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和虎子从雨中跑回家,衣服已经湿透了,紧紧地贴在身上,风一吹感觉骨头缝子都进了冷意。安老太太赶紧撵他去换衣裳。安老太爷坐在屋门边一看雨一边抽旱烟,吐了口烟圈问道,地基都打好了?
都打好了,天晴了就开始盖房子。安康刚说了一句话又被安老太太念叨着要他赶紧去换衣裳。
平安的兔子在一日日的喂养中长大,一个月后,兔子已经比平安的小手臂还长。平安不知怎么想的,竟然找了布绳子将兔子全都扣了起来。安康有一次还看见他和路易一人牵着两只兔子出门,那样子活像牵了两只狗。现在那几只兔子都被平安扣在凳子上。而平安和路易竟然不在家。
安康换好了衣服,用干毛巾随意在头上糊弄了两下就当擦完头发。他披着一头滴着水的头发来到堂屋问安老太太,奶奶,平安怎么不在家?
怎么不把头发擦干了再出来。安老太太先让梁婆婆找干毛巾,这才回答安康的话,美娘说家里的狗下崽了,来领平安去看小狗。
安康就拎着个小凳子背坐在安老太太身前,由着安老太太给他擦头发。
大雨过后出了彩虹。安康和安老太太站在院子里正盯着彩虹瞧呢,平安已经踏着水坑,迫不及待地归家了。
平安。半日不见弟弟,竟也想他了。
哥哥。平安激动地加快了步子。
慢点,慢点。安老太太往前迎了几步,瞧着他满裤腿都是泥水,关切地问道,鞋子湿了没?平安是个傻小子,怎么不知道躲着水坑?
湿了。平安动了动小脚,将胳膊上挽着的竹篮子递给安老太太,奶奶吃糕。
安老太太摸摸他的胖脸,牵着他回屋带他换衣裳鞋子。平安一步三回头地看安康,安康冲他摆摆手,赶紧去换衣裳,哥哥今天不出门,在家陪你玩。
平安听了就更高兴了,在奶奶的牵着下,他努力攒了力气,两条腿岔开着跳过门槛。安康觉得笨弟弟的样子就像一直行动迟缓的小肥□□。这只小肥□□进了屋,还心情很好地和凳子边的兔子们打了招呼。
一场雨后,天渐渐凉下来。裴玉春已经送了信过来,要来余阳的队伍准备出发了。徐立从安康这得到消息后,立马将消息传递给在西陲的卫氏商行。卫氏商行东南西北地走货多,时不时地就会有商队从西边送东西过来,再将东边的东西拉回去。
当地的卫氏商行接到消息后当即与西陲军营取得联系,残疾士兵可跟着卫氏商行的商队一起去往余阳。一切车资费用俱都由卫氏商行承担。西陲士兵的家属也由卫氏商行护送直接去余阳。这一行为直接赢得了西陲军营大将军胡续先的好感。这位大将军立马下令,今后西陲军营凡是需要采买之物,一律从卫氏商行买进。
徐立这番动作,又为卫氏商行赢得了好名声。大梁朝的武将便只认卫氏商行了。其他本想进来掺和一脚的商行都气得拍大腿,怎么每次都是这个卫氏商行先行一步。后来他们打听到,卫氏商行的少爷就是农场的主人,便再也不提要做残疾士兵的生意了。这还做什么做,人家自己就能给包圆。
西陲到余阳有二十多天的路程。留给安康盖房子的时间不多了。他又在余阳县范围内扩招了人手,半个余阳县的人都扑在了农场盖房子上。每日天刚亮,农场里就聚了一大群人,大家闲聊几句后就开始干起活来。没有敢偷奸耍滑的,要是被农场发现,以后可就在也不能来打短工了。
紧赶着慢赶着,终于在西陲残疾士兵们到达余阳的前一天将房子全部盖完。然后是一车车的家具被送进新村子里。整个余阳的木匠也忙活了整整两个月。所有的新房子都还配了最简单的家具,这是胡大将军自掏腰包送给跟着自己多年的兄弟们的,希望他们能在入冬之前安稳下来,能在余阳过上一个好年。
西陲士兵们心中的忐忑在看到余阳县城门口挂着的大红布时,顿时烟消云散。欢迎的队伍涌在城门口,还有专门的人吹着唢呐,一片喜气洋洋。他们看到了同样身有残疾,却穿得干净体面的人。听将军们说,这是最早过来的北疆军营的人,他们在这都生活的很好。和这些人比起来,西陲士兵们显得寒碜多了。他们的衣服大多灰扑扑的,人瞧着也没有北疆军营的人有精神。
宋石头激动地拉住一个同样缺了条胳膊的瘦汉子,兄弟,可把你们等来了。咱们农场里已经准备好了饭菜。走,吃饭去,吃完饭我带你去瞧瞧新房子。都是一水的砖房。
西陲士兵惊喜道,砖房?
