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热阿在没人知道的角落里,从心里用俩人儿对比上了。
而正常人的思绪是什么?
是任何人也好,朋友也好、表兄弟也好、哪怕是亲兄弟,和‘爸’这个字都没有任何可比性的。
那叫生养之恩,叫血脉传承。
到布热阿这儿呢?
他连名字都是蹭的。
这就是一个孩子的角度,布热阿的角度,从他的角度来说,他就看到了这么多,可央荣呢?
央荣绝不会告诉任何人,他有好几个晚上都偷偷在被窝里抹过眼泪!
他无法想象老乔这辈子过的有多苦,更无法想象亲生儿子就在眼前、就在身边却不能相认有多难熬,他还能理解老乔为了让他们活下去,宁愿自己不享受养儿之乐,也要让所有人看不出任何猫腻来。
包括,给自己吃最差的!
原来老乔心里最重要的那人,一直都是他,并不是布热阿,否则,他应该离布热阿更远,而不是整天捧在手心里。
这就是这段日子以来央荣的状态,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自打知道了这件事,越回忆老乔在记忆中的身影,总是会比之前的记忆多延伸出一块。
比如说,当自己在训练中没让老乔满意,挨完打以后,带着满心的恨一瘸一拐离开时,老乔有没有可能心疼的看自己一眼?
再比如说,他在没有其他人的时候,瞧这些照片,有没有可能露出别人根本不懂的笑容?
这思绪开了头以后,央荣想拉都拉不回来,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总是会不停地想。
因为,只要这么想了,自己好像就有家,自己好像就不是孤儿。
他的生命里,就会出现一张笑脸,哪怕就只有一张也好……
……
天,黑了。
当林子里的士兵用压缩饼干配火腿肠勉强对付了这顿饭,大概远处两座山头的距离外,终于出现了一支正在行进的部队。
这支部队的行进方式非常奇怪,先是派人冲过两山之间的峡谷,彻底占据十字路口后,后续部队才会跟上,就像是有人往画好格子的沙土地倒进去了一汪水儿,流淌的顺畅极了。
可这种行进方式永远能保证部队在四个方向有最大程度的延伸,无论任何一方遭受攻击都有路可退。
央荣还特别拿望远镜看了一眼,他发现顶在最前面的东掸邦军人人都戴着几个黑鬼戴过的那种头盔,现在,他总算明白了这群人为什么白天不往口岸赶,非得挑晚上了。
第474章 一点点伟大
月满乌啼。
于老师穿着一件亮银色的吊带睡衣坐在化妆台前,正对着镜子往脸上抹各种保持肌肤水润的东西……
此刻,一只手放在了她肩头,而那个吊带,就这么滑了下去。
“哎呦,这滑的。”
是安妮。
她身上只围了一件浴袍,浴巾还裹在脑袋上,给自己裹的和阿拉伯人似的。
而镜子中映照的床榻上却一片狼藉。
“哎,我听说你之前不是老师么?为什么要一心想着改变缅北啊?”
安妮在于老师额头亲了一下,毫不在乎的躺在了床上,给自己点了一根比筷子还细的烟,抽了起来。
于老师回身问了一句:“你见过这儿的孩子么?”
安妮拿着手机,都没看她:“没有。”
“那你肯定也不知道勐能小学的杀人案。”
安妮正抽着烟的嘴忽然停了下来,这才转过头来问:“小学,伤人案?”
安妮点点头说道:“对。”
“而且这个案子,直到现在许爷都不知道。”
安妮立马坐了起来:“这么大的事,他竟然不知道?”
于老师在重重的点头后,解释了起来。
“最开始,改变缅北的想法只是一个梦想,就像是你也希望你的国家会变得更好一样……”
于老师来到勐能后,经历了一件毕生难忘的事,这件事就发生在他们年级。
那时候,勐能刚刚易主,整个管理体系无比混乱,大人们在争权夺利的同时,孩子们也在相互较劲儿。
于老师记得,当初学校里经常有两个孩子打架,还会毫无原因的动手,哪怕是被老师找来了家长,也不怎么在乎,甚至,家长还在老师的办公室骂了起来。
据说,这两个孩子的家长是勐能军队的小官,平时就是竞争关系。
后来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学校里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守纪律,开始给每个学生计分,分数高的就能拿到小红花,分数少的负责打扫卫生。
而那两个孩子当中,有一个脑子比较好使的,就和另外一个同学合伙阴他们的死对头,拿出小本子来给这个脑子不好使的孩子记各种课堂违纪,一周下来,竟然扣了人家四百多分。
脑子不好使的孩子原本觉着都是自己的错,但是学校将这孩子家长找来以后,家长一语道破玄机,张嘴就说:“肯定是他们家孩子干的,这小子是天生的坏种。”
家长是有自制能力的,听见这种事以后,明知道会生气,也可以隐忍,好以后报复,可孩子呢?
他怎么控制自己?
脑子不好使的孩子第二天带着刀去的学校,嘴上说着‘咱俩和好吧’把人叫到了水房
孩子脑子里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犯罪、什么叫人命,脸上,竟然还写满了‘不知所措’。
这个脑子不好使的孩子不是装的,他是真的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而他之所以做出这种事,肯定是因为上件事结束之后,回到家,家里父亲用‘丛林法则’将其呵斥了一顿。
“你要是再这个熊样,以后在学校得让人欺负死!”
“你得反击!”
“别人欺负你,你得知道还手!!”
“你是傻么你!”
孩子在这种环境里,最终才下定了决心,毕竟家里就是这么教育的。
……
安妮听到这儿,满脑子都是浑身是血的孩子不知所措的站在水房门口,一脸呆滞的模样。
她急切想要知道结果,问道:“后来呢?”
“杀人者的父亲,拿出了全部家产,买下了这个孩子的命,并且许诺,从今往后无论是在部队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绝不和对方作对,把自己儿子保了下来。”
于老师说完这句话的时候,用手捂着额头在笑,毫无办法的笑。
“什么!”
安妮发出了惊呼,她怎么也想不到有人竟然会为了钱、为了地位而不去追究儿子的死。
于老师沉声说道:“还记得网络上那个最火的辩题么?题目是,假如你的儿子在学校被人欺负了,你会不会告诉他必须要还手。”
“我看过这个辩题的投票,还看过那场辩论,其中超过90%的人都选择了让自己孩子还手,还特别说明一定要打回去。”
“我更在那场辩论中,看到了在场的所有辩手细数自己被欺负的过往经历,并说如今的自己有多么后悔,后悔当初没有打回去。”
于老师说到这儿,表情变得更加坚毅了:“我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我一定要让勐能有法律,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出了事应该怎么处理,而不是无能的冲着孩子咆哮‘你他妈还手啊!’,将所有压力都放到孩子身上。”
安妮捋了一下自己的长发,整个人目光空洞的回应着:“我刚想说如果我的孩子让人欺负了,我也会让他打回去。”
于老师点了点头:“我理解你,更想问问你,如果你的孩子不光打回去了,还杀人了,你会不会后悔;就算是他这回打回去了,没出事,往后也不被人欺负了,可他学会了欺负别人,你又该怎么办?”
“被欺负后的三条路,只有一条是正常的,那就是你打回去以后,你的孩子拥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强迫自己走入正途。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会是个孩子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