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损失的,也只有这两个圈子,可对于大圈层而言,大家打的越精彩,爆出来的好东西才越多。
这是实话。
可话是这么说……
姜纹夹着烟,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在惊讶过后,还是忍不住端起了酒杯:
“这话敞亮!听着舒坦,来,干了!”
说完,一口把剩下那半杯酒给喝了。
不为别的,就为了两个字。
“格局。”
难怪老二说这人能处。
确实不假。
这顿酒……舒坦!
……
两瓶二锅头第一瓶,三个人分。
第二瓶,四个人分。
算上一手客家菜很地道的厨师老曹在内,四个人就丁算匀了两瓶吧。
许鑫满打满算喝了半斤左右。
微醺。
酒局的前半段,大家聊圈内。
等老曹来了,就开始聊风花雪月了。
一顿酒喝到了下午快3点算是结束。
一起坐车回酒店后,姜纹拍着许鑫的肩膀:
“这几天有酒局我再喊你。”
许鑫笑着点头答应,送俩人出了电梯后,一路也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他倒没喝多。
只不过需要自己静静。
回屋里后,他烧了一壶水。
接着就靠在露台的位置,眺望着远方的大海发起了呆。
脑子里全是这顿饭里得知的消息。
还是那句话。
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但战术上一定要重视。
他的头脑逐渐开始沸腾。
从未来的可能性,到自己这边如果出现了什么情况又该怎么处理……
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坐在阴影里,面朝那春暖花开的大海开始琢磨。
直到水开。
直到茶凉。
喝着已经从滚烫变成温热的茶水,他发现,自己思来想去,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三个字。
“做自己。”
还是这句话。
好像前面的所想所设都成了一纸空谈。
但其实意义还是有所不同的。
时代在进步,圈子再变化。
今天的这场谈话,帮助他看清了一些未来的走向。
直觉告诉他……未来的时代,一定是属于“营销”的时代。
这些互联网平台,其实就是一条条走入千家万户的桥梁。而伴随着他们的布局,一定会有无数影视作品,像是被捆绑起来的炸弹一样,一个挨一个的投放到所有人的视野当中。
而且,这种投放一定会很精准。
毕竟之前去阿里参加那场年终晚宴的时候,他就听对方说了。
他们是有能力通过分析用户的喜好,来进行精准定位影视作品的。
说白了,就是分析你的喜好,为你“私人订制”一部作品。
乍一听,很魔幻。
人类的第七艺术,竟然被一堆冰冷的数字符号所定义。
但许鑫坚信这种事情不靠谱。
可如果这种东西还混合了人工干预的选择,那么……至少在起步初期,作用是很大的。
别的不提,最简单的一项职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某部作品上映的信息。
它只要能履行这一点,那么,对于电影的宣传营销而言,简直就是无往不利的。
因为广告的本质,就是如此。
让更多的人看到,知道。
这是互联网的优势,是基石。
娱乐圈再怎么样,都比不了。
更何况……它们还很有钱。
并且之所以入局影视圈,人家也是为了赚钱来的。
你想赚钱,他也想赚钱。
两边一拍即合。
姜纹说的很对。时代变了,连《好梦一日游》都变成了等待甲方爸爸投喂订单的普通公司。
1997年过去了那么久。
当然会想念他嘛。
冯导在《甲方乙方》的影片末尾留下的这句耐人寻味的台词,其实套用到现在也合适。
在许鑫“看到”的未来里,就冲这份流量,和卡脖子的营销手段……影视结构一定会发生一些生态方面的变化。
导演、制片人的权利甚至会被进一步压榨,让一些当红演员都跳到他们脑袋上。
这种情况是避免不了的。
除非是大导演、大制片人。
可问题是……大导演也是人。
套用到他现在这个情况来看……一年一部作品,他已经逐渐感觉到吃力了。
人的创作灵感,是有巅峰的。
也是具备“时效性”的。
用轮子自己的话来说,20岁的他随随便便哼一段旋律,都是一首经典。
可是现在呢……
他专辑已经难产两年了。
虽然嘴巴上不认输,说什么“累啦,想休息一下”之类的。可实际上许鑫懂,从他这几张专辑能听的歌越来越少,从他开始用歌探索未来音乐趋势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