的手上。

“阿娘。”太羲嫩生生地唤了一句。

郑嘉禾弯起眼睛。

太羲并不懂传国玉玺的意义,但郑嘉禾在她面前把玩过,或许是出于直觉和本能,她理所当然地把它交给母亲,看到郑嘉禾脸上露出笑容,她便也咧开嘴笑,拍了拍手,表达欢乐。

在场的大臣们脸上显出一丝微妙神情,他们不约而同地去观察秦王的面色,却发现秦王只是低头抿茶,脸上一丝一毫的异色都没有。

承天长公主的周岁宴,便这样过去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无论是朝臣,还是百姓,都逐渐习惯了只有天后,没有皇帝的日子。一切似乎都没什么变化,政事一如往常,只有散布在各地的宗室皇亲噤若寒蝉。

元兴三年秋,承天长公主三周岁了。

一则关于秦王的流言,从均州开始,四处传播开来。等消息传到长安,让杨昪与郑嘉禾得知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后。

流言中说,秦王殿下不是景宗皇帝的亲生子,乃是其母妃赵淑仪与情人苟合而生。不仅如此,那赵淑仪还活在世上,并与情人又生一女。

与此同时,晋王高举起义大旗,痛斥天后、秦王二人秽乱宫闱,生下所谓承天长公主,混淆皇室血脉,又编造帝星一说,戏弄臣民。

檄文一出,几地宗室纷纷响应,招兵买马,发动叛乱。

他们的目的不再只是天后,还有与天后关系匪浅的秦王。

郑嘉禾这次没有再用杨昪平乱,而是改用这些年武举提拔上来的将官。他们忠心于她,能力自然也是不俗。

郑嘉禾走入寝殿,看到杨昪坐在榻边。

“这就是你一力想要维护的宗室,”郑嘉禾说,“他们只想诬蔑你,陷害你,杀了你。”

杨昪抬目看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后他什么也没说,起身离开蓬莱殿,径直出了宫门。

赵燕贞没想到杨昪会亲自登门来找她。她打开房门,看着面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儿子,张了张嘴:“你怎么来了?”

杨昪盯着她问:“我是父皇亲生的么?”

赵燕贞脸色倏地变了,她声音颤抖,气红了脸:“你以为邵煜的父亲,也会像你父皇一般无耻,没有媒妁之言,没有三媒六聘,就欺侮我一个清清白白的娘子吗?”

第113章完结?走上了大殿的最高处。

郑嘉禾已经连续三天没有看见杨昪。

自从那日他离开蓬莱殿,出宫之后,他见过赵燕贞一面,接着就把自己关在了王府。

长安城乌云遍布,绵密的秋雨从天空降落下来,到处都散发着潮意。

马车吱吱扭扭地使出宫城,车轮在青石板上碾过,摇摇晃晃,停留在秦王府门前。

内官打开车门,撑起一把油纸伞,弯下了腰。

“天后,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只素白的手从车中探出,扶在门框上。郑嘉禾步下马车,裙摆也跟着滑落,她走了几步,很快被溅起的雨水洇湿了裙角。

有内官小跑着上前叩门,当郑嘉禾走上台阶,立在檐下,仰头望着府门上栩栩如生的虎状铜扣时,小厮从里面打开了府门。

他看见来人,惊了一下,连忙低伏身体:“天后。”

郑嘉禾抬步向前走去,小厮撑着伞快步跟上,一边走一边道:“陛下,王爷这几日都在正院,闭门不出……”

郑嘉禾很快就转到了熟悉的房门前。

小厮识相告退,郑嘉禾迟疑了一会儿,没听到屋中的动静,抬手推开房门。

室内一片昏暗,屏风后,杨昪趴在案上,一动不动。案几上一片凌乱,到处都是堆叠的纸张和书册,甚至在案旁的地上,也零零星星地散布着几本书。

郑嘉禾嗅到轻微的酒气,她走上前,蹲下身,随手捡起地上的一本书,翻到封面处看了一眼。

是记载着前朝兴亡的史书。

再去看其他书册,也不外乎如是。

而杨昪侧枕在手臂上,双目紧闭,眼下泛着淡淡的鸦青色,他面色疲惫,手边的案几上还放了一只酒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嘉禾走到他的身侧,挨着他跪坐下来。

