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刑部、都察院与大理寺的设置,就已经具备了司法分权的朴素思想,但是在实践中,三司的职权模糊不清。
这与皇帝的偏好与堂官的实力强劲有关,姜黎提出司法分权的概念,就是想把三司的混沌状态理顺,各司其职。
当然,从历史位面来看,司法内部的权责也依然一团糟,毕竟司法依附于政权,又怎么可能忤逆政权呢?
姜黎也没有这样的幻想,他只是日拱一卒,采用切香肠战术,为君主立宪做准备,但是把话说回来,在司法上每前进一小步,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步。
有生之年,他可以用强势手势去维持司法公正。
作为修士,恐怕比王朝的寿命都长。
“哦?”
众人纷纷动容,不禁讨论起来。
太子也道:“先生,此乃我大明朝从未有过之事,当真能成?”
姜黎正色道:“我大明朝历两百七十六年,之所以有今日,实是积弊已深,崇祯爷有心回天,却难敌天数,太子倘再走老路,不过是又一个轮回罢了。
我说句实话,太子既便能光武中兴,但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怕是东汉都未必可得。
历来改革皆以失败告终,根源是处于太平盛世,各方利益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而王安石、司马光、乃至于张居正等先贤无一志成。
如今天下大乱,淮北中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大片土地抛荒,正是鼎故革新的最佳时期,倘若错过,就永无机会了。
与其在旧有的画作上修修改改,太子何不在一张白纸上泼墨挥毫,尽舒胸中臆想,绘制一副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四夷皆宾服来朝,远迈宋唐的全新大明盛景?”
“好!”
太子听的心情激荡,大叫了声好:“我能遇见先生,是我之幸,亦大明之幸,苍生社稷之幸也!”
陈沅、袁贵妃、长平公主、翠娥与邢凤的妙眸中,也是异彩涟涟,她们似乎看到了另一个张居正正在冉冉走向前台。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