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高悦行依旧低着头。
狼毒说:郑帅点了一批人,准备深入胡茶海,寻找殿下的踪迹,他们需要随队的军医。
作者有话说:
二更稍晚哈
第45章
孤军走大漠, 聪明才智不是最重要的,经验才是,胆识才是。
跟着李弗襄出来的这批军, 年轻人居多,唯一有经验的,是蓟维,詹吉勉强也算一个。
胆他们自知胆识和能耐欠缺, 否则, 也不会熬二十多年, 还是个总兵。
年轻人倒是有几个无知者无畏, 不吭一声闷头就敢冲,但那不叫有胆识, 那叫虎。
到了这一步, 走上这条路, 他们不约而同, 都把指望放在了李弗襄身上,毕竟,胡茶海这条路,是他指的。
詹吉回望了一眼,走了三天,已经看不清来时的路了:我们穿过鬼风廊的时候, 狐胡便停止了追击, 想必是笃定了我们活不了。
鬼风廊就是胡茶海的咽喉。
穿过了鬼风廊, 就是胡茶海的腹地。
蓟维:我们走了三天, 连个鬼影都没见着, 看有没有运气, 能碰个绿洲。
他们轻装上阵, 食物和水都极有限,能撑五天就是极限,还得省着用,现已经过了三天,应该感谢前几日的那场大雪,缓解了他们对水源的渴求。
蓟维:三月飞雪,气候本就反常,更何况是在西境我在西境戍卫了二十多年,第一次见大漠里下雪你别说,还挺好看的。
詹吉:好看吗?
黄沙上覆着雪,蓟维指指点点:是好看啊。
苦中作乐也是乐,蓟维和詹吉乐了一会儿,掉头发现李弗襄一直不怎么说话,便打马上前,一左一右把人夹在了中间:小殿下,想什么呢?
李弗襄慢吞吞地回答:我再想,马怎么办?
詹吉问:什么马?
蓟维面色却变了。
李弗襄:再见不到人,我们怕是要弃马了。
荒漠里,人都未必能活下去,更何况是他们的马。
李弗襄低着头,盯着自己的小红马。这是郑千业给他的小马,还是个小马驹的时候,就被他牵回宫里的马场养着了,奔驰起来,会变得通身血红,更难的是温驯。
蓟维:小殿下,您刚刚说的见到人是什么意思?
李弗襄不答反问:你以为最难驯服的是大漠么?
蓟维:难道不是?
李弗襄说:当然不是。
蓟维:那你说是什么。
李弗襄:是人。他回想起一件事:几年前,我在京城里混玩,有几个做生意的少爷总是变着法骗我手里的钱,有一回,在一家赌坊里,有人拿出一颗色红如滴血的宝石让我买,开价这个数。
他伸出无根手指头。
蓟维对那五根手指没概念,他穷,理解不了那些纨绔们挥金如土的快意,他现在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他们这位小殿下在京城玩得还真花啊。
李弗襄不知道他心里的一言难尽,只顾着说自己的:宝石是不可多得的贡物,哪怕是走商人带的货物,价也不止五万,怕是得再滚两番,我问那人东西是哪来的,我手里可不要赃物他告诉我,生意这东西,门路多的很,只要能赚钱,上赶着有人拿命去探路。咱们大旭朝就有这么一种讨生活的人,豁上命走一圈,带点东西回来是暴利我当时没有买那枚宝石,我出了高于十倍的价,买了他们的商路图。
一个生在京城,养在皇宫的皇子,买个商路图能有什么用呢。完全是冤大头送钱嘛。所以,赌坊里那人也不怕被抢生意,非常痛快地就成交了。
蓟维:商路图?走的难道是胡茶海?
李弗襄:也只有胡茶海,才不会受到商队的层层盘剥和关津的课税,赚多少钱都是自己的。
蓟维一拍腿:哎您怎么不早说啊!如此说,咱们并不是没有回头路,算算时间,郑帅应该早回援收拾了那群狐胡杂兵,我们
詹吉抬手阻止了兴高采烈的蓟维,问道:殿下既然有图,为何不早说?
