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生,请。
何先生,我先干为敬,您随意。
钱明全握着酒杯,看着何惊年被众星拱月地敬着、供着,感觉有只透明的巴掌,不停地怼着自己的脸来回地抽。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原辞声出手干预了吗?
可是,原辞声对这次拍卖会、甚至仅是听到特洛伊茨基这个名字,都极为抵触,一连几天脸色都很吓人,怎么可能为了这事儿去帮早被他抛弃的前妻?
不管怎么样,自己都还有杀手锏。钱明全想到自己的设计稿,顿时死灰复燃起一丝希望。
这份设计,是他让工作室里最优秀的几个设计师一起打磨出来的。为了这张图纸,那几个年轻人挨了他无数的骂,也加班熬了无数的夜。他相信这个设计,绝对能惊艳业界,成为拍卖会上最耀眼的那件拍品,彻底碾压何惊年。
终于,到了最后的交流环节。钱明全整了整领带,信心满满地走上台去。噔,身后那块巨大的屏幕亮起,展现出一副精美漂亮的设计图。顿时,底下贵宾们一阵骚动,眸中纷纷露出赞赏之色。
如诸位所见,这就是我想为本次拍卖会打造的特洛伊茨基侧面像凹雕宝石项链。钱明全骄傲道。
此话一出,众人彼此相视,脸上尽是难掩的惊讶之色。
雕刻宝石的方法早在现代切割方式发展之前,就已经被人们使用。比如拿破仑的约瑟芬皇后,就收藏了许多雕刻华美的首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那件刻有凯撒和利维乌斯面影的冈扎加的宝石浮雕。
然而,这些流传下来的古董首饰里面,用到凹雕技艺的珠宝却是少之又少。
所谓凹雕,就是将图案刻入宝石中,低于表面的最高部分。这不仅要求工匠有极强的专业性,同时也是一项非常费时费力的技术。
曾有人形容制作凹雕珠宝的大部分工作时间是处于完全失明的状态。因为宝石表面是透明的,水吞没宝石后,看不到宝石的任何细节,只能每雕刻一下就把石头拿出水面,检查过了再放回水中继续雕刻,刀刀如此。
请放心,我工作室里的工匠已经熟练掌握凹雕技术,并加以现代化工艺改良,绝对能打造出超越馆藏级的完美成品。
钱明全发完言,微笑着望向台下众人。果不其然,那些人已经满脸期待了,尤其是那几个大收藏家。怎么会不动心呢?要知道,凹雕技术在现代社会里几乎快濒临消失,能拥有一串独一无二的凹雕宝石项链,是多么稀罕而骄傲的一件事啊!
好了,自己珠玉在前,又是优势十足的前置位,看何惊年怎么压过自己!别的不说,就光工艺水平这一块儿,绝对翻不过自己去。至于设计创意这一块儿嘛他也信心百倍!那么多优秀设计师的创意融合,怎么会敌不过何惊年一个人的脑子!
