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们家夫人雇的掌柜,专门来看我们少爷的。最近许是有些事,在北疆要多呆一阵子。虎子奇怪地看看孙海成,海成哥,你打听他干啥?
嗨,上回我妹子小慧崴了脚,多亏得他送我妹子回来。我妹子一直想谢谢他,可也不知道他是谁。
海城哥,别这么客气了,徐掌柜的人好得很。跟我们少爷,那差点都是拜把子的交情。
人好也得谢谢,虎子,哥这也没什么好东西,上回去镇上打了半斤酒,你给徐掌柜的带回去。孙海成进屋拿了个小酒坛子,硬是塞进虎子怀里,你替我们谢谢他。
孙大爷站在村口,一直望不见牛车的影了,才转身回家。他颇有些担忧地对孙海成道,也不知道老婆子会不会受罪。她哪伺候过贵人。
爷爷,人虎子说了,就让奶奶去帮着干些事,陪着老太太说说话。不用干什么活。那能有什么罪受?您要是不放心,过两日,我跑一趟,去瞧瞧我奶奶。
天一亮,傅大花利索地穿了衣裳,悄悄地下了床。把昨日里捡来的烂果子和烂菜叶扔进刚垒好的猪圈里。那里面有四头小猪,哼唧哼唧地抢着食。
在鸡圈里摸出了四颗蛋,小心地收到篮子里。傅大花瞧了瞧满满一篮子的鸡蛋,拿出三个放在一边,又拿了十个装进她平常挎的篮子里。
娘。阿毛披着件衣服跑到傅大花身边,白生生的肚皮就露在外面,他还不会扣扣子。
好阿毛,娘给你穿衣裳。咱今天呀,吃鸡蛋。娘给你煮了鸡蛋。傅大花揽过儿子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给他好好穿衣服。
傅贵敞着怀走出来,傅大花哎哟了一声,你也不会扣扣子了?这么大人了,不晓得羞。
有啥羞的,在自己家,我也没出去。傅贵到底还是把衣裳扣起来了。啥日子,咋还一人一个鸡蛋?
没啥日子。篮子攒满了,可不就得吃。
一会儿我去镇上,找小川问问菜和猪的事。咱这菜长得可好了。
傅大花挎着鸡蛋,走到村口,正好和刘霞撞了个对面。
哟,大姐这是去哪呀?刘霞上上下下打量傅大花。
家里没盐了,我去县里买点。傅大花不想多搭理刘霞,避开刘霞就想走。
刘霞却把她叫住了,大姐。咱家也缺盐,你也给我家带点呗。
那你把钱给我。我从县里回来给你们送过去。
刘霞脸上堆着笑,道,我这早上出门遛弯,身上哪带钱了。大姐,你先帮我垫上。等回来找大河给你。
那真不巧了,我身上就带了买盐的钱,没有多余的。刘霞,你要是真想买盐,我在这等你,你回家去取钱。要是不想买盐,就别在这耽误功夫。傅大花瞧着刘霞那假惺惺样就是一肚子气。傅大河可真是瞎了眼!
刘霞晃晃脖子,尴尬地眨巴眼,那大姐你先走吧。我自己下回去买。
傅大花不跟她多说,一抬脚便走了。刘霞打的什么主意,她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说什么晚上给钱,等盐送到了她家,她又是另一番说辞。她就不是个好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
各位宝子们,照顾好自己呀。
第87章 收菜
小川,你看杂志社能不能要我家的菜?
大姐,这个我得问安掌柜的。傅川思忖片刻,道,大姐,下晌你先别忙着回去,我去问问安掌柜的。成与不成,我都告诉你。省的你心里装着事。
是这样,是这样。傅大花立马跟着点头。又说起别的话,在县里有啥缺的没有?大姐从家里带了十个鸡蛋,你留着吃。
东西都不缺。不过,傅川拎拎裤腿给傅大花看,大姐你看,去年领的工作服,去年刚穿的时候还大很多呢,今年就正好了。我平时常穿的衣服也都短了。
大姐,我给你钱,你去帮我扯布做一身夏天穿的衣裳吧。
短了的衣裳留给阿毛。
傅大花被傅川的会过日子逗笑了,阿毛才多大点,哪能穿得上你的衣服。再长三年也穿不上。
傅川不赞成道,阿毛像姐夫,个子大。
傅大花瞧着他笑,才二十岁的脸上已经长了些细小的皱纹。鞋子缺吗?大姐给你做两双?
