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条件一时艰苦,硬件条件一直跟不上都能够想办法解决。只要有人,有无数体力脑力劳动者,就能从无到有,创造出灿烂的辉煌。
田蓝招呼大家伙儿一道帮着周先生安置人。根据地现在百废待兴,需要用人的地方太多了。
周老师却拉着田蓝到边上,特地又给她介绍了一遍:这位是滕先生,他以前在兵工厂工作过。
田蓝大喜过望,赶紧跟人问好:滕先生,欢迎您,我们根据地实在太需要您这样的人才了。您说您需要什么条件,我们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
滕先生面容憔悴,脸色瞧着有些青白,他看着眼睛亮的跟灯泡似的田蓝,左右看了看,才压低声音道:其实我就是想问问,这里是不是真的能够戒掉大.烟?
众人惊讶,一时间摸不清他的套路。
滕先生叹气,苦笑道:实不相瞒,这阿芙蓉瘾害死我了。我进过德国人的医院,也戒过。但国家风雨飘摇,我心中苦闷,每每出来没多久,就又抽上了。我听说你们根据地没有大.烟,我想我在这儿即便再苦闷,也不会有烟.土摆在我面前,应该能够彻底戒掉烟。
当然!田蓝脱口而出,我们这里是绝对不会让大.烟存在的。
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那么多瘾君子都成功的戒掉了烟瘾?除了国家态度强硬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找不到大.烟了。
心瘾难戒,只能彻底断了路。
田蓝笑容满面的看着他:滕先生,你是苦闷于时局,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才一再缠绵于烟塌。我相信,在我们根据地,你一定能够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没时间去苦闷,只恨时间太少,不够你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为国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兵工厂的机器还摆在那里呢,粗提炼过的铜也抢回来了。不说现在就造出大炮来吧,那最起码的,子.弹生产得赶紧供应上。
他们的目标可不是偏安一隅,他们是要扩大根据地面积的。东北兵工厂的那点存货,怎么够用?坐吃山空之前,兵工厂必须能够生产出充足的子.弹。
第77章 三十年代来抗日(捉虫)
所谓难者不会, 会者不难,隔行如隔山。这不仅体现在专业技术上,更表现在专业人才的寻找上。
就说兵工厂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吧, 铁血军算在江南打下了一点根基,新四军又以天下何人不通共而著称,什么样的人才都能收罗到;和两边人马加在一起忙活了一个来月, 也就找了几个曾经在兵工厂打过杂的工人。按照他们的说法,真正的技术大佬早就随着工厂一块儿迁去内地了。
但是,滕先生一来,不仅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他还给兵工厂找来了好几位昔日的同行,其中甚至还有一位兵工专门学校的老师。
按道理说这些人都应该早就随学校随工厂迁徙到大后方去了。但他们当中有人已经在七七事变之前便辞职改行, 有人则是因为家大业大, 家中人口众多, 内迁不便,于是心存侥幸。还有人是因为南京保卫战之前, 政府与首脑公开态度都极为强硬, 虽然心知肚明南京肯定守不住, 但误以为就算打不成淞沪会战那样, 那起码也能拖上一个多月。有那些时间,他们自然能够从容离开南京城。
谁知道,谁知南京城还有一半尚在手上呢, 最高指挥官就命令部队弃守。这坑死了数10万人的守军不说,让滞留在南京城内的百姓也彻底崩溃了。
此后就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到处都是血, 到处都是火, 到处都是惨叫, 无论是南京城的天空还是扬子江的江水,都叫染成了红色。
