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柱,你去请福晋来一趟。
胤禩当机立断,让八爷府的总管把郭络罗氏唤来。
转身,立刻对胤禟报以了歉意,九弟,若你不来,我也正想去寻你。刚刚从宫内回来,宜妃娘娘身体有所不适,没能当面给她请安。
我担忧着此事是否与何焯案件相关。早前,你八嫂差遣宜妃娘娘在苏州的人手给报了信,怕是这件事引得了汗阿玛不悦,这次是让宜妃娘娘不幸被牵连了。
胤禟一听,这会八哥倒是能说得清楚了。
事情发生距今已经整整三个月了,为什么之前就没打过一句招呼呢?
胤禩见状岂能不知胤禟在想什么。
立刻解释,将木兰围场观察康熙的喜怒情绪都说了,以此判定宜妃娘娘没能管理选秀与何焯案无关。
以往,你我兄弟向来互用人手,我想着给你写信解释反而生分了。
胤禩面露苦涩,当时判定宜妃娘娘被赋闲与何焯无关,而你也知道我的处境,不宜插手宫里娘娘们的摩擦。九弟,你要怪就怪我,是我做事不够妥当。
胤禟听了这番剖析,火气稍稍消退了一些。
八哥说的部分内容属实,比如两人以前互用人手,从来都没有泾渭分明算得清楚。因此,这次苏州事起牵连宜妃,自己是要负一半的责任。
八哥,你是你;八嫂是八嫂。
胤禟没有忘记今日初衷,哪怕听了胤禩实话实说的解释,但没有心软到忘了表明立场。
我的额娘被罚就是八嫂自主张造成的。哪怕事后与我讲一声,我也能及时把痕迹给抹平了,而不是如此被动。
胤禟说得明明白白,我不想再毫不知情地代人受过。从今天开始,我的人手不许八嫂动用半根手指。她使唤哪个人,我就把那个人给发卖了。她要是喜欢,大可以全都买下来。
话音落下,郭络罗氏推门而入。
把胤禟的最后那番话听得清清楚楚,岂能听不出老九对她的非常不满。
她向来吃软不吃硬,更别提被人当场下面子。哪怕本是理亏在前,却也忿忿不平起来。
九弟,你这是什么意思?!
郭络罗氏直接质问,我本来为宜妃娘娘担忧,还与八爷说着要如何表示歉意。八爷一心想着给你找正经差事,在汗阿玛面前举荐你进礼部,你的态度却是如此冷漠。
胤禟听了八哥推荐礼部差事,却是没有半点喜悦。
早在去年,江宁曹家爆发索额图案件,八哥推荐他去查索额图,他就说过不论推荐自己做什么差事务必提前商议一番。
胤禩认为好的事,不一定是别人喜欢的。
比如这个礼部的差事,哪怕是六部之中的正经差事又如何。
胤禟对此根本不感兴趣,以自己的性子有哪一点与「礼」字搭边了?
再看郭络罗氏的神色,活脱脱就表明一个意思。八哥给他安排了差事,他就该感恩戴德,把之前郭络罗氏犯的错给一笔勾销了。
此刻,本不该也不想要问那个荒唐的落水问题。
胤禟却情绪上了头,竟然就开口了。
八哥,正好八嫂也在场,弟弟弟有个问题得问你。如果我与八嫂都不会水,但同时掉进河里,你只能救一个的话,你救谁啊?二选一,你必须给个明确回答。
这个问题过于离谱,引得室内一霎寂静。
胤禩却知道胤禟是真生气了,而自己必须给出让九弟满意的回答。另一头,郭络罗氏也是眼睛眨也不再地看着他,等待他的选择。
他再次苦笑,九弟,你这是为难我。但真要有这样一天,我会先救你的。可你上了岸,不许阻止我跳下河陪着福晋一起去了。
兄弟之间,你能好好活着,做哥哥的就满足了。我与福晋说好白头到老,这誓言哪怕不见白头,也愿意同生共死的。
郭络罗氏乍一听胤禩选了先救老九,本来一颗心都冷了。
但听到最后,只叹夫复何求。胤禩愿意与她一起死,也是足够情深义重。
胤禟却条件反射地泛起一股鸡皮疙瘩。不是感动,是有点反胃想吐。
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答案。
短短五天前,四哥以此回答故意恶心了他一把,当时就说了谁以此为答案必是糊弄人的。
此时此地,胤禟也不知道演技怎么突变得出神入化,竟然完全掩盖住了内心的深深不满与失望,非常自然地表现出感动情绪。
八哥,弟弟错了,不该如此为难你的。这都是什么破问题,你就当没听过。
胤禟:也许,他是近朱者赤了?