“维桢,”郑嘉禾伸手抚上他的肩膀,在他耳边轻唤,“你若是要休息,便到榻上去。”

杨昪眉心轻动,缓慢地睁开眼睛。

他茫然了一会儿,意识到是郑嘉禾,把目光转向她,哑声道:“你来了。”

郑嘉禾道:“你久不去宫中,我总有些担心你。”

她扶住他的手臂,想让他站起来,杨昪却直起身,有些难耐地活动了一下脖颈。

姿势不对,他睡得不舒服,浑身满是疲惫。

郑嘉禾喉间溢出一声轻叹。

“你心中有什么不满的,便与我只说,”郑嘉禾盯着他道,“何苦把自己弄成这副模样?”

杨昪默不作声,他转了转目光,视线落在案几上摊开的一本书上。

郑嘉禾瞥过去一眼,正好看到那书页的上方,用正楷书写的两个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覆灭。

大约这几天,他一直在忧心的,还是与她之间那不宜言说,但一直存在的矛盾。

郑嘉禾的手顺着他的肩膀向上,捧住了他略带些胡茬的脸。

“我已下诏,只要那些宗室肯降,我就不杀他们,依然给他们应有的待遇荣养。”郑嘉禾说,“维桢,我也不想杀戮太多的。”

杨昪伸手,攥住了她的手腕,然后他目光微垂,依然沉默。

“我不改国号,大魏不会亡国。”

杨昪手腕一顿。

“待我百年之后,江山交由太羲,”郑嘉禾说,“她将承继着你我的血脉,以大魏女帝的身份将天下传承下去。这样,你满意了吗?”

杨昪抬目看她。

郑嘉禾轻柔地笑了笑,她身体前倾,在他的唇角落下一吻。

“别折磨自己,我和太羲都会心疼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嘉禾没有在秦王府待太久,前线战事紧急,她还要回宫与朝臣议事,多方部署。

又过了两日,一直处在舆论漩涡中心的秦王终于现身。他脊背挺拔,大步走入朝堂,迎着众人或好奇、或猜疑的目光,撩袍跪了下去。

郑嘉禾一愣,从高位上站了起来。

“臣请出征。”杨昪道。

战神秦王亲自出战,又是此次传言中的主角。当他带着兵马,势如破竹,先后击败几处叛军时,战场上的形势便立时变得明朗起来。

天后有诏,降者不杀。

被逼到绝路的叛军中,有人先扛不住,试探着向长安递了认罪书,天后果然遵守承诺,不但没有给他定罪,反而赐下许多仆从财宝,以作安抚。

有了这个先例,各地宗室联合起来的叛军,便纷纷起了些犹疑的心思,一个一个的向长安倒戈,四散分化。剩下的还固执的那些,也很快被秦王率军攻打,狼狈奔逃。

等到战乱平息,已经是元兴五年春。

战无不胜的秦王殿下再次率军凯旋,天后率领群臣亲至城门处相迎,将战功赫赫的秦王迎到太极殿。

当着朝臣的面,秦王首先请出了当年在景宗皇帝身边服侍的老宦官,让他讲述了在景宗皇帝巡游并州时,落榻赵家所经历的一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淑仪温婉端方,知仪守礼,很得景宗陛下看重。”老宦官脊背有些佝偻,他被恩赐坐在椅子上,慢吞吞地为大家讲述,“当时陛下要到别州去,本来想带着赵淑仪一起的,但顾及赵淑仪即将离家,特别恩赐淑仪在家中多住了几个月,让她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日子。谁曾想这就被有心人抓住把柄,随意编排。”

老宦官叹口气,愤然地拍了拍大腿:“而今赵淑仪仙逝多年,竟被乱贼诬蔑至此,实在可恨!”