蓟维火热的心肠顿时如一盆冷水浇下来:是啊,他有商图,自然知道如何回,怎么会拖了三天,拖到大家精疲力竭了才说出秘密。
李弗襄转头望着蓟维:往后,至少要三天,才能回到鬼风廊,往前,最多一天,我能找到补给的地方。你们到时候想回,我给你们指路,反正我不回。
蓟维对上他目光中透出了狡黠,张了张嘴,却一时找不到话说你究竟想干什么啊?
往往,最是温和无害的表象,最容易令人放松警惕。
锦衣卫传回的那封信,至少证明了被逼入胡茶海的那队人,现在是无恙的。
郑千业整兵准备深入胡茶海,药谷的人求见,说他们已经有人已做好了随军的准备。郑千业临行前,亲自去看了一眼,发现其中竟然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他登时皱眉,找到狼毒,询问详情。
狼毒默了片刻,和盘托出,说:郑帅,让她去吧。
郑千业:高氏女?
狼毒点头:是。
此行,郑彦也在:是她?
高悦行见到郑千业那一眼,知道可能要糟,尽管当时郑千业并没有认出她,但依着郑千业的性子,恐怕不会让她一个小姑娘随军进大漠。
但意料之外,她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狼毒去见了一次郑千业,回来时冲她点了点头,让她放心。
一行人次日清晨出发,高悦行换了装束,依旧白纱覆面。他们想在大漠里寻找前人留下的痕迹,但是很难。
放眼大旭朝,郑千业才是最熟悉西境大漠的将领,有他在,就相当于有底气在。
原本以为是大海捞针,可不曾想,他们走了才不到两天,便遇上了一队返回的士兵,看装束,正是蓟维的部下。但是蓟维和詹吉都不在,李弗襄自然也不知踪影,他们一行只有几百人,可是深入大漠的足足有四千骑。
郑千业迫不及待打马迎上去,只见最前方一人,胯/下骑着马,手里还牵着一匹马。
那马脖子上挂着漂亮的红缨,无比眼熟,正是他送给李弗襄的那匹小红马。
郑千业脑子里嗡的一下,差点栽下马来。
那一小撮回撤的人,见到郑千业,惊喜地扑上前:大帅。
郑千业问:你们什么情况?其他人呢?
那人方知郑千业是误会了,立刻解释:启禀大帅,小殿下他不肯回。
李弗襄说话算话,大军跋涉了四天,终于找到了可供他们休整的地方,想留的留,想回的回,他绘制了回程的路线,让这群人原路返回。
其实大部分不肯回。
郑千业皱眉,发出了和蓟维一样的疑惑:他究竟想干什么?
作者有话说:
明天见,明天一定见。
亲亲抱抱举高高。
第46章
郑千业为了找人, 在撤回的这一小撮人中揪了一个带路,按照李弗襄绘制的半截潦草地图,走了四天, 终于在黄昏时刻,见到了一座掩藏的风沙中的黄土方城。
郑彦一手撑在额上挡着风沙,眯眼叹道:老天爷,当真天无绝人之路啊
郑千业凝重道:拿地图。
郑彦伸手把那张李弗襄绘制的简陋路线图递给他。
郑千业甩回他怀里:不要这个。
郑彦于是忙不迭换了自己军中用的一幅更为详细的地图:怎么了?爷爷?
郑千业说:胡茶海里不可能有这样的古城, 果然, 前面是商道。
黄土方城存在于商道地图之上, 因为迎来送往很多商队, 相对不算贫瘠。
那说是座古城,其实不见得比村庄大, 城门外看守稀松, 城门内倒是见得热闹。他们一行披盔戴甲的将士闯进来, 街道上的行人却也毫不见怪。
在荒漠里吃了好几日的沙, 总算有可以歇脚的地方。
郑千业带出来的人不多,充其量二十几人,比起李弗襄带的三千骑,算是很不扎眼了。郑千业需要让自己的兵休息,也需要再此向人打听一些事情,于是, 高悦行他们就被安排到了客店。
高悦行用湿毛巾, 擦了把脸, 蹭下一层土黄的沙尘, 同行的药谷弟子, 只有狼毒和夏天无。高悦行随口问:狼毒师兄可知这是什么地方?
狼毒也擦了一把脸, 说:我不知这是什么地方, 但我刚在外头看见了一家药店,通常这种商队往来频繁的地方,都会有很多奇花异草,你想不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