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见殿下少年时 > 免费阅读-免费阅读笔趣阁(13)

免费阅读-免费阅读笔趣阁(13)(1 / 2)

恰在此时,皇帝身边的内侍神色急切进门,在皇上身旁悄声耳语了几句。

皇帝当场打翻了手边一个杯子。

李弗襄病了。

负责照顾他饮食起居的宫女贵地回禀:小殿下病起的突然,陛下去上朝前还好好的,只过了不到半盏茶的功夫,便发咳喘,浑身滚烫。

太医乌泱一群静候在内。

皇帝大步走进寝宫,人还未到床前,低怯的咳声传出来,伴着急促的喘息,听着就让人觉得揪心,李弗襄小脸苍白,难掩痛苦,人介于清醒和昏迷之前,怎么唤都没有回应。

皇帝:太医!

太医说:从脉上看,小殿下素体虚弱,喘证或许是从胎里带出来的,又加上最近入冬后气候转冷,寒气侵肺也有可能

皇上问:怎么治?

太医说:风寒好治,臣开几贴药,静养几天便可大好了,只是这喘证,缠绵难愈,急不得一时。

郑千业一直没说话,站在床边,居高临下地静静打量这孩子。

太医们商量药方的间隙。

郑千业说:云钩幼年也有喘疾,可能是随了他娘,我驻守西境时遍寻天下名医,终于在江湖上打听到了一位高人,我将云钩送到他的药谷里治了两年,才接回来,神医说此病无法根治,但经过药谷的调养后,云钩的喘证真的再也没犯过。

皇帝:药谷里的神医?

郑千业点头:是。

皇帝:朕派人走一趟。

郑千业:药谷毕竟是个江湖帮派,朝堂与江湖一向泾渭分明,恐怕不太好交涉,还是让我儿去吧,有几分旧交情在,好说话。

乾清宫一大早折腾得人仰马翻,待到药灌下去,李弗襄的病有所缓和,皇上终于腾出时间收拾乱摊子。

高悦行暗中搅乱了池水,把此事最大的功劳算在了陈太医的头上。

皇上给的赏赐不含糊,陈太医提拔为太医院医正,银钱流水似的抬进了他的府中,陈太医十分受用,将银钱分了一大半送到了傅芸面前。

傅芸望着银钱发愁,急道:高小姐,这可怎么办哪?

高悦行坦然道:给你自然有给你的道理,你收着呗。

傅芸:可是,可是我受之有愧,无功不受禄,我稀里糊涂的,根本什么也没做呀。

这人实诚得要命,是个死心眼,高悦行知道和她一时是说不通的,于是宽慰了几句,便跑到院子里去了。

生辰过后的第二天,李弗逑门口还堆着许多原封不动的贺礼。

高悦行很想知道皇上会怎么处置李弗逑,但等了一天都没有动静,皇上好似把这个人忘了一般,没有任何旨意传下来。

高悦行摸到了些门道。

皇上就是这么个人,不喜欢谁就不搭理,把人晾在那儿权当不存在。

可是,显然这件事已经远远超出了不喜欢的层面,前朝内宫所有眼睛都盯着,血淋淋的伤口和丑闻都摆在了台面上,皇帝必须得处置。

李弗逑吊在门上的杜鹃幼鸟彻底风干了。

高悦行盯着那扇门看了一会儿,忽然听到门内传来了一声尖叫。

快来人!三殿下自缢啦!!

高悦行心里咣一声,又什么东西砸了下来。

若是换做往常,皇帝的心头肉出了闪失,底下伺候的奴才们不用招呼便会蜂拥而至。

可此时,东侧殿的姑姑哭喊的声音一层层回荡在小院里,过了许久,才有零星几个奴才出来看热闹,而且他们还都袖手站在了门前,没有任何急切帮忙的意思。

高悦行看到惠太妃屋里的人站在廊下,严肃的看了一会儿,又扭头回屋了,之后再也不见动静。

李弗逑身边贴身伺候的姑姑独自把人救下来,委跪在地上,抱着他大哭。

无人去禀报皇上。

也无人去请太医。

李弗逑眼睛半眯着,眼前花白一片,很久很久才恢复了正常的视觉。他谋划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从把那只杜鹃幼鸟吊在门上开始,他就在谋划自己死亡。

听说梅昭仪当年也是自缢而死。

模糊的视线里,他看到了一双精致的绣鞋,和彩绣裙下垂坠的红色流苏。

高悦行踏进了东侧殿的门,说:太医在路上了。

李弗逑呛咳了两声,眼睛直直地盯着她:你救我干什么?

