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县有自己的月饼,和面裹上干果肉脯等馅料,模具压下,烘烤后就成了。
收益制作粗糙,饼皮厚实,在柳暄红看来,和北方月饼差不多,注重饱腹感大于仪式感。
柳暄红上辈子家里常做的是广式月饼,她还留有记忆,这几天又结合柳家菜谱的秘法研究过,对制作广式月饼有信心。
不过在菜谱上搜寻时,她还瞧见江南月饼的做法。
她有些琢磨不定。
是做广式,还是做苏式?
最后,想着干脆全做出来,请筒子楼的邻居们尝尝,看看哪个接受度更高。
柳暄红想卖更多月饼,为柳记打出个名头,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筒子楼里。
筒子楼里住的都是附近厂子的职工家属,若是她们吃的好,有一俩人看上了,牵桥搭线介绍给厂子的采购处,柳记的月饼就不愁销售渠道了。
这么想着,她进了厨房,挑出前几日就买好的咸鸭蛋和莲蓉和提前熬好的糖浆,打算先挑战广式蛋黄莲蓉月饼。
厨房里开始叮叮当当,宋小果和小月儿玩耍间发现了,凑到窗台边冒着小脑袋眼巴巴地盯着。
柳暄红招招手,俩小家伙洗过软乎乎的小手,咚咚咚跑进来。
柳暄红请俩小家伙帮她剥咸鸭蛋。
敲开咸鸭蛋的青壳,露出光滑圆润的大白蛋,不经意间戳开,流出红艳艳的香油。
咸蛋白剥了放白瓷碟里,留着晚上或白天吃粥,圆滚滚的红油蛋黄则剥了膜,放在另一个盘子里。
小家伙们剥咸蛋,柳暄红则倒糖浆,搅拌面粉,揉搓成团醒面。
莲蓉切成块状,搓出个小窝,裹上咸蛋黄包圆儿成小丸子。
面团醒好后,捏出小剂子,压成薄薄一片,包裹住莲蓉蛋黄丸子,滚搓成圆,稍微捏一下,放在模具下压缩成型,洒上一点水,放烤炉烘烤,再细细刷上两层蛋液上色。
烤好的月饼精致漂亮,散发着甜腻香气。
按理,月饼还要放两天流出油,会更软和好吃好看,但柳暄红等不及了,切了一个,和俩小家伙拿牙签各戳一块吃。
莲蓉甜腻软糯,弹牙黏齿,沾了蜜似的好吃,夹心的咸蛋黄金灿灿,蛋黄流油,咸香的滋味中和了莲蓉的甜蜜,堪称绝配,很甜,很软和。
这是和松山县不一样的月饼。
俩小家伙还是头一回吃这么好吃的月饼,嚷嚷着又分了一块吃。
柳暄红抓紧时间,又做了苏式鲜肉月饼。
苏式月饼团团圆圆,雪白酥皮抹着蛋黄液,洒上黑芝麻,口感细密层次丰富,鲜香松软,肉粒晶莹,甜爽不腻。
宋小果和小月儿吃完了广式月饼,再尝鹅毛雪皮的鲜肉月饼,吃得不亦乐乎,柳暄红觉着他们都不用吃晚饭了。
正好,她也吃月饼吃饱了,等宋致远和宋秋放学回家,道:白日我做了月饼,咱们晚上就吃这些,不做饭了。
宋致远和宋秋回忆起以前的月饼,好像不太好吃,但能果腹,点头应了。
不过等他们打开蒸屉,看到从未见过的精致月饼,俩人愣了愣,宋小果和小月儿叽叽喳喳地说这个月饼不一样,夸月饼的美味,俩人尝了尝,的确好吃。
柳暄红含笑问:你们觉得这两种月饼放饭馆卖怎么样?
宋致远和宋秋齐齐点头说好。
说实话,若不是这月饼是自家的,他们尝了也定要花钱买份回家的。
得了四个孩子的肯定,柳暄红眉眼弯弯,翌日下午,筒子楼里的女人们像往常一般凑在一块择菜织毛衣干活儿,柳暄红将昨日做好的月饼拿出来,请邻居们尝尝。
月饼用油纸包着,瞧不出里面的吃食。
女人们欢喜地接过,等回家打开一看,俱愣了愣。
这么好看精致的糕点,竟是月饼?
