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 > 第853章 村委会工作的年底总结 中

第853章 村委会工作的年底总结 中(1 / 1)

平安寨是一个大行政村,最少在龙山来说,绝对是少有的大行政村,只是位置偏了一点点,所以才发展不起来。

在没有并村之前,有四大自然村。

东平安山,西平安山,山上羌寨,山脚下村。

东山西山是核心。

人口最多,人才最多,影响力最大,经济最繁华。

而山上山下,略微逊色。

山上发展更难一点。

山下,本来还是不错的,但是天不遂人愿,因为孽龙山决堤,导致三龙潭的潭水倒灌下来,形成山洪,差点把整个山脚下村给淹没了过去。

那时候是没想到后来会发展这么迅猛,能够加固三龙潭的堤坝,重修孽龙山的山口防护堤,所以就选择了成本最低的,迁徒整个村子。

山脚下村就搬到了现在和羌寨做邻居的地方,建立了朱雀新村。

朱雀新村的建成,村委会可是出了大血的,出人出力出钱,是第一个规划最完善,设计最整齐的,新农村田园风格别墅模式的小区板块。

一开始搬进去的时候,还是大部分都没有装修的,用了两三年之间,才算是真正完善,那时候毕竟村委会的资金不够多,只能慢慢来。

好像现在这样,平安寨有足够的钱,说要格月新村和平龙新村建起来了,半年时间就已经完成了。

但是搬迁只是一个开始。

东山,西山,都有自己的产业链,特别是形成宗族为纽带的公司,内核非常强大,所以一直在平安寨,都是领头羊的位置,相对而言,羌寨和朱雀新村就略逊一筹。

羌寨是旅游发展起来之后,才有了自己的产业链布局,他们山里面的上万亩的油茶树林也盘活了,每年收入也不错,总体来说,和东山西山差距不大。

但是朱雀新村是发展起来,越来越差的那种,缺乏足够的产业链支持,他们有三个渠道收入,一个是观光农业,他们当初在山脚下村的所有温室大棚,都转换成为了观光农业,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来,收入可观。

第二就是紧靠着羌寨的旅游发展,他们也能蹭到很大的一部分利润,羌寨是大方的,他们自己撑不住这么庞大的旅游产业链布局,比如羌寨的手工,卖的紧俏,以前的囤货都没了,只能靠人工慢慢来,人手不足,就拉上了朱雀新村,置办了一个手工作坊,没有吃独食,他们出技术,朱雀新村出人手,双方一拍即合。

最新小说: 开局一张破床垫[经营] 混在魔法师里的召唤师 妖王溺宠:拐个蛇男当相公 溪月花香集 海族幻界 本命剑也要修罗场吗[穿书] 死遁后我靠无情道飞升了 仙寥 剑斩天痕 我的科学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