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叮叮咚咚,如潺潺流水,告别故乡,渐渐远去,带有一种别离的哀愁。
待得一曲终了,好些家主不由抹起了眼泪。
那叫丽娘的女子,也拿手帕擦了擦眼角,就借着发梢的遮掩,偷偷瞥了眼姜黎,然后屈膝一礼,出了仓。
姜黎这才问道:“诸位去了扬州有何打算?”
“哎,哪有什么打算啊,实是了无头绪!”
“独在异乡为异客,难呐!”
家主纷纷摇头诉苦。
这倒不是装的,去了扬州,不仅肉眼可见的花钱如流水,族中子弟的科举也是个大难题。
落籍难是一方面。
但更要命的是,江南科举以卷闻名,因人口多,读书人多,寻常一个小县城,中个童生都不容易,更何况江南还有很多科举世家,北方来的人,如何能考得过这些世家?
甚至在明代后期,还出现了科举移民,一些人家往老少边穷地区迁移,就是为了子嗣能在当地考个功名。
不论是朝廷,还是当地的官员,都持默许态度,毕竟能脱产考试的,家境都不会太差,迁徙过去,有助于改善当地的社会生态。
“诸位!”
姜黎大声唤道:“不知诸位可愿做内务府的买办?”
“什么?”
众位家主一怔,就现出了狂喜之色。
买办在当时,并不含有贬义,红楼梦中,贾府就有专门的买办房,鸳鸯的哥哥金文翔,钱华都是买办。
而买办房里的买办足有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