此言一出,众臣唏嘘不已。

本来他们也觉得荒唐,怎么可能……怎么可能秦王殿下会不是景宗皇帝亲生子呢?

有大臣大着胆子问:“那……那个邵夫人……”

他们这些消息灵通的,早就打探清楚了,所谓传言中死而复生的赵淑仪,根本就是那个女大臣邵煜的母亲。这要是对上,那就真的荒唐了!

老宦官啧了一声:“赵淑仪是有一个亲妹妹赵六娘,两人长得极为相似。只是那位娘子身体不好,从小被赵家人养在院子里不出门,外人才不知道。当年景宗陛下到并州时,赵六娘已经出嫁了,连老奴都是后来才知道有这么一位娘子的存在的。”

“这么说,邵夫人就是赵淑仪的妹妹赵六娘?”

老宦官点了点头:“后来啊,赵淑仪几乎与赵六娘同时怀胎,两姐妹关系好,便时常住在一处,交流谈心。没过多久赵淑仪入宫,赵六娘也跟着来了长安。只是可惜……”

有大臣接话问:“可惜什么?”

“可惜赵淑仪命不好,小皇子生下来就没了,赵六娘怕她知道了伤心,便把自己的孩子抱给她看,骗她说是她的孩子。这件事被景宗陛下发现,陛下怜悯赵淑仪丧子,竟允准了赵六娘的做法,甚至直接把赵六娘的孩子留在了宫中,当做皇子养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臣们原本还津津有味,当故事听着,到后面时,却越来越觉得不对。

郑嘉禾倏地变了面色。

赵淑仪的孩子死了?那这不是说……

“赵六娘自然不愿意长久这样啊,”老宦官重重一叹,“之后就被景宗陛下赶出了长安,这么多年,只能隐姓埋名地活着。”

“大胆!”将军朱继成怒喝一声,“你这宦官,敢诬蔑秦王殿下,编造身世,混淆视听!”

老宦官吓了一大跳,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磕头道:“天后明鉴啊!老奴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啊!”

朱继成握了握拳头,身体一动就要上前,被身边人眼疾手快地拽住。

“一派胡言!”朱继成怒道,“今日乃秦王殿下凯旋之日,王爷为大魏立下多少战功,岂容你这般诋毁……”

“天后。”

立在大殿中央的秦王突然开口,让朱继成瞬间冷静下来,闭上了嘴。

“他不是胡说,”杨昪没有看殿中大臣一眼,淡淡道,“臣确实不是赵淑仪与景宗皇帝亲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没有再叫父皇,而是直呼谥号,让整个殿中的大臣们都呆住。

“亲王爵位,臣受之有愧。”杨昪微微倾身,“还请天后收回。”

郑嘉禾蹭地一下从高位上站了起来。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不知所措。

只有郑嘉禾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两手不自觉地抓了一下袖口,有一股涩意涌上心尖,被她连忙压下。

她定了定神,唇畔露出笑来。

“此事突然,倒不必急下定论。”郑嘉禾看着杨昪,“这么多年来,秦王为大魏打过多少仗,立下汗马功劳,如何当不得一个亲王?景宗皇帝既然将你养在宫中,那就是认可你的。”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杨昪坐在蓬莱殿中的矮榻上。

郑嘉禾抱住他,下巴抵在他的肩膀上。她忍住眼眶里那有些翻涌的热意,哑声问:“为什么这么做?”

“我只是在平乱的路上,顺便去查了一下当年的真相罢了。”杨昪神色平静,面上没什么波动。

“你骗我,”郑嘉禾说,“赵淑仪的事,难道我之前不知道吗?她哪有什么行六的妹妹?”

