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页(1 / 1)

('

你呵呵个屁啊!

误以为荀子不清楚秦国实情,被说中的嬴成蟜在内心暗骂。

不满地道:“本君说的是世家贵族,不是秦国世家贵族。秦国招贤令如今仍旧是秦国国策之一,可招六国贵族为官也。”

荀子点点头。

“此话倒是不假,但若如此做,卿想问一句,那君上杀孟,西,白三大世家所图为何呢?”

你杀三大世家不就是想要打破世界垄断官位的现状,好开个好头嘛?

你现在把六国遗留贵族招来秦国,那还不如之前就不杀三大世家呢。

“这便不劳烦荀卿费心了,本君做事,自然会考虑周全。本君明日便要搬离长安君府,此处不适合你待下去了。”

荀子一直在针对嬴成蟜,嬴成蟜觉得没有办法与荀子再继续交谈下去。

他看出来荀子就是故意在和他为难,他不知道原因何在,所以没有办法解决此事,是以直接要荀子离去。

嬴成蟜自问连对其信任有加,予取予求的始皇帝都说服不了。

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说服思想,境界都达到人类巅峰境地的荀子。

荀子任由嬴成蟜走到门扉前,双手放在两侧房门上,才长叹了一口气,很是不愿地张开口。

“君上为何不去找鬼谷子,其门生弟子声名显赫者甚于卿,其门生弟子之数目亦甚于卿。”

嬴成蟜闻弦音而知雅意,按着房门,没有回首。

了然道:“原来是这里出了问题,荀子还是不信任我。”

“千秋大事,学生性命,卿不得不慎重。君上直到卿说开此事方才对答,真是好定力。”

“不,我不是定力好,我是没想到。”

嬴成蟜不认荀子之赞,自爆卡车。

“在我心中,鬼谷子从来就没在考虑范围内。纵横家,兵家,阴阳家,名家,尸家,他会的这些,没有一个是盛世之道。就像顿弱说的一样,天下再无纵横家,才是盛世。”

荀子起身,对着嬴成蟜背影,以儒家礼节深深下拜。

“君上仁心尚在,卿愿辅之。望君上莫忘今日所言,莫忘己之初心。君上放心离去,卿在咸阳,为君上守住长安君府。卿门生弟子,替君上守住秦国关中。”

嬴成蟜笑着转身,眼见着自己大父辈的老人躬腰行礼,脚步不移,也不上前搀扶。

“本君几句话,荀子就相信了?”

荀子没有起身。

“君上说什么不重要,君上做什么才重要,卿一向很赞同秦国问迹不问心。若是一个恶人做了一生善事,装了一生善者,以卿观之,此便是善者。

“君上要韩非,武安君去往西北变法。于蜡祭与天宣战点燃民心火焰,与世家宣战要世家目光集于咸阳。斩三大世家打破垄断,要卿召弟子稳固形势。

“君上种种所为,卿都看在眼中,听在耳里。此刻天下既是该卿出力,卿毕生心愿行于路上,怎不愿意?卿先前试探,只恐君上入霸道太深,初心不在。”

嬴成蟜拉起荀子手臂。

“法家最是霸道,荀子自诩儒生,教出了两任法家大法。霸道一途,吾不如荀子也。”

荀子顺势起身,借着嬴成蟜缓和气氛的调侃话语传输治国思想。

“用强不足取,乃亡者之法。霸道从来便不是威道,恩威并重才是。人之初,性本恶。以法约束乃霸道,教育开智乃王道。单行霸道则天下蒙昧,单行王道则邪压正道。王霸并行,大国可成。”

荀子自认儒生,在教育这一点与儒家创始人孔子思想一致,奉行有教无类。

其提出的与孟子相反的性恶论,便是以孔子有教无类为论据。

人之初,性本恶,必须要教育才能让人知道礼义廉耻,要是生来性善还教育个屁,野蛮生长好了。

“成蟜谨记。”嬴成蟜正色回应,然后挠着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成蟜有一问,憋在心中久已,不知可否请荀子解惑,是荀子《劝学》文章也。”

螃蟹明明是八条腿,《劝学》怎么一直说六条腿……

第295章 是生是死,他都认

“君上说的是‘蟹六跪而二螯’这六个字?”

