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蒸汽机的前置科技,基本上都被苏泽完成了,这也是任福能够和苏泽差不多时间研制出蒸汽机的愿意。
蒸汽机的原理也没有什么复杂的,苏泽发明的原型机,现在还放在水晶宫前的广场玻璃罩里展出呢。
包括了松江徐家之内,这些商人们嗅到了和当年织布机一样的商机,也开始投入到蒸汽机的研发中。
而等到他们开始研发蒸汽机的时候,他们立刻发现,研发蒸汽机需要特种钢材。
气缸,管道,活塞,这些都需要特殊的钢材,而普通钢材是无法承担蒸汽压力的。
发现了这一点后,他们立刻来到各大钢厂,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未来六个月的特种钢材订单都被人买光了!
这些已经投入了研发的工坊主和商人们自然不会放弃,在他们的询问下,任福的钢材交易中心出现在业内视野中。
所有人面面相觑,难道任福购买这些钢材是为了垄断蒸汽机?
可是官办工坊也能生产啊,他还能一直垄断特种钢材吗?
既然是钢材交易市场,那是不是可以交易的?
一行人又杀到了松江,来到了任福的钢材交易市场。
这时候他们发现,任福并不是要垄断特种钢材,而是要卖钢材。
甚至他卖的都不是钢材,而是钢材的提货单。
这时候,市面上的特种钢材现货,价格已经足足涨了一倍!
苏松的工坊主们都有着清楚的记忆,当年苏泽在苏松推广水力骡机的时候,最早跟随苏泽投入新机器的,都成了苏松有名的大商人。
蒸汽机就是下一个织布机!
最先研发出蒸汽机的,一定能赚到最多的钱!
任福的蒸汽机工坊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而官办工坊的蒸汽机根本不外售。
现货的特种钢材涨价一倍,但是一个月后的特种钢材订单,任福这边只涨价50%。
一部分人动心了,一个月后的钢材订单被抢购一空。
在这部分买家中,同样也有聪明人。
他们同样的意识到,如果能维持如今钢材的现货价格,那自己只要手持预售订单到下个月,那自己就可以赚取其中的差价。
比方说,任福购买的时候特种钢材价格是100,现在的特种钢材现货是200,任福出售一个月后的钢材期货价格是150,那如果将这张订单留到下个月,并且还维持现在的特种钢材价格,那花了150购买的人就能赚50.
这就是三成的利润!
虽然比不上任福订单倒手的五成利润,但是三成利润也足以让很多人疯狂了!
大部分产业根本做不到三成利润,更不要说这一个月后的三成利润,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成本。
唯一的成本就是投入的资金。
这样一来,任福手上的一个月后的特种钢材期货订单销售一空。
而市面上的现货,则都是林安在偷偷销售的。
两人一算账,光是这两个月的钢材,就让他们全部回本,甚至还有盈余!
而两人手上还捏着未来四个月的特种钢材期货订单呢!
任福和林安的呼吸都急促起来,这世界上竟然有如此轻松赚钱的生意?
于公子实在是太天才了!
第556章 沐家和女真
“将军,平壤已经攻下!”
李舜臣的属下冲进大帐,向他报告了这个消息。
平壤,是掌握在李氏朝鲜手里的最后一座大城市,如今除了鸭江边上的几座小城之外,整个朝鲜都落入了李舜臣的进步会之手。
李舜臣却没有太多的表情,因为他接到了大都督苏泽的亲笔信。
苏泽的信上的内容非常坦诚,就是邀请朝鲜和安南一样,成为东南的外省。
朝鲜和安南一样,在十年后组织全民的投票,决定是否并入东南。
如果不并入东南,那就和一样成为朝贡国,继续保持千百年来东亚朝贡体系。
苏泽的信上也讲的很清楚,这是朝鲜可以自己选择的。
如今打下了平壤,是时候做出决定的了。
李舜臣立刻召集手下的将领和文臣开会。
让李舜臣有些意外的,是所有人都接受了外省方案。
最积极的反而是进步会的那些骨干。
李舜臣有些意外,等到会后喊来了一名年轻人,这是进步会的骨干,也是他的亲族,名叫李乘旭。
“族叔,难道您不想要朝鲜并入中原吗?”
李舜臣有些意外,这个族侄的思想平日里很激进,对于推翻李氏朝鲜王朝,建立主权在民的国家很积极。
但是现在他却非常支持成为中原的外省。
李乘旭的答案让李舜臣有些意外。
“族叔,只要我们能够成为中原的外省,那岂不是我们朝鲜的士人,也能在中原出仕了?”
李舜臣这下子明白了,为什么进步会那些读书人,如此积极的要求并入东南了。
朝鲜就是这么一个小地方,山多地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源。
比起在朝鲜这个小地方做官,显然对于朝鲜年轻人来说,能去更广袤的中原更有吸引力。
更不要说如今的松江、福州、广州,都是整个东亚出名的国际城市。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李舜臣再也不犹豫,决定写信回复苏泽,朝鲜会正式成为东南的外省。
鸭江边上,九边新军的统帅李洵正在大帐中叹气。
朝鲜国主的军队已经完全溃败,李洵的行动已经失败。
现在明廷要对李洵问罪,要求他返回京师陈述战败的原因。
李洵的手下都劝说李洵,千万不能返回京师,李成梁一定会吞并他手上的军队。
但是李洵却在鸭江边上扎营下来,不返回京师,自己又能去哪里呢?
沿途的补给早就已经断了,辽东的女真人“叛匪”已经完全切断了九边新军的补给,就连基本的军粮都需要李洵在朝鲜自筹了。
“将军!我们在鸭江北面的营寨又被女真人截了!”
“那些哪里是什么女真匪徒!明明就是李如松手下的女真骑兵!”
李洵当然知道,这些女真叛匪以前不闹,等到李如松就任辽东副总兵以后就冒出来。
而且他们别的都不抢劫,也对辽东的城乡秋毫无犯,偏偏就专门抢劫自己的补给。
可是李洵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他的补给线太长了,根本没兵力来保护补给线。
在鸭江边上,李如彘的营寨中,留着野猪辫子的女真人欢呼雀跃,他们刚刚抢劫了李洵的补给,抢到了一百多把火枪。
“千户!那李洵的营寨就在鸭江边上,兄弟们冲过去抢了他,送他给老将军肯定是大功一件啊!”
李如彘刚刚得到了千户的职位,这是李如松按照他“剿匪”的功劳,向大明朝廷请功册封的。
看着一脸激动的手下,李如彘却挥挥手说道:
“少将军给我们的命令,就是抢劫李洵的补给,没了李洵,哪里来的补给?”
李如彘的手下恍然大悟,不由的说道:
“还是千户英明啊!这些物资可够我们部族过冬了!”
李如彘打发了亲卫,看着鸭江,心中涌起了一丝念头。
比起李成梁的权术手腕,李如松要好糊弄多了。
李如彘带着他的命令,从北方抓捕生女真从军,然后带着这些生女真们去抢劫李洵的补给。
如果是李成梁,肯定不会放任李如彘坐大,会要求他将抢劫的武器交上去。
但是李如松就没有这样的想法,李如彘不过是带着一些残破的武器向李如松解释了一下,又给李如松送上了几个被俘的朝鲜贵女,李如松就不再向他追索战利品。
靠着这些武器,李如彘的部族迅速壮大,开始吞并其他女真部族。
而随着自己的实力提升,李如彘也升起了野心。
他从来不攻击李洵的军队,只是抢劫李洵的补给,就是希望李洵能在鸭江那头多待一段日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