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犇和秦山岳的感概,不为人所知,却并不少见,因为如今感叹这方面的人,多如牛毛,特别是老一辈的人,那是看到一次,就忍不住感概一次。
在他们看来,住了一辈子的地方,八九十年,新世纪,一次次的变化都看着过来了,恐怕都没有这几年时间变化的迅猛啊。
而且不仅仅是龙山镇区出现的巨大变化,而是整个龙山都变化很大。
这是可以用肉眼看得到的。
夏国人,向来是家乡观念十分沉重的。
如果说,人穷,没赚到钱,那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凡赚到钱了,富裕了,那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人,他们都是非常乐意把钱都砸在家乡的建设之上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家乡是根,家乡越好,心情就越好。
建设家乡,得从方方面面来着手。
最基本的,修路,公共设施,环境整改……
对于这些事情,任何一个村子,都是不会有半分吝啬的。
龙山是整个金和,甚至梁州,最迅速的富裕起来了,也是平安温室蔬菜种植的起源之地,如今的平安蔬菜乃是夏国第一蔬菜品牌,而平安蔬菜温室种植核心所在,全县百分之八十的技术指导员,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甚至支援东北种植基地,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龙山走先了一步,走得快,自然赚得多。
农村人可没有这么含蓄,如果是城里面的人,赚钱要藏起来,财不外露,但是农村人来说,赚钱如果别人看不到,那不算赚钱,得全世界看到了,那才是真正的赚钱了。
所以农村人花钱也非常讲究的。
人和人比较,差点意思,毕竟整个龙山,谁比得上赵三牛更有钱,更加能赚钱,但是村子可以和村子之间比较,所以建设新农村,就成为了这几年时间,所有龙山人,最核心的任务了。
如今的龙山农村,看不到多少农村的痕迹了,放眼看过去,只有一座一座的温室大棚,然后就看到,一条条修筑的新路,都是水泥垫底,然后铺上沥青,看起来非常整洁的道路。
最关键的是,这两年修的路,对于很多农村来说,能比的上,过去二十年修的路了。
各家房子都返修过了,有一些,就是各家修建各家的房子,各有各的特色,要么就是农村别墅风格,要么就是田园庄园风格,反正错乱也算是有致,在一座座温室大棚的包围之中,也蛮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