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料,他才靠近厨房,就听屋里慕夫人在说话,声音不大,却很强势,这事没得商量,萧氏绝不能休。你若是一意孤行,休了她,我就去你父亲坟前自我了断。我慕家至如今这地步,我虽有错,你就没错?日后待你翻了身,想要什么样的美妾,娘都给你买。若到时,你仍想休萧氏我再去庙里问问高僧,看是否有其它法子,休了她,而不会影响你的前程
萧轼心一沉。
还要等到慕长生翻身?那他得等到何年何月?
他正沮丧着,慕夫人突然走了出来,先冷冷地看了他一下,又呵斥道,还愣着做甚?去煮粥。
萧轼冷眼看着面前这个自私恶毒的女人,心中怒气翻腾,既要靠他翻身,又不善待他,好不要脸!
萧轼心中冷哼一声,面无表情地进了厨房。
厨房里,慕长生正盯着一张歪歪斜斜的桌子皱眉,一副想修好它,可又无从下手的模样。
见他进来,这人头也不抬,脸色更是没有半点变化,一副把他当空气的模样。
萧轼也不介意,放下宝儿,又去拿了个碗,接了点水,用手指蘸着,在那桌子上写道,我帮你翻身,你给我休书。
慕夫人他信不过。若慕长生真翻了身,慕夫人只怕更加不会休他了。
若他真是福星,像慕夫人这样自私的人,怎可能会放他走?
慕长生就不一样了,这人本来就想休他。
而此刻不休他,不一定就是信了那术士之言,也不一定是妈宝男,只怕更多的是无力再娶一个,而又需要一个任劳任怨的保姆来照顾慕夫人,照顾这个家。
等日后情况变好了,第一件事必然是休了他,娶个称心如意的。
升官发财休老婆,不是男人的最高理想吗?
第二十一章 一言为定
况且,他如今身无分文,就算拿到休书,也无力去北方,还不如趁这段时间,攒些银子,一则作为路资,二则,等他知道那所谓的高僧在哪里,或是花些银子,或是威逼利诱,让那高僧改口,说他命格克慕长生,克慕家,那到时,不用慕长生开口,慕夫人就会立马休了他。
他在心里想着这些有的没的,而慕长生,见了桌上的那些字,抬起头来,剑眉一皱,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又冷声问道,你何时会写字了?
萧轼心口一紧,有些发慌。
糟糕,要露馅了?
光顾着休书的事了,忘了萧氏一个乡下女人,怎可能会写字?
见他脸色苍白,眼神慌乱,慕长生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淡淡地说道,这是好事,为何惧怕?
啊?萧轼先是一愣,慕长生竟不深究?
随后,又松了一口气。
慕长生走了六年,这六年里,萧氏学习识字写字,也是正常。
怕什么?
可一见他嘴角含笑,慕长生神色又变得冷漠,母亲那边,我会继续劝说的,你想走,我绝不阻拦。
那就好!萧轼的心情又变得愉悦起来,昨日被打之仇也不计较了,忙蘸水又写道,一言为定!
慕长生不置可否,只低头继续看那桌子。
这人的反应,也是常理之中。
萧氏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如何帮人翻身?
没当面嘲讽取笑他异想天开不自量力就已经很不错了。
萧轼心中冷哼一声,转身去了屋角,翻看慕长生买回来堆在地上的东西。
为了休书,家务活这些他可以暂且忍耐。
至于慕长生和慕夫人这两个恶人,等他要走了,自然会教训的。
慕长生买的那堆东西,除了锅碗瓢盆,还有米有盐有菜干,量还不少,吃一个月足矣。
萧轼又松了一口气,他和宝儿,这一个月应该不会再挨饿了。
可等他舀了米,打算熬粥,一瞧那灶台,又发起了愁。
这房子许多年不曾住人,自然破烂得厉害,灶台都垮了半边。
这如何能做饭?
