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庄子。
胤禛作为始作俑者,岂能不关注此次摸底考的进展。
虽然康熙没有让老四参与判卷,但在放榜之后将几乎所有考生的答卷抄送了一份送去雍郡王府。
除了太子的卷子,其他人如何作答的都给一字不漏给捎来了。因为老四需要先了解这些人的不足,才能对症下药编写教材。
不错,编教材这个重任落到了「五三山人」的肩上。
康熙计划在今年九月正式让理学院开学。
还有三个半月的准备时间,地点定在皇城之中。学生按水平划定为甲乙丙丁四个班。
生源不只此次参加摸底考的人,会在八月初开放一次招生。初步计划放出二十八个名额,是让理学院第一批学生凑满一百人。
师资方面,除了被临时传召入宫的数理大家陈厚耀与梅文鼎,三个月内面向全国召集合适的夫子,也包括有真本事的西洋传教士。
不论谁授课,基于哪中理念思想很重要,都要根据教材内容来展开发挥。
康熙把定初稿的事交给了老四,但没让他署真名。
武拂衣转身就把一半的编写任务交给了胤禛,这么繁重的工作肯定要两个人一起做。
今天,皇上发了明旨要在九月正式开启理学院。之前赏赐了成绩优秀者,这回又追加了两道旨意。熊赐履请辞后,给太子派了新的讲学夫子。另外,还让何焯添了一个差事,给老八做侍读。
胤禛毫不意外这个安排。自从去年,康熙破格提拔了何焯做了举人,胤禩就与何焯走得近了。
老八要是聪明些,本该与何焯保持距离。即便欣赏这人的才学,也只能保持君子之交。且看着吧,何焯的安生日子没几天了。
原因自不必说,何焯是康熙故意推出来的一杆枪。
全天下学问好却不幸没能中举的人何其多,曾经见过的蒲松龄不就是其中之一。
何焯能被破格提拔,他的才学不是最重要的,与如今南党主力的矛盾冲突是决定因素。
今年,春闱结束了,但后续斗争能就此停止吗?
熊赐履请辞,他能退得干脆,不代表太子能忍下这一口气。
胤禛问武拂衣,这两次进宫,你观察太子的状态如何?
太子的眉宇之间难免阴郁。你若是问他会不会放过何焯,我个人认为绝无可能。
武拂衣尽量减少与胤礽在私下遇见的可能性,因为太子的情绪着实不算稳定。
太子的摸底考考砸了,是继索额图被死刑,熊赐履辞官离开后的又一次打击。
这个时候让他礼遇被奖励的几人,还真不是心高气傲的太子能做到的。
上一回,陈鹏年调查索额图的走私案,索相一党诬陷他写的诗是反诗。
武拂衣估摸着类似的招数会被用到何焯身上。招数虽老,管用就好。
去年相似事件发生过一回。
陈鹏年调查索额图,被索相一党攻击诬陷他写的诗有反意。
最初是雍郡王推举陈鹏年调查走私案。
即便如此,武拂衣私下与陈鹏年没有任何往来,把人举荐之后,她就跑得远远的去松江府拆船了。
这次情况相似而不同。
卡在这个时间点,何焯被要求兼职做胤禩的侍读。
表面上像是康熙成全了老八与朋友的交情,但何尝不是又一次借机对太子的考验。
太子要报复何焯,是不是得考虑一下他与老八的关系?
上次,康熙以何焯是孝子为理由破格赐予他举人头衔,但胤礽没能领会到孝道的重要性。
这再给一次机会,都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为了兄弟情,胤礽能不能高抬贵手放过何焯?
康熙真正在意的从不是何焯,只是太子的选择,而给出的暗示不只一条。
胤禛想到了老九的封爵。此次叫胤禟赶上了,固然有成绩突飞猛进的原因,但也借了太子的一股东风。
近两天,我估摸老九会来送谢礼。你提醒他别嘚瑟,做事前想一想三贝勒。
为什么想一想胤祉?
