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码头紧挨着龙江船厂,当年郑和下西洋,就是由此出发,也是南京最为繁华的码头,永乐年间,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船只停泊,将大江南北的风物特产输送南京。
但如今受战乱影响,已经大不如前,诺大的码头区,只有数十条船稀稀落落的泊在岸边。
船老大驾着船缓缓离去,码头上冷冷清清。
太子仿佛魔怔般的举目四顾,久久移不开目光。
高起潜忍不住抹着眼泪道:“这便是我大明故都啊,太子终于来了南京,若皇爷得知,也会保佑太子的。”
长平公主也是眼圈红红的,问道:“姜公子可曾来过南京?”
姜黎摇头道:“公主说笑了,我是山西长平府秀才,若非被李闯强征入伍,恐怕这辈子都没机会渡过黄河呢,我们还是先找个牙行。”
“二姑娘,小心!”
翠娥扶起长平公主,托上了马,然后姜黎把她也托上马。
一行人乘着马,缓缓前行。
本来高起潜还打算提醒姜黎是否要找人问路,却是意外的发现,似乎熟的很,拐了几道弯,一直向前走,就从清凉门入了城。
边上,便是石头城遗址。
六朝时,石头城扼长江咽喉,但千年过去,长江改了道,石头城偏安于秦淮河边,早已经失去了战略价值。
太子、长平公主和翠娥也相继觉察到姜黎的异常,不由诧异的相视一眼。
其实明代南京奠定了现代南京的基础,很多街巷传承了几百年,前世姜黎曾在南京上过大学,又送过一段时间外卖,对道路很熟悉。
“大公子,二姑娘,前面就有牙行,我去问一问。”
姜黎笑着指了指,先把翠娥扶下马,翠娥再把长平公主扶了下来。
太子和高起潜各自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