盯着何惊年台上的身影,钱明全生出一种痛快感。他自知是没有才华的人,一度还为此痛苦不堪。可后来想通了便也好了。没才华又怎样?那就把别人的才华夺过来为己所用,再把那些可恨的有才华的人踩在脚下就好了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何惊年。其实,他们的想法和钱明全差不多,都认为何惊年无法拿比凹雕宝石更能撼动挑剔收藏家们心神的设计了。
或许更美,却不会更奇特。或许足够奇特,却难免漏失了珠宝本身的美感。兼具两者已是极难之事,更何况还要在吃亏的后置位给人造成更大一波的冲击力。哪怕此刻站在这里的是Eudora,恐怕也无回天之力,只能接受被比下去的残酷现实。
那就请大家先看一下我的设计稿吧。何惊年开了口,清清淡淡,平平静静。如果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帮忙指正。
好啊。钱明全率先啪啪地鼓起了掌,年轻人能力可以不强,但不能缺少谦虚和踏实。
他一下一下地拍着手,边拍边笑,一双三角眼得意地冒着光。可奇怪的是,周围人并没随他一块儿鼓掌,反而眼神奇怪又复杂地看着他,好像在看一个精神病。
咳咳。他自觉尴尬地放下手,浑然不知现在那些人心里都在想:这人疯求了,嫌命长。
开始吧,我们洗耳恭听。钱明全抬了抬下巴。
噔。
何惊年身后的大屏幕亮起,两页设计稿,黑白的颜色,手绘的线条他现在已经恢复成手绘的习惯。有的东西以为消失了,其实只是暂时潜伏起来,并不代表真的不存在。
就这样,只这样,不像钱明全还精心模拟出成品图,鲜艳的色彩,饱和的光感,他带来的设计稿,除了黑,就是白。
但即使是这样,这黑白二色的手绘图所造成的的视觉冲击,远比钱明全那幅完成度极高的作品来得强烈。甚至,就算此刻将已经雕琢镶嵌完毕的成品带到台上,也不见得能比这幅设计稿来得更吸引人。
简单介绍一下,这件设计以特洛伊茨基的代表作《孔雀王子》为灵感,整体设计参考了十九世纪盛行一时的翻书杖。
不过,如果抽出刃鞘,何惊年伸出右手食指,自外向内一绕,抵上自己左侧心房,就是故事中麻雀用来剜出心脏的匕首,巫师称其为至福至爱。在东正教的教义里,即意味着至高无上的幸福和超越一切规条的爱。
作者有话要说:
凹雕宝石相关描述参考自《都说约瑟芬皇后是浮雕珠宝的忠实拥趸,但我却想要她收藏的凹雕宝石》
感谢在20220513 00:00:00~20220514 00: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荒野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5章 残缺
现场的空气寂静而滞缓地流动, 几乎要凝结,只能隐约听见此起彼伏的呼吸。半晌,才响起如雷般的掌声。
无关某人的威压, 真心实意。像他们这种人浸淫珠宝界多年, 眼界早已高到麻木, 鲜少有这般真正激动的时刻。
早期印刷技术尚不成熟之时, 经常会出现书页切割不完全的现象。于是,人们会用拆信刀来分割书页, 进而衍化出翻书杖。
一个设计师嘉宾满目惊艳,以阅读书籍的文房雅器纪念伟大文学家的诞辰, 可远比镌刻肖像这种最常见的传统方式来得有诚意得多。
我曾有过几件银柄牙刃翻书杖的藏品,虽来自西洋各国, 却都大同小异,主要部件就是柄和刃,刃身扁平,刃尖通常为半圆或椭圆形, 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一个收藏家很激动地道, 但是,何先生这件设计, 初看之下我并没有即刻想到那是翻书杖,只无端觉得极其的美。哪怕具有相似的器物之形, 却完全跳跃至了艺术品的层级。
没错, 你们注意到刃鞘与刃柄上的镌刻花纹了吗?严丝収拢的时候,正完美还原出故事里小麻雀献出心脏拯救孔雀王子的经典场景。
一个非常热爱特洛伊茨基作品的嘉宾慨然感叹, 而且, 也没采用在表面进行浮雕这种寻常方式,而是以孔雀王子、小麻雀和巫师这三个角色, 自然而然地构成整体刃鞘与刃柄,毫无多余。
抽出刃鞘的话,又完全是另一件作品了。另一个收藏家兴奋道,刀刃上装饰的花纹拆解开来看,其实是东正教的祝祷文:君宰啊,圣善的宝藏,赋予生命者,求你降临并居住在他的内,拯救他的灵魂。特洛伊茨基是虔诚的教徒,故事里那柄匕首的名字至福至爱,也正和这句话同出一篇祝祷文。
毫无疑问,如果成品能顺利地被打造出来,一定是迄今为止所有纪念特洛伊茨基的慈善拍卖会里,最成功的那一件拍品。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