萧轼嗯了一声,等慕长生抬头看他,便指了指院子里一口破缸,做了个搬进来的动作。
慕长生虽然脸色冰冷,倒不推脱,一瘸一拐去了院子里,又一手提着缸回了厨房。
直把萧轼看得目瞪口呆。
这缸怎么着也有六七十斤吧!就这样轻轻松松提进来了?
等慕长生放下缸,萧轼才回过神来,咽了下口水,又低头看了那缸一眼,缸肚子中间破了一个洞,用来做灶,最好不过。
又比划了一下缸口,觉得大小应该合适,便弯腰去端地上的锅。
可他高估自己了。病了这么久,都瘦得快脱相了,怎可能还有力气把那沉重的大铁锅端起来?
还是慕长生,冷着一张脸,随手抓着锅的一只耳朵,轻松地拎了起来,架在缸上。
直把萧轼羞愧得头都不敢抬,忙去打水洗锅洗米掩饰自己的窘迫。
他如今竟成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弱鸡了。
第二十二章 居家男人
可等米下锅,却没有柴。
也不用提醒,慕长生这人倒是自觉,提着斧子又去了后院,砍了些枯树枝,抱回来当柴烧。
萧轼一边生火,一边偷瞄冷着一张脸正劈柴的慕长生,心中颇有些诧异。
古代的男人有几个进厨房的?何况是慕长生这种出身的
不仅进了厨房,还什么活都肯做,这也太居家了!
只是可惜,对妻儿不好。
萧轼心中叹息一声,又看向贴着墙站着,一副想看慕长生又不敢看的宝儿,对他招了招手。
亲娘叫他,宝儿脸上立即露出笑容,快步走了过来。
萧轼搬了个小板凳,让他坐下,又教他往缸里塞柴火。
学些生存之道总是没错的,等哪一日他走了,宝儿也不至于饿死。
就像他,小学时,爸妈离婚,又各自再婚,都不要他。他一个人住在出租屋里,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差点没饿死冻死。
幸好后来,去了乡下爷爷奶奶家。
爷爷奶奶家在偏远的山区,贫穷落后,过的几乎仍是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跟着他们学会了做柴火饭,手洗衣服,种菜,种地,上山弄山货,下河摸鱼虾
没有爸妈固然可怜,可只要自立,就不可怕。
早饭就在他们三人无言的配合中做好了。
慕长生打了一碗粥,端去了东屋。
慕夫人不喜萧轼,不愿见他,更不愿与他同坐一桌吃饭。
而萧轼更巴不得如此。
侍候母亲喝完粥、睡下后,慕长生又端着空碗回了厨房。就见那张摇摇晃晃的桌子上摆着三碗粥,萧氏和宝儿挨在一起坐着,都没动筷子。
吃吧!慕长生在萧轼对面坐了下来,端起碗,冷着脸,低垂着眼眸,安静地喝着粥,嘴里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萧轼端起碗,心中冷哼一声,他才不是在等慕长生呢!他之所以未动筷,只是因为先前已吃过两个饼了,不怎么饿的缘故。
而宝儿,捧着粥碗,也不喝,眼睛一会儿怯怯地看着慕长生,一会儿又热烈地看着萧轼。
长这么大,他还从未和父亲坐一桌,一同吃过饭呢!
若是父亲不这么严肃就好了!
两大一小三个人,都端着碗,安静地喝着粥,都不敢将胳膊肘放在桌子上,就怕那桌子塌了。
等终于吃完了早饭,慕长生才站了起来,就见院子里突然冲进来二三十号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一进院子,这些人哭的哭,闹的闹,那鸡飞狗跳的场面,把萧轼和宝儿都吓了一跳。
这又是找什么茬的啊?
听了一会儿他们骂的话后,萧轼这才明白过来。
这些人都是慕家原先的佃户。
慕家在桃花村有十亩地,先前都是佃给村民种,如今慕长生将田全部收回,这些人自然不愿意,跑到慕家大吵大闹来了。
不仅把慕夫人吵醒,更把村长等人也吵过来了。
村长也知这些闹事的村民无理,可也不愿为了慕长生个外人,得罪了村里人,只安静地站在一旁观望。
第二十三章 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