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音师》的版权交易完成后,康程整个人基本都闲了下来,剩下的他都交给了跟来的宣发人员,而他更乐衷于穿梭在电影宫的各大剧场之间。
就在康程穿梭在电影宫的各大剧场之间的时候,吕克·贝松和哈维两人也履行了和康程的约定,在签定合约的次日,康程和与哈维以及吕克·贝松的照片,很快便登上了各国媒体的场刊。
话说当年在雅克布对戛纳电影节进行改革之后,每年的戛纳电影节举办期间,在这个海滨小城市里面,至少会汇聚近百家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
尤其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参与影展报道的媒体记者数量,更是从3681位增至4589位之多。
如此多的记者集中在这么一个小小的海滨城市,消息的传播速度自然可想而知了。
只要消息够吸引人,那么在电影节期间发生的事情,便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世界各地。
这也是为什么交易的时候康程会提出把交易金额翻倍来报道,而哈维两人也都万分同意的原因,只要发生的事情够吸引人,全世界都会争相报道,这对于康程也好,哈维两人也罢,都是一件好事,毕竟这两人购买《调音师》的版权,并不会像华纳那样,选择不上映的话,这样于他们的利益不相符合。
就在媒体争相报道的时候,康程也正在接受法国媒体的采访。
虽然《调音师》的这笔版权交易,在戛纳电影节历史并不算什么大的数字。
以往也不是没出现过一些刚开始没有任何名气的电影,凭借着获奖之后借着戛纳这个平台一举成名,从而卖出了天价的版权。
但是那些案例无一不是在获奖之后,方才达成的交易。
可是《调音师》不一样,这可是交易了达到上千万的规模的,在大家的认识中,只要交易达到上千万规模的,大多都会对最后的大奖抱有期望,很少有愿意提前交易的。
可偏偏《调音师》提前交易了,还达到了千万美刀的版费,这一消息经媒体传出来后,本来就已经火热的《调音师》,就更加吸引一票电影爱好者的好奇心。
迫使得主办方不得不再一次增加《调音师》的放映场次,以满足游客的观影需求。
这一来二去的,本来《调音师》就有些勉强能成为本次戛纳电影节的黑马,经过这一次的炒作后,《调音师》一举成为本次电影节的一匹黑马。
不过在康程正接受采访的时候,国内的娱乐圈却翻起了巨浪。
当日康程在戛纳的报道出来后,因为康程参赛而一直紧盯戛纳的国内各大娱乐媒体,几乎是第一时间便将新闻翻译搬运回来。
首先是心浪、搜虎、企鹅等网络媒体转发,而后随着消息传遍全网之后,次日一早各大纸媒也几乎都刊登了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