因为五年前胤祉被封诚郡王,但因为行事不够缜密,在敏妃百日内剃头,让他被降为贝勒。不只是一个人被罚,三阿哥府内的长史以下官吏都有被惩罚。
胤禟现在被封贝子,也是康熙借机敲打太子。
康熙让胤礽瞧一瞧,他的弟弟能被加封是因为颇和圣意,而让他别和做父皇的对着干。
太子被明里暗里敲打针对,老九被加封,何焯被安排成老八的伴读,这些事同时发生。
过去那些年,胤禟与胤禩关系很好。这会老九必须保持低调再低调,别一不小心卷了即将爆发的冲突中。
何焯被攻击几乎已成定局。你提醒老九离他远些,反正本来就不熟悉。如今不是要落井下石,就是明哲保身。
胤禛没说胤禩该如何做,他懒得去操心老八,但好歹辛辛苦苦给胤禟在船上辅导了课业,也不想辛苦白费了。
武拂衣充分领会胤禛的意思,在当天黄昏胤禟来送谢礼时,是难得把话挑明了讲。
说起太子正在找出气口,胤禟可别头铁撞上去。
别看现在康熙夸奖是夸奖了胤禟,但要在胤礽与他之间二选一,谁是皇上的宝贝儿子,答案不言而喻。
事到如今,康熙依旧没把胤礽与其他儿子完全一视同仁,否则不会特意抽调了太子的答卷没给老四。
很多时候,事与愿违。
摸底考结束后的第十天,几道折子同时摆上了康熙的案头。
全都来自江南,痛批何焯其心有异,家藏反书。
何焯的老家在苏州金狮子巷。
联名举报他的官员说得有鼻子有眼,对于何家赍砚斋内的反书名录都写得明白。
上奏康熙,请皇上能批准彻查何家,绝不姑息这样的奸佞小人。
讨伐何焯的声音越来越多。
康熙在朝会上让众臣商议此事,胤禩表示了对何焯的信任与支持。
何焯自辨他不怕被查,身正不怕影子斜。就让人把他的书斋搜查一遍,有没有反书是一目了然。
京城与苏州在运河的两端,查明此事最快也要大半个月。
在结论出来之前,何焯身上的一切职务被革去,而人也被押入刑部监狱。
如果仔细琢磨,能窥探出康熙的态度差异。
去年陈鹏年被告发写反诗,皇上直接回应大可不必搞因言获罪,今年却是让何焯去牢里静等消息。
为什么有区别?
那就要问一问康熙是否喜欢皇子与大臣走得太近了。
陈鹏年被雍郡王推举,两人之前与之后没有交集往来。
何焯被破格提拔,入京后与廉郡王成为人尽皆知的好友。
这中差异造成康熙对臣子被告后的不同态度,某一天也会以此去评判儿子们。
康熙却从不直言,哪怕把何焯下狱也给足了他照拂,让他不会在狱中被故意针对。
随后,消息来得不算慢。
六月中旬对苏州何家书房的搜查结果出来了。
何家的书斋岂止是没有反书,更是发现了他与吴县知县去年年末的信件。
彼时,何焯被康熙赐予举人头衔,并让他入京在南书房兼差。
别看那会他尚未有正经科举的出身,但能在乾清宫帮着皇上打下手,那就是一朝得道了。
与吴县知县的信件,主要内容就是何焯坚决不收知县的孝敬钱,不会因为一时飞黄腾达就索取贿赂。
没查到反书,竟然查到吴县知县对于何焯清廉的敬佩之信。
如此反转,简直就是向那些信誓旦旦搞举报的官员脸上狠狠抽了一巴掌。
接下去,自不必说有人开启马后炮模式。
攻击那些揭发何焯的江南文官,说他们是蓄意陷害,只因有旧仇在前。
也有人说廉郡王果然慧眼识人,并且有情有义,对于何焯是不离不弃。
康熙大手一挥,强调了别再轻易拿反书、反诗之类的事做讨伐他人的借口,然后就不再继续在此事上做文章。
何焯被释放,随后立刻官府原职。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