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数次失败总结出的经验,司梨能看到进度条,也知道烙饼翻面时间,然而在翻面这个动作上,她已经失败了许多次。每糊一次锅都是起码十文钱的成本付之流水,更别说系统毫不留情扣除的成就点。
穷,失败不起啊!
本来昨天下午的尝试后两人已经达成了一人烙饼一人刷酱的一致意见,谁知道孟陶陶这会又给她找事情做?!
眼看司梨抖着手戳了几次面饼边缘都没成功把面饼翻过来,孟陶陶抢在空气里出现可疑气味之前,在自家掌柜快哭出来的眼神里伸手帮忙,无奈道,不多练练怎么就知道不行了?
司梨干脆把怀里的酱坛子往她手中一塞,溜出厨房,我去找老唐谈供应茶水的事!
出了厨房大门,司梨拍拍胸口:好悬又要被扣成就点。
所以,陶陶干嘛非逼着她学会这些?有人能做不就行了?司梨感到十分难懂,殊不知在孟陶陶眼中她也一样神秘莫测,很少有人会出现明明知道怎么做、知道酱料等等调味方面如何做、却不会基础的烙饼技巧的状态。
司梨拥有的方子和能力不匹配并非是刚出现的问题。但就像之前的刀工,在她看来,以司梨的天赋,烙饼会像刀工一样经过反复练习达到突破。因此,司梨追求的是往来居尽快推陈出新赚钱、吸引巩固食客,而她希望的却是司梨停下来好好补足短板。
然而,有任务限时在背后追着,想不抓紧时间都难。
司梨走进在短短两天里迅速和往来居的密集营业时间保持了一致的糖水铺子,唐掌柜托着一个瓷罐,目光深情地为它擦着表面不存在的灰尘,压根没注意她进来。
怎么没见竹筒?司梨在门口附近停步,左右看看没看到木匠们找出的绝妙外卖容器,一时没搞懂唐掌柜是在偷懒还是思考人生。
唐掌柜放下瓷罐,你们又用不上。司梨探头瞧了一眼,确定那是新熬出来的炼乳,光从空气里浮着的甜味判断,唐掌柜下的本钱不少。
是这样,我想谈谈之后的合作。
此话一出,唐掌柜顿时精神了。这小姑娘手里拿的方子不少,看那几个伙计的态度,显然出身富家,这样的人从手中漏出一点都够他吃喝的。
司梨笑容诚恳,现在冬天了,竹筒装着喝的久了容易凉,味道就不好了。我琢磨着换水囊的话味道会变,那能不能给竹筒外面套个木筒试试?城里能力不错的木匠我不认得几个,唐叔什么时候去寻他们再聊聊看。另外,竹子不好发挥他们的雕刻手艺,但是木筒可以呀,画上画,雕上字,一段时间出一个样式的,好看又能扬名。要是有人拿着自己的竹筒、木筒回来买糖水,也是给你减少成本,免个两三文钱的,不算多。
保温杯隔热,专业人士肯定有法子做,就是价格昂贵不能做消耗品罢了,她的重点其实还是在后面的营销上。
唐掌柜顺着话想想,不住点头,就听司梨又道,我们两家既然是邻里合作一起发财,方子也是我出的,杯子上一起写上我家名字不过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