是啊,都是砖房。等家里的女人孩子过来了,都能一起住。宋石头提醒他道,你要是还没媳妇儿,先去咱们老太太那登记。老太太帮着说媒呢。到了咱们农场可就好找媳妇儿了。这儿十里八乡的女孩都愿意来咱们农场生活。
西陲士兵喜得晕头晕脑地被宋石头拉着,一路到了余阳农场。这里的粮食已经收完入库,地里光秃秃的。厂里的大场上摆满了桌子,一盆盆热乎乎地饭菜不断地被端上桌子。吸着鼻子一闻,还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肉香。再看那盆里,满满地都是肉。
农场今日杀猪。从天不亮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女人们喜气洋洋,围裙在腰间一扎,挥着锅铲和菜刀钻进厨房。西陲兄弟们第一次来,可得好好招待。
酒足饭饱后,安康领着这群西陲来的士兵去瞧新建的西陲村。他们一个个的没有不把眼睛看直的。新房子,新家具可太漂亮了。这样的小院得花多少钱才能起起来?
一个士兵抱着包袱,结结巴巴地问道,真,真给我们住,住这?
那还有假?虎子指向立在村口的导向牌,这不写着呢嘛,西陲村。
那人啊了一声,挠了挠脑袋,干巴巴道,我不识字。他嘿地笑了,笑容快咧到耳朵根。
虎子听了,却竖起了眉毛,兄弟啊,咱们余阳县扫盲。就是大家多少得认识点字。你们以后要好好学习,可不能拖了咱们余阳县的后腿。
作者有话要说:
安娜:请问你们喂的是加强猪饲料吗?
第143章 143
在后面的陆续两年中,余阳农场慢慢有了东沙村,南屿村。而在余阳街道,随处可见身带残疾的人。若是不知道的进了余阳,打眼一看,或许还以为这个县城遭了什么难,导致城里许多人成了残疾。
安康倚在窗口看向熙熙攘攘的街道,桌子旁的平安正聚精会神地和一只烧鸡奋斗。又长了两岁,平安个子长了不少,肉也长了不少,整个人还是胖乎乎的。一旁的庞八斤也丝毫不退让,才不到两生,刚长牙,那饭量可是不小。一小碗米饭加些汤汁,人家自己就能拿着勺子吃完一整碗,还要再吃些菜。再看庞佑德,这两年日子过得格外舒坦,体重也不加控制,坐在那仿佛一座小山。
安康一回头,瞧见桌上认真吃饭的三人,顿时觉得自己和虎子像是乱入了队伍。他沉吟片刻,叹息一声,转头继续盯着城门口。前两日京城里报喜的小官送来了陈子澈高中的喜讯。这两日,安康若是没事就带着平安守在酒楼里,就为了看陈子澈骑马游街的场景。
虎子磕了把瓜子,说起从傅三梅那听说的事,我听三梅说,桃红嫂子这些年怀一个孩子掉一个孩子。断腿一直没好,一直瘸着呢。三梅娘去给傅大河算了命。算命先生说傅大河命里没有子嗣。桃红嫂子和傅大河现在还没到三十呢,这样没了孩子,以后老了可怎么办。三梅娘一直愁呢。三梅娘想着让二山把孩子过继一个给大哥家。二山夫妻两个谁也舍不得。更何况我听说,二山与大河关系并不怎么好。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
庞佑德接话道,那会儿傅大河和刘霞的事闹得多大,整个县里都知道了。保不准就是报应。
虎子呸了一口将瓜子皮吐出来,这种事,谁知道呢。人啊,就不能做坏事。
邱源在这两年内,完成了巨著《外邦游记》,首次在杂志上连载时就轰动了整个大梁,连带着杂志的销量一直在蹭蹭蹭往上长。许多人都是读了书后才知道,原来金发碧眼的不一定是妖怪,还有可能是海的另一边的人。后来《外邦游记》单独出版,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卖出了十万册。
安娜还给邱源生了个小混血。那小孩漂亮得就像天上的童子下凡。回回邱源娘抱着孩子出门,一群看孩子的女人们就围了上去。邱源娘简直得意极了。原先她刚见安娜时还觉得以后的孙子会是个小妖怪。可那个顶着金黄色卷发的孩子第一次对她笑时,她的心就化了,面前只剩下自己的心肝宝贝孙子。
邱源现在改掉了邋遢的毛病,有了媳妇儿的人就是不一样。安娜整日盯着他换洗衣裳。有了孩子,他最近也歇下了去外面游历的心思。除了每日在家写作,就是和赵秦作伴,去余阳县大学堂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
而赵秦除了编写启蒙类的书籍,其余的时间都奉献给了余阳县大学堂。余阳县大学堂的教书先生们都是自愿教书的,学生们不用给先生交束脩。因此,余阳县大学堂的教书先生们都很得人们的尊重。他与安厚语更是琴瑟和鸣多年,如今已有两个孩子,第三个孩子正在安厚语的肚子里。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