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村子后,郑成华皱着眉头,哥,这妹妹突然变弟弟了,你说县城这么大一圈,咱们上哪找去人啊?
贺子瑜淡定道,人已经找到了。
啥,咱弟找到了,啥时候找到的,在哪找到的,他现在过的怎么样!
一连串提问说完后,郑成华神色幽幽的看着贺子瑜,哥,你这可真不够意思,找到人了怎么不给我说一下!
贺子瑜眉目温和:也是昨天刚找到,刚要给你说你就急匆匆的走了。
那他现在在哪?
张记。
张记?郑成华疑惑道:张记我熟,那没几个人啊,是有一个年轻男子,岁数比咱们小不少,这对不上号啊!
你就不能换个方向想想?
自从桑尔雅来了小吃店后,安安康康完全就不用张之夏操心了。
两个小家伙贼会哄人开心,每天哄的桑尔雅是一愣一愣的,成天让贺子瑜开车带他们去这玩去那玩的。
然而,贺子瑜也只有五天的假期,这一来一回光是路上就占了两天时间。
他临走时,问桑尔雅要不要一块跟着走,桑尔雅一点都没犹豫的拒绝了,反而白了他一眼,你要是给我变出来俩大孙子来,我立马跟你回去。
她想了想,又道:恩这要求好像对你来说太高了,妈也不要要求你那么高了,回去感觉交个女朋友就行!
对了,有些事在电话里说不太清,你回去跟你父亲把这件事仔细的再说一遍,我打算在这边玩半个月再回去。
贺子瑜点头,嗯,确定好时间什么时间回去,给我打电话我来接您。
随后,他依依不舍的跟安安康康告别,又对着张之夏说辛苦了。
张之夏摆摆手说没事。
她这几天别提多轻松了,两个小家伙不黏她了,省心了不少,然而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半个月一晃而过,即将要分别的时候,大家都依依不舍的,处出了感情。
这些天,或许是心情好了,也或许是张之夏经常每天炖给她和补汤起了作用,桑尔雅整个人红光满面的,身体倍棒,一点都没刚见时的那股子虚弱。
她临上车时,大胆的提了提一个她想了许久的问题,要不你们和我一起去京市玩两天?
张之夏听见这个想法,眼神闪烁的厉害,现在小吃店火锅店都稳定了下来,小龙虾的季节也要过去了,小龙虾作坊也即将要关门。
现在是79年,正是各个行业百废待兴,个体户蓬勃发展的时候。
作者有话说:
晚安,宝贝们~
第87章 京市之行
桑尔雅的提议狠狠打动了张之夏。
她眉眼弯弯的道,可以啊,那你们先走,等我把手头的这些事处理一下,就带着安安康康过去一趟。
桑尔雅见她应了,笑得合不拢嘴,走到她面前牵着她的手,好好好。
这半个月她跟张之夏相处的极为合拍,不像是婆媳像是亲母女,格外的亲近,近的何永梅都有些隐隐吃味了。
只见她忽的转头,对靠在车边的贺子瑜道:要不你先回去吧,我等夏夏把东西都处理好了跟她一块回。
贺子瑜看着这一阵被养的,气色极好红光满面的母亲,无奈笑道:这都半个多月了,这次您要是再不回去,我爸可就要过来找您了。
更何况过些日子就是爷爷的八十大寿,您不回去准备准备。
张之夏听见这,也跟着劝,您就先回去吧,我们保证一定在寿宴前赶到,给老爷子贺寿。
桑尔雅见他们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行,那我就先回去,在京市等你们,来的时候记得提前打电话,我让人来接你们。
张之夏笑着点头,好。
桑尔雅又依依不舍的看了眼两个乖孙,分别又亲了他们一口后,才上车。
安安见漂亮奶奶上车后,便兴冲冲的牵着弟弟往回跑去拆礼物,然还没走两步,突然就被人抱了起来。
她转头一看是贺子瑜,咯吱咯吱的笑了起来,眉眼弯弯的道:大伯!
贺子瑜点点她的鼻尖,你这小没良心的,我还以为你忘了大伯呢。
安安抱着礼物眨眨眼,不会不会,安安怎么会忘记大伯呢!
康康见他姐被举高高笑的开心,也要求要抱,贺子瑜一下抱起俩小侄,一时间三人都在笑,他们这让好不容易才舍下心上车的桑尔雅,心里泛起了酸。
还走不走了。
贺子瑜笑着放下人,走。
当晚,大家从各自的门店收工回来,聚在一块吃夜宵。
张之夏告诉他们过几天,一块去京市玩两天,顺便给贺老爷子祝寿。
她刚说完,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有点不愿意,尤其是何叶跟张爱国,他们觉得小吃店/火锅店,没个主心骨不行。
更何况还是去祝寿,张之夏一家去就行了,他们在这看店。
但是在听到张之夏一番劝解后,尤其是她表达了现在清河县生意已经饱和了,他们可以去京市走走看看,学习下别人是怎么做生意的,说不定还能在那能遇到些新机遇,也都心动了起来。
毕竟那可是首都,谁小时候心里还没一个去首都转转的梦呢!
既然下定决心要去京市考察。
他们第二天,就开始着手处理各自手头上的事,也是巧了这时间赶的正好,现在已经是八月末,初秋将至。
小龙虾的旺季节也要过去了,没有大量的龙虾肉支持,小龙虾作坊也顺理成章的关了门,得知小龙虾作坊要关门了,钱升荣好一阵可惜。
这个夏天他凭借小龙虾罐头,为百货大楼增了不少业绩,他职位连升两级,现在已是百货大楼的二把手。
张爱国和张宏丰也听张之夏的建议,把火锅店交给了曹茹云夫妇管理。
自从火锅店开业后,尽管天气越来越热,但生意一直火爆人气居高不下,原有的服务员,根本不足以支撑起店里的运转,因此也在不停的招人。
曹茹云自然而然的,也成了火锅店元老般级别的人物,随着人越来越多,她也不在后厨呆着了,开始负责管理火锅店的人员管理。
李二盛见自己媳妇每天忙的热火朝天,精神头十足,他依旧整日在肉站给人割肉,也觉得没多大意思,于是就卖了肉站那份工作,跑去火锅店应聘。
像这种人脉关系广的人,脑子活泛的人,张记自然欢迎。
他在肉站干了多年,为人处事十分有一套,刚来这没一个礼拜就干的得心应手,如鱼得水的。
张爱国在一旁观察了两天后,火锅店交给他们夫妇管理,完全没问题,不得不感叹,别看他姐这阵子每日就在小吃店里,琢磨研究新的吃食,其实对每一个店什么情况,那叫一个门清儿。
至于小吃店,张之夏则是全权交给了柳琼英婆媳俩经营,从一开始,她跟何叶研究做吃的就没避讳过王翠云,反而还处处指点她,为的就是这一天。
她深知随着改革开放彻底展开,人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需求不断提高,好东西新鲜玩意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