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免费阅读(64)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免费阅读(64)(2 / 2)

在胤禟提出落水二选一的狗血问题后,她命人去市面上搜罗的近年来畅销书。因为怀疑之前胡扯一通给十四提供的写作灵感,真被他落笔成书了。

不过,四爷怎么可能读狗血话本,当然要以给武侧福晋解闷的名义买书。

武拂衣心安理得给胤禛送了书。如果他感兴趣翻翻,未尝不是开开眼界,了解一下不曾关注过的通俗话本。

进门,就见他还真在书桌边认真翻阅话本。怎么样?新书内容有趣吗?

胤禛闻声抬头,面无表情指了指身边的座位,示意武拂衣先坐。

武拂衣走进落座,发现书桌上左边放着《罗大贵与朱小妹》,右边则是一本《Romeo and Juliet》,可不就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胤禛指了指两本书,都是世仇相爱相杀的故事。除了书名相似,罗大贵的故事比罗密欧的故事,却是要离谱得多,没有一点点相似之处。

什么跳崖不死,扫地僧人指点迷津,罗大贵与朱小妹最后发现彼此居然是同母异父的兄妹!这些桥段真是俗得可以。那不是关键了,这作者是关键了。

胤禛点了点话本作者「似是而非」的名字,压低声音问:

这书是十四写的,对不对?我问你,你还记得七夕晚上讲过的话吗?竟是想要推举一个好弟弟继位,现在你还持有相同观点吗?敢让这样一个奇思妙想的好弟弟继位,你是嫌朝堂太平静了吗!

武拂衣尴尬地微笑。

七月里,说那番话的时候,也不知道胤祯的画风已经歪了。

当下,她的关注点却偏了一下,等一等。阿四,你是不看话本的,怎么能断定这书是十四写的?咦,你从哪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七十四章

问:凭什么推断出十四写的话本?

这一题, 胤禛会答。

我是那混小子的亲哥,他写的文章没看过千百也看了八十,能不知道他字里行间的遣词习惯吗?远的不说, 近的那次摸底考,他的答卷也还在书架上躺着。

胤禛为了编写理学院教材, 将每一位考生的答题思路都反复琢磨透彻。全面了解学生水平与解答问题的想法,才能写出适合学生的教材。

理学院以成绩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班级。

虽然都用一套教材,但他在定初稿时就已经给区分了四个不同班级,对应的由浅到深的学习进度。

胤禛又道,你也不会无缘无故买话本。摆明了这批书的作者有一两个值得关注。由此联想到十四身上, 非常正常。

武拂衣闻言点了点头,知弟莫若兄,这番解释倒也合理。

但没让他避重就轻, 那么你点评《罗大贵与朱小妹》剧情俗套, 言下之意是看腻了这般套路了?所以说,你从哪里获得丰富经验的?

这还用问?

胤禛轻扬下颚,老鬼不就是暗指他背地里偷偷读话本, 他却根本不用去读。

把宫里那些事琢磨透彻了,可不就是瞧够了诸多离谱到超出真实的桥段,比如

武拂衣竖起耳朵,倒要听一听宫闱秘闻。

这是从胤禛口中说出的秘闻, 虽然不敢保证百分百是真,但比市井流言有鼻子有眼。

胤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比如,董鄂妃并非选秀入宫, 是顺治帝夺将领之妻。

偏偏,顺治为了那个女人神魂颠倒。在其死后,竟是让茆溪森给他剃度出家, 竟然连皇帝也不想做了。

子不言父过,也不该议论祖父的私情。

离谱的事,你少打听。

胤禛切换到不苟言笑的神色。老鬼本就行事不羁,不能给她提供范例,免得她越走越偏。

总之不必读那些话本,我自是知道里面的各式桥段。

武拂衣听故事的胃口被吊了起来,却惨遭作者无情地宣布封笔,这事她能忍?

呵!你说知道就知道了?我不信,除非你摆出来给我瞧瞧。

想让我与十四似的写狗血话本,我得多傻才会做这种事?没门,窗都没有。

胤禛才不会上当,直接无视这种小儿科的激将法。

之前,接了编写教材的工作。老鬼提了一堆要求,从公式、符号到遣词造句,再到例题取材等等,无一不有标准。

给老鬼写书,这厮甚是严格,而给人退稿十几遍是常态。自己对于正经差事不会拒绝,但额外写闲暇读物,她就别做梦了。

武拂衣暗道可惜,很快又心生一计,琢磨着是否需要突破自己的下限?