怎么和松山县的不太一样。
虽然不一样,但是一看就有口欲。
高婶子瞧着时辰还早,不急着做晚饭,先切块月饼自己吃一口,甜口弹牙,果然好吃。
高婶子一边吃一边感慨,小柳真是个能耐的,做个月饼,也能与众不同,做出花样来。
晚上高家其他人下班回家,吃过一顿寻常晚饭,高家人惊奇地看着高婶子端出一盘点心。
隔壁小柳做了月饼,请我们尝尝,可我也不知这是何月饼,吃着倒是挺好吃。
正合了她的口味!
高家大儿子和儿媳也不认得,高大叔探头瞅了眼,微微惊讶。
这是羊城那边的广式月饼,你们当然不认得。
就连他,还是因为近日厂里要招待港城的客商,他好奇搜了些资料,这才认得的。
小柳竟然会这个!
高婶子依稀听过羊城,在南边的沿海地区,临近港城,和他们这地方相隔老远。
高婶子又拿出鲜肉月饼,她儿媳琢磨了会儿认出,这是江南那边的,因为她有个小姑在南方,前年给她们家寄月饼,和这个差不多。
高婶子彻底被柳暄红的手艺征服了。
小柳会的真多啊。
夜里,高婶子翻来覆去睡不着,踢了自家老头子一脚。
我瞧小柳做月饼是要卖的,老高,你不是和你们厂子采购部的老赵熟悉,向他推推小柳的月饼呗。人小柳能耐,帮了我这么多忙,我的裁缝铺子也是多亏了她的主意,咱们也该报答一下。
何况,这月饼好吃又稀奇,厂子中秋发福利,领回家多有面子呀。
高大叔一想,是这个理,正好因为港城客商的来临,大家对南边多有关注,月饼又是真的好吃,他向老赵推荐,应该能成。
咱家月饼吃完了吗?没吃完留一个我明儿送老赵去。
高婶子高兴过后一拍大腿:害,原先没留意,都吃光了,不过不要紧,明天你迟点出门,我去找小柳要。
同样的场景和对话,也发生在筒子楼里的其他人家,只要是收到了柳暄红做的月饼的,无一不在夸她做的好吃又新奇。
这些人都是厂子职工或家属,寻思着每年发月饼都老气难吃,吃都吃腻了,今年能吃到这么好吃的月饼,得向厂子推荐推荐。
于是,第二日,柳暄红的院子一大早就迎来了许多人,大家纷纷来向她讨要月饼介绍给厂里。
至于昨日柳暄红送的,哪能抠出一块给旁人呢,自家都不够吃呢。
她们也不光是嘴上说着推荐,因为柳暄红做的太好,家里都觉着好吃。
女人们干脆当场向柳暄红下单。
一天下来,柳暄红在家招待了一波波筒子楼的邻居,晚上粗略统计下来,光是筒子楼的人家就订了两百盒月饼。
倒真是不愁卖了。
第43章 素炝锅面
筒子楼里的人家订月饼, 也不是嘴上说说,整整两百盒, 柳暄红都收了定金的, 统一收一块钱。
宋致远看他娘搁家里待了一天,又收了一匣子毛票:娘,您打算做多少月饼?
保守估计, 一千五百盒吧。柳暄红摸摸下巴。
宋致远掏出几张大团结:我有好几个朋友也有意向。
那群少年俱是服装厂那片厂子的家属,有钱有闲,晌午和宋致远吃饭就馋上了柳家的月饼,干脆把身上所有钱都掏出来了,让老大回家替他们订货。
一张大团结价值十块,柳暄红数着宋致远拿回来了五张, 她抽了一张回去:用不了那么多,我打算一盒月饼卖六块。
无论广式还是苏式。
距离中秋不远了, 一千多盒月饼柳暄红一个人是做不了的。
日子过的急, 柳暄红预计明天回小宋村请人帮忙, 让宋致远和宋秋看着点弟弟妹妹, 有空就自己做饭, 没空就去饭馆吃。
每次她要忙着点什么的时候,她都庆幸培养了宋秋这个小徒弟, 出门不必像其他老娘般还要挂念着家里孩子吃喝。
老二能干可靠!
宋暖英说她明儿还得去一趟饭馆, 陆师傅吃了柳暄红的月饼,听闻饭馆也要做月饼卖, 乐呵呵说自己也能点个炉子做些本地月饼卖。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