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犇走了一圈生产车间,还算是满意平安红国际农机公司的发展进度的。
目前来说,代生产是没问题的。
供应方面也是能满足的。
至于外面的市场。
暂时来说,是不会有太大的动作,一个是产能上还不能冲上去,另外一个,就是自主研发的架子还没有搭建起来,没有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就不存在了。
农机这一行发展的很快的。
曾经那个可以薄利多销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八九十年代做代工生产线,凭借着国内廉价的人力成本,多多少少还是能赚钱的,进入新世纪之后,缺乏技术优势的厂子,不是效益下滑了,就是直接关闭了。
目前平安红没有更多的技术优势支持,只能保证内销,平安农场的种植规模大,更是从果蔬种植进入了粮食种植,而且正在向着全面机械化的时代在进步,农机需求大,单单是这个内销,就已经让平安红国际农机有了很大的生产压力。
短时间之内,是没办法把规模继续扩大的,哪怕东北方面的供应,可能都需要从市场上购置才能满足种植需求。
但是技术积累是必须的。
这是长远发展之道。
如果有一天,内销被满足了,平安红国际农机就要把目光放在外面的市场上,国内的市场,甚至国际的市场,毕竟对于未来种植的需求来说,全面智能化机械种植是大趋势。
巡视完生茶车间之后,又接着开了几个会议。
这方面的事宜,他了解就够了。
至于具体的发展,他也不愿意插手太多,毕竟他和藤原衡美之间,可能就靠着这个企业进行缓冲一下了,他抓了太紧,态度上就有些排斥了,这影响不好。
但是也不能失控。
这个度,其实才是最难掌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