三年前刚刚成为四阿哥。

不甘于一个人摸黑早起去苦逼上朝,是能与胤禛同床共枕,只为第二天把他给一起叫醒,美名其曰同甘共苦。

后来设法摆脱了每日早朝的打工生活,自然没必要再与胤禛日夜同处一院。

现在要不要灵活机变?搞一搞睡前故事系列?

留宿于此,每天要求胤禛必须说一则八卦故事,否则就不让他安然入睡。

心生此计,不动声色。

将这种损人的想法付诸实践,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

近一个半月要回城内郡王府居住。

从年初问康熙要了三口自鸣钟拆着练手,时值深秋也该拿出看得见的成果。四爷府与营造办自鸣钟处的距离很近,便于每天往来把怀表尽快搞出来。

这个时代,西洋钟笨重又不够精准,而研制出精致小巧、便于携带的怀表无疑是巨大突破。

后人看来钟与表不分家,但放到当下每一小步工艺的精进都是一个质的飞跃。能够有怀表的制作技术,对于力求防震与精准的航海钟研制是极大的助力。

武拂衣之所以没有一步到位搞出航海钟,就是要一步一步地走,而且不是独自一个人走。

技术发明不能只靠一个人,是要让理学院的学生都投入其中。

钟表研制,听上去仿佛仅仅是工匠的工作,但实际上可以涉及多重格物原理。

过去几个月,在胤禛编写教材时,她也没有闲着,正准备另一份教案。

既然是理学院,怎么能没有实验操作课程。念了理论课,更要上手操作一番找找感觉,拆卸钟摆就是力学的其中一次实验。

四阿哥有能力把钟给搞明白了,做一回怀表的祖宗。自是能指点旁人拆卸自鸣钟,带着他们一起探索一口钟蕴含的物理与数学原理。

不过,地主家也不一定有余粮,正如康熙无法供上百位学生拆卸的自鸣钟。

那不是奢侈与否的问题,而是康熙根本拿出那么多数量的钟。

雍郡王作为孝顺好儿子,当然要为皇上分忧解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去自鸣钟处定制十几套简易版零件。

正当武拂衣埋首于制钟处,外面发生的两件事却是打断了她的研发进程。

并不是要出门参加胤祥的婚宴,而是参加葬礼吊唁。

今年,胤祥又结不了婚了。婚期本在十一月,在这个月里连着死了两个人。

康熙四十二年的秋冬,恭亲王常宁、裕亲王福全相继离世。

前者是康熙的弟弟,后者是他的哥哥。

顺治帝一共有过八个儿子,但长大成人的不多。常宁与福全的去世,让康熙再无活着的同父兄弟。

对于年近半百的皇帝而言,兄弟们的过世给敲响了一记丧钟。

哪怕被世人尊为天子,但终究活在人间。

他抵不过时光催人老,而年事已高是回避不了的现实,死亡距离他越来越近。

偏偏,其中还发生一桩不为外人所知的事。

康熙对福全与常宁并非一视同仁,而有着亲疏远近。

两者去世后,前者被赐谥号宪,后者并无谥号,葬礼规格可想而知并不一样。

有此对比,世人都能够看出皇上对裕亲王的看重。

问题也就出在这份看重上了。

福全缠绵病榻已有一年多,算不得突发疾病。

康熙早就为其问医寻药,但还是没能留住这位兄长的性命,而在他病危时去见了最后一面。

最后一面,福全有遗言交代。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殞陰媚術 越界(1vN,骨科) [原神同人] 和最高审判官相亲 [崩铁同人] 天才俱乐部,但负面buff拉满 [崩铁同人] 我靠写小说风靡崩铁 [崩铁同人] 网友想和你面基 [HP同人] HP万有引力 [盗墓笔记] 都领结婚证了别想赖掉 [柯南同人] 把酒叹朝夕 [HP同人] 月光与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