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如兰公子还是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流程成婚吧,别想了。苏宇调侃道。
接着又打趣说道我怕你找不到啊,孤独终老。
如兰微笑彼此,彼此。
第七十六章
苏宇微微一笑希望我们都能如愿以偿吧。
嗯嗯,如愿以偿。如兰点头道。
客官您的菜来了。小二的声音突然传来。
说着推开门,手中端着托盘,上面是饭菜一边把饭菜摆在饭桌上,一边说道还有几个菜马上到。
嗯嗯,谢谢了。苏宇点头,然后让小二下去了。
行,客官有什么事在叫我。
好的。
苏宇先是给如兰盛了一碗饭,递到如兰面前说道吃吧,如果还要什么菜我们在叫。
如兰一愣,随即反应道嗯,谢谢。脸上有一丝红晕。
苏宇给自己盛好饭,便自顾自开始吃了起来。
当苏宇吃第二碗饭时,如兰还在吃第一碗饭。
只见如兰拿着筷子,小指还微微上翘着,小心翼翼的从盘子里夹出几片菜叶,放进嘴里,细细的咀嚼起来。
给苏宇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斯文,非常斯文,还透露出一股优雅,暗道这个男子怎么吃个饭都这么赏心悦目。
苏宇不知道,如兰是不是因为有外人在面前吃饭,所以才会这么拘谨。
暗道古人吃饭,都是这个样的吗?
苏宇又看到如兰,只是吃了一些青菜叶子,便拿起一双干净的筷子,夹了一块没有刺的鱼肉,放在如兰碗里。
如兰一愣,直接停止了吃饭的动作,这是除了她亲生母亲外,第一个人给她夹菜。
然后放下碗筷,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苏宇,眼中还有些不好意思。
你看,你现在的年纪正是在长身体,光吃青菜怎么能行呢,也要吃些肉,这样才对身体好,你放心,夹鱼肉的筷子不是我用过的,是干净的。
苏宇有点儿不好意思,他没想到如兰的反应会这么大。
他知道,平辈之间,是不好夹菜的,可他看到如兰只吃青菜,又想到她还在长身体,莫名其妙就想给她夹菜。
听到苏宇的回答,如兰并没说什么话,而是拿起碗筷又是斯文吃了起来。
看到如兰这么吃饭,苏宇也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
全程没有人,在说一句话。
终于,如兰在吃完第一碗饭时就说吃饱了。
苏宇嘴里还在吃这饭,含糊不清的问道不吃了吗?就吃一碗能吃饱吗?
如兰点了点头。
看到如兰点头,苏宇也赶紧把碗里剩下的饭扒完然后,说道我也吃完了,我们走吧。
结完账,双方漱完口,便准备各自回家。
等等,这是我答应你的两百万两银票。苏宇从怀中掏出了一大叠银票,这是他让护卫回王府取的。
如兰也不客气,直接接过,认真的看了看,苏宇的眼睛。
又把钱放在苏宇桌边淡淡道钱还是给你吧,在你身边会有更大的用途,我跟你一起办孤儿院。
这怎么可以,我答应过你的,这钱给你的。苏宇急忙道,推到如兰桌边。
你不心疼?这可是两百万两银子啊?如兰有些惊讶心疼什么,钱这东西,我要赚还不是易如反掌。苏宇淡淡道。
又道你让我帮助孤儿,可见你正在帮助孤儿对吗?
嗯嗯。如兰点点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你就知道了。
什么地方?苏宇下意识问道。
你要是真心要帮助孤儿,就跟我走,希望你见到他们,不要后悔。如兰说完,带头离开酒楼。
苏宇急忙跟上。
这这他们怎么大都是苏宇有些惊讶问道。
大都是残疾人是吧?怎么了苏公子不愿意帮了,要帮正常的孤儿,嫌弃他们是残疾人。如兰有些戏谑道。
苏宇突然恍然,这是在古代,是允许人口买卖的。
那些正常的孤儿估计早就被一些丧尽天良的人,给想方设法给卖了,为奴为婢,为妓。
不是,我只是奇怪,不过现在想明白了。苏宇严肃道。
你是怎么发现他们的?苏宇严肃道,眉头紧锁。
看见他们乞讨,衣衫破烂,心中不安,就把他们都给收养了。如兰淡淡道。
其实如兰没说,她还亲眼看见有的孤儿暴尸偏僻的街道,自那开始后,她就在全京城疯狂寻找孤儿,能救一个是一个。
足足收留了几百名,有男有女分别安置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有专人照顾。
我能力有限,但见到一个我就会帮助一个,我决不能让他们就这么死去。如兰坚定道。
谢谢你。苏宇突然道。
什么,谢谢,谢谢我什么?
谢谢你们收养他们,我替他们谢谢你。苏宇认真说道,还行了一个这个时代的感谢礼。
如兰急忙避开,苏宇的感谢礼,苏公子,别扎煞我了,我也是只是为了让自己心更好受而已。
苏宇沉重点点头嗯嗯,你很好,接下教给我来办了。
王虎,你去把全京城的孤儿都给我找来,决对不能让他们流落街头,家里的人不够的话,就找我大哥要。苏宇对身边护卫说道。
是。
杨庆,你先去买十几个大院子,记住房间要多的。苏宇又道。
是。
你去找一些老嬷嬷,让他们照顾孤儿。苏宇对护卫又道。
是。
苏公子大善,可你如果要照顾,就得照顾他们一辈子,不然还不如不照顾,他们是残疾人是没办法干活的。如兰先给苏宇打了预防针。
残疾人也是人,他们怎么就不能正常工作了,他们工作起来和普通人一样好,甚至能超过普通人。苏宇微笑道。
啊?!苏公子你这是什么意思?如兰惊疑道。
如兰公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吗?苏宇好笑道。
可他们?如兰说不出话来。
苏宇微微一笑听说过分工产生效能吗?
分工产生效能?!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有个制作绣花针的作坊,这个作坊把制绣花针分成了十八道工序,雇佣了十八名工人。
每名工人负责一道工序,而每道工序又十分简单,只要稍微练习,谁都会做。
最后这十八名工人每天可以制造十万枚针。但是如果让每个人自己完成十八道工序,独立的制造出一万枚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分工就是这样,极大的提高了作坊的生产力,还让工作更简单了。
当然了,咱们乾渊国是没有这种作坊的。
第七十七章
苏宇嘴角扬起心道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了解一下。
如兰,眉头紧锁,沉思,随即微笑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苏宇点点头你很聪明啊,一点就通。
我有一个问题,这样做,的确可以让工作更简单,让产量增加,降低生产成本,可十八个人在怎么干,即使不眠不休,也做不到一天十万根绣花针的产量吧。
是,是,我就是举个例子而已,但理是这个理。苏宇恍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