傅川摇摇头,鞋子不缺。嫂子前天才送了一双来。从橱子里摸出一双黑色新鞋给傅大花看。
傅大花接过鞋,来回翻了几下,小声道,刘霞人不怎么样,做鞋子的手艺还不错。也难得她有这份心了。
小川,大姐和你说,除了每个月给爹娘的钱,其余的你自己好好攒着。可别给人哄了去。到了刘霞手里,钱再拿出来可就难了。
大姐,我知道。刘霞是什么样的人,傅川比谁都清楚。
傅大花上了街,兜里揣着傅川给的200个铜板。在街上瞧了一圈,看看傅川这个年纪的男孩都穿什么颜色的衣裳。瞧来瞧去就看上了青蓝色的衣裳。到了布庄一问,我的乖乖,这布标价三十文一尺呢。
到底是舍不得,傅大花还是买了蓝粗布。粗布耐穿,傅川这个年纪还是调皮的时候,衣裳做的大些,裤腿,袖口收一收,穿两年不是问题。
买完布到杂志办事处门口,一眼就瞧见傅川在门口愣神。
小川,咋的了?安掌柜怎么说?看着傅川的脸色,傅大花心里寻思,安掌柜大多是没同意。
明天就能送菜过来,不过要比集市上便宜些收。傅川回想起和安掌柜的对话,他只是问了一句食堂收不收大姐家的菜。安掌柜竟然让他自己去办买菜买肉的事。原话是,咱们杂志办事处人少,有些地方顾不上。既然你看到了这些不足,就由你来完善。食堂买菜也是要过账的,这些就你和杨二郎一起去办吧。
傅大花喜道,大姐知道,酒楼里收菜都比集市便宜。姐明天早上就和你姐夫一起送菜来。
余阳县安府,卫氏眉头紧锁,忽而轻轻叹了口气,再过两个月就是娘的六十生辰。晚上得让老爷写信寄到北疆。毕竟是六十整寿,还是操办一番的好,得让娘回来。
小姐。侍立在一旁的香兰担忧道,可是老夫人刚到北疆没几天,这时候会回来吗?
怕的就是这个。卫氏捏紧帕子,再一次在心里说道爹娘不仁义,两人独自跑去了北疆,怎么不招呼她一声。
娘。平安扒着门边站稳,一只手里攥着朵蔷薇花。他现在叫娘的发音已经很准了。
给。平安将手里的花往前递,人也跟着往前走。
香兰怕他跌倒,快走两步,扶着他的肩往前走。
走到卫氏面前,平安伸出小胖手,给。
香兰打趣道,小姐,小少爷这是给您送花呢。
卫氏接过花,将平安抱在腿上坐好,点点他圆润的鼻头,问道,哪里摘的花。
平安小手一指门外,啊!
院子里摘的花呀。
平安跟着道,花。
我那一院子的花,见天地被你摘,靠墙的下面都秃了。卫氏戳戳他的脑袋,你个小混蛋。
啊蛋。平安跟着学话。
远在千里之外的北疆,安康得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农场里的鸡孵出小鸡了。
老母鸡慢慢踱着步子,身后跟着七只嫩黄嫩黄的小鸡。
安康盯着活泼的小黄鸡,问一旁的陈子澈,这什么时候孵出的小鸡?
少爷,这得有两天了。虎子小时候帮家里养过鸡,他有经验。
安康摸摸下巴,指着得意的母鸡,大声道,赏。赏这只母鸡一碗虫子。虎子,跟少爷走,抓虫子去。
安老太太摇摇头,笑着对安老爷说,瞧瞧,十七岁了,还和孩子一样。
庞佑德得知农场里孵化出第一批小鸡,第一时间赶来看。
他没养过鸡,不懂好坏,可不妨碍他对未来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