杀了好几十万人,日本鬼子的刀口似乎钝了,局势好像也稳定下来了,他们期待的太平日子却并没有到来。
因为日本侵略者需要人帮他们做事啊。南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早就跑了,日本鬼子也是到处抓人。他们连普通商人都不放过,又何况是教师工程师这种知识分子。
就说牛工程师吧,自认为不算什么名流,却还是叫日本鬼子找上了门,非得让他去维持会工作。
牛工程师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人家也要脸啊,他当然不愿意,于是百般推辞。
结果,他就惹恼了日本鬼子。家里叫日本人给抢了,家里一个帮佣被打死了,老婆吓得精神失常,儿子发高烧,差点儿连命都没了。
牛工程师感觉此事不能善了,再这么折腾下去,他们一家老小不是集体疯了就是阖家跳河自杀。他倒是想带着家人走呢,远远地往大后方去。但一来路途遥远,途中还有地方打仗,强盗土匪水匪不断,他怕全家人都当了肥羊。二来就是日本人盯得紧,根本不给他买火车票和船票的机会。
刚好这时朋友带信给他,说聚龙山的情况还不错,既没有土匪抢劫,日本鬼子也不敢过来闹事。
牛工程师病急乱投医,就偷偷带着老婆孩子坐小船过了河,打算先在根据地落脚。以后要是有机会,一家人再去重庆。
这回要是再迁都,他坚决不拖着了,肯定得跟政府同步。
当然,当着铁血军的面,牛工程师是不会说这话的。甭看现在说全国上下一致抗日,这军阀争地盘都争了多少年了,他到了人家的地界,张口就说要走,不是成心给自己找事吗?
牛工程师的态度非常谦逊,对于生活的唯一要求就是安宁。
我老婆现在精神不好,我孩子一受惊吓就要发烧。我就想太太平平的,不要再有土匪跑到我们家去抢劫。工作上,只要有需要,我一定竭尽所能。
田蓝也不指望国家兵工厂的工程师真愿意在他们这一亩三分地上长待。这就好比80年代初,你让大学生去给个体户打工,你工资开的再高,也没人搭理你啊。
只要人来了,愿意暂时干着活,那就行。
她笑着点头,也相当痛快地答应:旁的我们不敢保证,土匪是没胆子过来送枪送炮的。
牛工程师如释重负,擦擦额头上的汗,连连点头:这就好。
王友志是根据地的大管家,不管来了新人还是重新调动工作,反正还没人接手的事都是他管。
现在从敌占区过来这么多同志,而且是会造武器的同志,他当然要安排好人家的工作:既然诸位觉得还可以,那就暂时在我们根据地住下。实不相瞒,我们兵工厂的生产任务很紧张。今天大家安顿好了以后,我们尽快投入生产,大家看可以吗?
几个人都没意见。
现在到处乱哄哄的,拖家带口跑反的不计其数,你再牛的身份离开了本地也没人稀罕,更何况他们还算不上什么牛人呢。
根据地之所以大包大揽,还不是因为看中他们手上的技术。
王友志安排好工作,又张罗着带大家去落脚的地方:条件简陋,暂时没精力修房子,只能委屈大家先住在一起。
话虽然这么说,铁血军给他们安排的住宿当真不算简陋,放在整个根据地,简直可以称作为豪宅了。
这是一户富商在乡下的宅子。日本鬼子一来,主人一家老小全跑了,就留下两个老仆人看房子。
田蓝和陈立恒原本还想执行新四军夜不入户的原则,坚决不占用民宅。可是他们当兵的能够将就,反正都是光棍。可人家拖家带口的工作人员总要有地方住。那么多空着的宅子长期不住人的话,也要荒废掉。
两人讨论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征用民房。他们说服自己的理由也挺简单,起码现在铁血军名义上还跟着重庆政府混,他们要表现的特别的赤色,说不定要早早被收拾掉了。
征用民房就征用民房呗,把人家的贵重家具都锁在一个屋子里,剩下的空房间再分给大家住。看屋子的老人继续当宿舍管理员,负责监督所有的住户遵守规定,不能糟蹋房子。
田蓝亲自带人过去看房子,到底不好意思:条件简陋,还请大家先将就。等以后环境好了,再给大家安排其他住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