第七十二章
胤禟仿佛非常感动于八哥的选择, 而又愧疚于自己提出这般为难人的选择。为此似乎主动揭过这一桩事,是让胤禩就当没听过如此离谱的选择题。
有了这一台阶,气氛仿佛能重新融洽起来。
郭络罗氏的心情也不错, 尽管胤禩没选择救她, 但能为她殉情足以证明真心一片。
心情好,便也对老九和颜悦色不少。九弟, 这次让宜妃娘娘受委屈了。是我做事不周到,明天一定入宫向娘娘赔礼。
胤禩暗暗松了一口气, 福晋与九弟能好好说话,那就再好不过。
他也立刻帮着劝胤禟消气,下次, 我一定会关照福晋谨慎行事。明天,我与福晋一起向宜妃娘娘去道歉。
八哥, 我看入宫的事缓一缓吧。
胤禟说得无奈,又似乎是真心话。
这是苦笑着说:额娘正在气头上,而且近期确实有些食欲不振, 你们暂时就别去碰钉子。否则以额娘的硬脾气, 本来只有三分火气, 瞧着你们登门也变成了八分火气。
宜妃娘娘性情直爽, 火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却是不适合在她气头上去她面前晃悠。
这是以往的经验总结。
胤禟没少惹宜妃生气,而胤禩也瞧在了眼里。
此刻, 胤禩听了这番话,也不愿招惹宜妃发更大的脾气。
那好, 等过了这一阵,我与福晋一起进宫。快吃午饭了,先一起吃饭。回头你把几张上好的皮毛捎回去, 是我在木兰围场专程给你猎的生辰礼。
多谢八哥,我今年冬天的斗篷有着落了。
胤禟笑着道谢,心里却想着宜妃前天说的话。
当时,宜妃预判如果告之胤禩进宫后会增大她的怒火,这人势必不会再坚持尽快去道歉。
殊不知,有时可以战略性规避怒火,有时却不能等一段时间再道歉。
无伤大雅的小错能等人过了气头再说,但原则性或大利益受损的错误怎么能让苦主等一等。
宜妃说得直白,要是老八夫妻来看她,她肯定不会给好脸色,把人晾在门口一两个时辰算少的。
哪怕知道她会发火,甚至在这段时间上门会激怒得罪她,却不能是胤禩与郭络罗氏避而不来的理由。
做错了事该有直面的勇气,更要有程门立雪的诚意让她消火,而不是取巧地拖一拖等到事态平息。
不愿得罪人,八面玲珑是种长处。
但过犹不及,过度圆滑就不能待人以诚,何尝不是一种缺乏担当。
宜妃让小儿子不信的话就尽管试试,看胤禩有何反应,是否愿意立刻进宫直面几倍怒气。
胤禟在听到亲娘提议时,根本没有动试探之心。
世事难料,今是昨非。本不会问的问题问了,本不会试探的话也出了口。
告诉八哥进宫可能会直面宜妃成倍怒火,八哥还真就回避了。
这是胤禩足够相信自己的话?还是没有足够的道歉诚意呢?
胤禟确定如果换成四哥绝不会因此就推迟道歉,极有可能反过来把他训一顿,让他必须要正视错误。
人与人终是不同,而没有什么能一成不变。
再不愿承认,但事实摆在了面前。
他与八哥走上了岔路,意识到时却不想回头。
胤禩给过他渴望的兄弟情分,现在也不是不在意他了,只是掺杂了太多其他因素。
郭络罗氏固然是引爆问题的引线,可正如胤祺讲的,八福晋有问题也是胤禩放纵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