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0页(1 / 1)

('

这个年,至此,终于来到了尾声。

冬去春来。

年后,人们纷纷离开了可以让人从身心到灵魂都放松无比的老家,再次踏上了属于各自的征程。

3月23号。

许鑫出现在奥组委访华代表接待人员的名单当中。

26号,北辰洲际酒店,随着奥组委访华团一同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奥组委对于这5天下来,燕京方面对奥运会的准备表达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许。

不过,许鑫并未发言。

不够资格。

5月。

许鑫现身戛纳颁奖礼,作为去年的最佳导演,为今年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颁奖。

同月,现身王斯聪和傶薇为孩子举办的周岁宴上。

接着再次消失的无影无踪。

6月,丝路电影节入围名单宣布。

备受媒体瞩目的《师父》却并未出现在名单之上。

让人一时间有些不解。

但,《捉妖记》剧组却在下午放出了1分30秒的预告片。

并且在微博发布预告片时,给出了上映时间。

“7月15日,阖家欢乐,一起捉妖。敬请期待!”

写在结束之前

今天这章有点短,只有五千字。

其实我说实话,我本来今天想断更的。

或者说确切一点,从今天这章开始,一直到大结局之前,都不再更新了。

之前在鲁院的时候,我和狐尾聊过他为啥会大结局之前断更,然后一口气把剩下的章节放出来的事情。他的意思是这样可以更加不受打扰的把书的结局写完,可以保持自己的思路。

我仔细想想,觉得这挺有道理的。

不过,我的编辑盛夏忽然给安排了一个推荐,推荐上肯定不能断更,所以我就又更新了一章。

而不出意外的话,从明天开始,到我写完大结局之前,应该会“断更”一段时间。不会太久,我估计最多有个一周或者十天就差不多了。

至于原因……算是两方面吧。

一来呢,其实一直追读到现在的各位应该看得到,当我再写比如和女主的互动剧情,或者是一些关于电影的剧情时,读者们都有反馈“这剧情很熟悉”或者“我会追到结局,但现在这段剧情真的没意思”这类的言论。

其实很正常,我能接受,因为确实在收尾的时候,要开始把之前的伏笔一一回收,之前已经写过主角要干什么,而现在则是“实现”阶段。重复感确实会有。

所以,最近的追读一直在下降,读者们也能感受出来,这书要收尾了,都在等着结局一起追。

而这股重复感,其实就是每天一章的情况造成的。或者说有这个原因一部分的原因。

所以,我想在之后一口气把结局放出来,给追这本书的各位一個圆满的交代。

而另一方面,其实还是外界的影响。

这本书,每天我都会看见章节的本章说,大家喜欢的点,不喜欢的点,我都看到了反馈并且会去积极思考,改正。

但到了结局,比如有的读者说喜欢看XX剧情,有的读者说不喜欢,我就会下意识的去思考,这样难免厚此薄彼。与其这样,倒不如我按照我的想法来,一口气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写完它。

这是停更的原因。

而上一章大家也看到了,我选择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时间跨度。

《捉妖记》具体的剧情全部选择了忽略。

其实这么写主要是考虑到这大结局的节奏问题,如果过于详细的写,感觉会非常拖沓。

并且,15年,国内电影市场正式进入了井喷期,票房一下子高了起来,如果在这一年笔墨过多,会显得非常的水。

我在书中反复提及,许鑫不是要做圣人,他只是做一个“下限”。而国产电影市场票房开始井喷后,这个下限的选择,其实就很独特了。

大家都在捞金,许鑫不捞。如果详细的写,很容易把许鑫写成一个白莲花。

况且,这圈子也是在这个时期陷入到各种诸如饭圈、通稿满天飞的怪相之中,我觉得主角的选择会在这个时期显得很魔幻。属于无论用怎样的笔墨来渲染,都会显得很“崩”,所以我选择了这样的处理方式。

不在放眼全圈子,而是专注于许鑫的眼前。

况且,捉妖记其实真没啥可写的,它唯一的作用,就只是定义主角不仅在艺术片上成就高,商业电影也依旧能打,仅此而已。

而这几天,我不停的翻看我的大纲。

和各位说实话,大纲,我其实就做到了捉妖记这里。

因为在开书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了,当主角在商业上证明了自己后,这本书就会结束。 ', ' ')

最新小说: 梦返千禧年 醉紅塵 AG:心怀荣耀 签到十年我成世界首富了 天边的云望着岸边的雨 穿越之男妻当家 和金手指大佬网恋了 [穿书]抱错金大腿 穿为渣了大佬的小少爷后 穿书之撩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