高悦行心里一片荒芜。

她不是救他,而是留着他有用。

旧案尘封了十年之久,当年的线索早就埋进了时间中,如果说还可能有新的进展,那必然是藏在李弗逑的身边。

所以他还不能死。

李弗逑身边的姑姑重重叩头:多谢高小姐,您就是女菩萨

丁文甫到景门宫时,正好赶上这出闹剧的尾声。

许多眼睛暗中盯了过来,就连惠太妃也以为丁文甫是来传陛下旨意的。

可丁文甫只是行了个礼,迎着众人期盼的目光,告知惠太妃,皇帝要将高悦行接走。

理由是李弗襄喜欢她。

她要去乾清殿陪李弗襄了。

高悦行只是不舍地看了傅芸一眼,惠太妃立刻大度割爱,允许高悦行把人带走。

傅芸帮高悦行简单收拾了一些随身的东西,便跟着丁文甫离开了。

高悦行正式搬进了乾清宫,一直飘在半空的心总算有了着落。

乾清宫是皇帝的起居之地,在那儿养孩子不合规矩,更何况他还一下放两个。

但是皇帝已不放心把李弗襄交给任何人了。

现在压在他心头,让他心烦的是另一件事。

李弗襄出生是,是按照孽种的身份对待的,并未载入皇室的玉牒。

这下可麻烦了。

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玉牒不可轻易修正,有冒宗、乱宗之嫌,像李弗襄这样的情形,想再补上是不可能的了,可若是不能载入玉牒,李弗襄终其此生,只能是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子,一个见不得光的存在。

皇帝还没说什么,宗亲们一个个眼都瞪大了,原本安分呆在封地的几个皇叔,连夜上书请求回京恭请圣安,实则就为防着皇帝胡来。

李弗襄的风寒好了一些,热退下去了。

皇上发现这孩子十岁了仍不会说话,想逗他学几句,可他始终紧闭着嘴巴,并不买账。

当年安排在李弗襄身边的是个哑仆,是以李弗襄养了这么多年,不会说话也正常。

可皇上想让他堂堂正正的活下阳光下,一直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于是,皇上亲自出宫,登门造访了柳太傅。

湖心亭中一层薄雪,炉上煮着茶。

柳太傅动手为皇上添上茶,道:陛下何不心平静气。

皇上闭着眼:朕不精茶道,浪费了太傅的好茶。

柳太傅说:品茶本不分高低贵贱,况且这也不是什么好茶,十个钱便能买回一两的陈茶罢了。

皇上端起茶,一饮而尽:今年新上贡的雨前龙井,朕回头让人送到老师府上。

柳太傅并不推辞,坦然道:那臣先谢恩了。

皇上终于切进正题:朕的来意,太傅应早就猜到了吧。

柳太傅微微一笑:您上次御驾亲临,是为了三殿下陛下一片拳拳爱子之心,如何不令人动容。

皇上怅然:什么爱子之心,我这个父亲当得,简直糊涂至极。

十年前,边境还冲突不断,西南饥荒连年,当今皇帝登基后,重农治荒,远徙西境,不过几年功夫,四海升平,八方宁靖,皇上在国事上无愧天下百姓,可家事上却搞成了一团糟。

当然,朝中重臣也并不关心皇帝的后宫有多乱,反正皇上不曾纳过什么高门贵女,再乱也乱不到他们身上。

他们关心的,是国本的稳固,是储君。

最新小说: 穿书之撩夫日常 重生后我让渣攻火葬场了 作精美人,恋综爆红 被养大的真少爷强取豪夺 从黄泉捞尸人开始 我给重生者们丢脸了 极品美男哪里逃 快穿:恋爱脑女主的闺蜜杀疯了 当我成为一只鹦鹉 不良人岐王李茂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