杨昪没有应她。

郑嘉禾眼中的泪落了下来。

“我说过,我可以不改国号,大魏不会亡国。”郑嘉禾说,“你没有必要这样的。”

太极殿上讲述的那个故事,既保全了赵淑仪的名声,又解释了如今的邵夫人的来历,同时还把杨昪自己从杨家宗室中分离。

他成全了母亲,成全了郑嘉禾,却唯独没有成全他自己。

“阿禾,”杨昪抬手,缓慢地扶住了她的后背,“平乱的这一年多,我也想通了一些事。”

大魏朝历经三百余年,宗室散布各地,他们养尊处优,吃着各地的百姓供奉,或骄奢淫逸,或暗中包藏祸心,勾心斗角,鲜有才能,不过是一群庸人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连造反,都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军心不齐,稍加挑拨利诱便四散溃逃,贪恋着身为皇亲所拥有的特权,却连封地的百姓都治理不好,德不配位,可悲可叹。

“有些事,不做得彻底,就不会改变。”杨昪说,“你换新朝,便要养新臣,立新规矩,大刀阔斧,消除沉疴。若只想着与旧派妥协,那他们始终会不依不饶、得寸进尺,来阻碍你的。”

郑嘉禾愈发抱紧了他。

她懂他什么意思,正因为懂,她才更觉得惭愧和无地自容。

一旦他失去了皇室血脉的身份,他就失去了以大魏王爷的身份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他会失去所有守旧派大臣的支持,也断绝了宗室皇亲心中最后的希望。

这天下之间,唯一一个能与她相争的人也消失了。

他将坚定不移地站在她的身侧,成为她的坚实后盾。

郑嘉禾无比清楚地意识到,杨昪为她放弃了什么。

而她却大多数时间,都在向他索取,逼他为她妥协。

“阿禾,”杨昪轻声唤她,“今天的事传扬出去,朝臣们就该清楚,太羲不再是皇室血脉了。为免节外生枝,接下来的事,你要快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嘉禾闭上眼睛,睫毛上都沾染了一层湿意。

她颤着声音:“……好。”

……

秦王身世传的沸沸扬扬,甚至秦王自己都上书,请求天后收回他的亲王爵位,但是被天后拒绝了。不仅如此,天后还封了秦王生母“赵六娘”做一品诰命夫人,以宽慰她与亲子这么多年分离的悲痛之情。

与此同时,一种诡异的气氛,在皇城中悄悄蔓延。

既然秦王不具备皇室血脉,那承天长公主,应该也不具备吧?可是承天长公主是天命所生,难道说,天命已改,不再落在杨氏宗亲头上了吗?难道说,承天长公主这天命来自于天后,而不是秦王?

民间开始流传另一种声音,从前的歌谣“天下兴、女主昌”已经不传了,唱词改成了“天下兴、女主皇”。

刚刚经历过战事,守在各地的宗室无比听话,他们安安分分,应付着朝廷派来盯着他们的人,生怕再有什么话说错、什么事做错,引来杀身之祸。

大臣们敏感地察觉到,这江山,怕是要变天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兴五年秋,九九重阳。天后陛下携承天长公主与朝臣至太禺山举行祭天仪式,突然天降祥瑞,九彩龙鸟现世,徘徊九圈不离。

众臣跪地请求天后顺天应命,登基为皇。

天后固辞不受。

龙鸟啼血,众臣再请。

直到天后颔首应允,龙鸟才长鸣一声,振翅而去。

半个月后,太极殿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郑嘉禾终于龙袍加身,头戴冕冠,走上了大殿的最高处。

她回过身,看到阶下跪地山呼的朝臣,目光落在了为首的杨昪身上。

她含笑,看到杨昪抬起头,那目中,盛满了望着她时才会有的星光。

正文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

最新小说: 黑夜书 黑夜书(四川日记) 被疯狗咬了记得打狂犬疫苗 [总-攻]背景板我是专业的 虫母养成计划 丢了星星(女出轨/男二上位) 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兽人世界也是要吃饭的呀 【家教】乙女短篇合集 三个好汉一个帮(古言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