“正是如此。”

“君上以为如何?”

嬴成蟜犹豫片刻,即便房屋中只有他与荀子两人,还是下意识地以手遮口。

小声道:“是不是写错了?”

荀子稍稍错愕,显然是没想到嬴成蟜有这个答复。

呆了两息便放声大笑,直叫他头上青灰色皂巾来回抖颤,险些脱落。

嬴成蟜也跟着笑出声来。

“便是成蟜愚蠢说的不对,荀子也不必如此大反应罢?这也太夸张了些。”

“卿非是笑君上愚蠢,实是笑君上返璞归真,无拘无束。此问卿问过弟子不下数十,无一人如此言说已。”

“我若拜你为师,我也不会如此言说,学生哪里敢言老师的不是。”

“非也。齐君曾赞卿最为老师,卿三任祭酒,天下皆以卿学问最高不会犯错。但果真如此乎?便是孔子至圣都会犯错,卿自然也会。”

荀子不知道。

嬴成蟜前世有一种题型叫阅读理解,拿出一篇文章,圈几个句子问表达了什么。

作者亲自作答和标准答桉相差甚远,难以及格,出现阅读自己的文章无法理解其中含义的现象。

嬴成蟜被这种强行拔高,捏造深意的题型折腾得脑袋大。这导致他思维迥异于时人,想事情不爱往高深去想。

“此还真就是笔误所致?荀子你这一个笔误,可是让万世之人猜测不知凡几。有人云荀子从未见过螃蟹,所写螃蟹习性长相都是道听途说。有人云荀子爱以螃蟹就酒,但因囊中羞涩,买到的螃蟹都少了双足。”

自认儒家的老人笑声不休,声音清亮。

“稷下学宫居于东海之滨,卿怎会未见螃蟹真目?卿便是囊中羞涩,腿脚勤快些亲去海边捉些便是。这番言论想是君上不成熟之想,却假借后世之人,君上如狐般狡诈矣。”

嬴成蟜笑呵呵地拜别荀子,向外走去。

“荀子若有闲暇,还是更改《劝学》此文罢,免得让后世之人徒费脑筋。”

荀子送嬴成蟜出门。

“文章既成,便顺其自然好了。君上怎知,卿之《劝学》会流传万世。莫非,君上去过其后万世?”

嬴成蟜自然点头。

“成蟜便是两千年后的人,学过《劝学》。若按此算,成蟜也算荀子之学生。”

荀子笑容扩大。

“此非戏言,卿听甚欢喜。若卿之弟子尽如君上,卿梦面孔子,当能说一句儒家创自你,发自卿也。”

注视着君上离去,荀子关上房门,吹熄了三盏昏黄蜡烛。

脱去外衣,取下皂巾,躺在床上,却久久难以入眠。

“吾之言若真能流传万世,不为王禁。稷下学宫,想必不会只有一家了罢。秦王不以子民为人,秦律残酷。只行法而不授德,终是一场镜花水月。劝天下学,有教无类,方能成大国。君上,此事,你能做到,否……”

老人没有应嬴成蟜之言改《劝学》,是因为老人就是故意写错的,老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笔误不是吗?

身居东海之滨的老人,怎么会不知道螃蟹究竟什么模样?

如果真是笔误错写,那老人当即就能改“六”为“八”,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老人之所以在《劝学》里面写下“蟹六跪而二螯”。是为了让读此篇之人知晓,他这个学问极高的人也会犯错,他也要学习。

每个看到此处错误的人都可以来到其面前,指出其错误,让其知错,让其益学。

荀子望读书之人知晓,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学习没有止境,永没有学完知世事之日。

荀子在《劝学》开篇第一句话就点明主旨。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荀子和孟子很对不对付,一个提出性恶论,一个提出性善论。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