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岁末,一群中戏表演班大学生的毕业大戏《翠花,上酸菜》,横空出世!
邓朝作为主演一人分饰生旦两角,这个没有大手笔制作、没有大明星撑台、没有规划炒作的小制作话剧,此后数年竟成为一个商业话剧的标杆,不仅在当时帝都的话剧舞台掀起了“恶搞”的第一波浪潮,更催生出五六个“翠花”系列作品。
包括“翠花”系列、“麻花”系列、“韭菜花”系列。
尽管只是一台毕业公演,但《翠花》在问世之后的市场影响可谓“石破天惊”,火爆一时,风头无两,第一轮商演便破百万票房,此后加演近二百场,轰动全国。
因此,该剧也被公认为商业喜剧式话剧的“鼻祖”,更有“华夏第一笑剧”的称号。
《翠花》的主演,也算是灵魂人物的邓朝,至此一炮而红,毕业后第一部电视剧,就直接锁定了男一号。
而所有人不知道的是,导演这一部毕业大戏《翠花上酸菜》的,正是陈愈眼前的这个中戏老师——田又良。
邓朝,则是他的学生。
可惜,这部话剧,邓朝出名了,田又良却没赚的钱,反而……还赔了一大笔。
因为这话剧,田又良自己都没想到,它会火,而且火到这种程度;他只是为了排练一场毕业大戏,临时写的剧本。
所以不管是话剧名,还是剧情,都是“借鉴”的。
《翠花上酸菜》,话剧名取的是《咱db人都是活lf》里面一句很出圈的歌词;故事对白,改编自英大的一部情景喜剧——《网虫日记》,黄小明主演的那部。
如果这部话剧不出名也就罢了,至多只是毕业作品,别人也不会来管你;但恰恰,它火了,火遍全国,用来牟利;那别人肯定要来告你,所以虽然赚了几百万,但最后官司输了,全赔了个底朝天。
但这事件,却让田又良看到了一个国内空白的市场,一个之前所有人都忽略的——小成本商业喜剧话剧。
传统的话剧,例如《茶馆》、《雷雨》,哪怕后世的《白鹿原》,出名归出名,但看得人真的很少,其实赚的……也不多。
但像《翠花上酸菜》这种,成本非常低,却创造了几百万票房的奇迹。
甚至,翠花这部话剧在之后的八年,版权谈妥后,持续不断加演,票房更是超过了很多电影的全国总票房。
所以这也是,田又良电视剧没拍成,直接转为话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