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地基都已经打好,砖瓦、地砖等材料,也都在紧锣密鼓的生产中。
所以“工匠组”就有了很大的施展空间。
翌日上午,当村里的人们准备出来劳作时,只听“砰!砰!砰!”的声响,不断从施工现场传来。
响声之大,差不多整个村子都能听到,连地面也随之颤动。
除了“砰!砰!”的响声之外,现场还传出人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村民们惊讶好奇的赶来查看,发现是李子夜正和“工匠组”的长辈们,在夏宫打地桩。
在现代,打入桩采用各种专门打桩机械,如柴油锤打桩机等。但山村没这个条件,挖土机、打桩机,都很难进来。
所以李子夜用到的,还是古代的老办法,靠人力输出。
只见他和工匠们拿着砍-刀,先将木桩的一头削尖。然后众人扛起木桩,将其垂直,稳稳地往地上砸去。
为了更好地发力,光是一排人还不够,李子夜特意做了圆环形的木架,让上排人手也能出力,双倍输出的往地上砸……
“嘿哟!”
“砰!砰!”
“嘿哟!”
“砰!砰!”
“工匠组”的长辈们,那叫砸的一个卖力,全场没有人偷懒。而且他们打桩打得,还颇有节奏感。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热情……
即使长辈们大多年过半百,有的头上都冒出白发,但他们依旧选择努力劳作,仿佛在跟岁月做着斗争。
赶来的村民们,被如此热闹的景象给吸引到了。特别是村里的娃娃们,一个个都睁大眼睛的看着。
他们虽然也见过村里盖新房,但那些都是普通常见的泥瓦,很少有见到拿这么大一根的木桩,直接往地里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