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样?这电影拍的如何?”
“一般。”
许鑫下意识的说道。
“……”
于珍嘴角一抽……
好家伙,你口气可太大了。这可是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的获奖作品。
到你嘴里就成一般了?
而许鑫也看到了于老师那奇怪的表情,也不藏着掖着,选择直接说道:
“于老师,我不是说故事,而是说拍摄,要是我来拍,其他的不讲,就说最后那段在矿里的镜头,我不会给固定镜头。摄影机的位置应该在这。”
他指着自己的侧下方的位置:
“摄影机在这,给侧脸特写镜头。然后灯光得这么打……也是侧边。“
指着“摄影机”前方的位置:
“灯光打在唐朝阳的侧下方脸上,利用他五官的自然阴影,把他的眼神勾勒的再凶狠一些!并且还得突出他的喉结!您懂么?……他得流汗,一是因为紧张,二是因为劳作,矿底下其实很闷的。说话的时候,摄影机里,他的半张脸得始终是黑的,利用这种反差,才能给观众更强大的压迫!然后与其还得急促:凤鸣!叔送你回家!……得这种语气!”
一股狠厉夹杂着狰狞、迫不及待的语气瞬间而生,透过许鑫的嘴传递了出来:
“越急越好!得狠到咬牙切齿!明白么?……然后光线还得模拟矿井里的那种昏黄,还要摇晃,一明一暗的那种,这样才对。然后在带着头盔的宋金明从背后给他一镐把的时候,观众那种情绪才能得到宣泄!”
“……”
看着他手舞足蹈的在那比划,于珍的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
许鑫说的,她懂。
而因为懂了,于是在脑海里自然而然勾勒出了一幅画面。
阴暗的井下,近景特写中,唐朝阳的五官伴随着那摇曳的昏黄光线明暗不定,汗水在他占满了煤灰的脖子上肆意的流淌,那种代表着工人、力气、强健体魄的特征此时此刻就可以成为最好的荷尔蒙催化剂。
在搭配那种凶狠的语气与通过光线与拍摄角度勾勒出的阴冷眼神,和那一口河南方言……
“凤鸣~~来~叔送你回家……”
然后……
“嘭!”的一声,刚才被袭击的宋金明从后面忽然给了他脑袋一下,那突如其来的反击……
“!!”
一下子,于珍就觉得自己鸡皮疙瘩起来了。
不自觉的就点点头。
还别说……要是按照这么拍,要是在找到合适的背景音,确确实实张力要比原本拍摄的镜头更能拉拽观众的心弦。
这孩子……
可以啊!
第50章 那就和我一起吧
“故事,其实肯定是好故事的……而且应该这导演我估计拍的时候肯定是有原型的。但拍摄手法我有些接受不了……太粗糙了,不过也能理解,全片下来给我感觉就是这导演没钱,特别穷……要是有钱,他应该能拍的更好。但拍摄手法我是真的没法接受……他很奇怪,但我必须说,这故事……拍的挺好的。”
一边帮于珍把饺子往厨房里端,许鑫一边说。
可一边说又一边摇头:
“可我还是接受不了这种固定镜头过多的电影……他就像只是原原本本的拍故事,告诉观众这件事,而不是通过各种角度来展露出来不同场景下,角色不同的心理活动……”
他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
而于珍说欣慰吧……挺欣慰的。
从大一的第一节课开始,她就一直要求学生们不要站在什么影评人、观众、或者什么奇怪角度去解读电影,而是站在导演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但实际上这种角度是需要一名导演一点点的磨练,积攒经验,有了足够的阅历或者天分,才能做到的。
可眼前自己这个学生似乎天生就带有这种直觉。
从一锅水刚架上,到这会儿锅里已经发出了声响,他对这部电影的所有评价都是出自导演的角度。
镜头怎么拍显得有张力,剧情怎么安排会更巧妙。
无论是场景、拍摄角度,画面构成还是演员的微表情……他都列举出来了许许多多《盲井》这部片子里不足的地方。而有些地方也和自己不谋而合。
可欣慰之余……她更多的是一种哭笑不得。
我是让你看电影找灵感……谁让你给我交影评作业了?
于是,她问道:
“那你找到你的灵感了吗?”
“……”
瞬间,滔滔不绝的许三金变成了哑巴。
阿巴阿巴……
一个屁都嘣不出来了。
“看来没有。”
于珍摇摇头,拿着手机说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