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部影片我是知道的,《黄海》这部影片创作的不错,但这部影片里关于两国的关系太过明显了,
这样,关于两国关系什么的我觉得你们可以淡化处理一下,反映南韩黑暗腐败的不要太尖锐了,人家自尊心很强的。
民族问题一定不能涉及,其它的注意暴力镜头不要过火,应该问题不大!
还有那个结尾,主角死在了偷渡回来的船上有点儿敏感,警察那边恐怕会有意见,你们再想想其它方案……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好剧本啊!”
张局回忆起这部剧本来,还真别说张局还真认真看过,当时看的时候他还差点拍案叫好了起来。
这一版的《黄海》剧本是站在华夏这边鲜族的角度写的,但是肯定还是有些纰漏,张局给出的意见很中肯,康程虚心接受了。
“那我们按照您的意见再修改一下,这个剧本应该能备案吧?”
“备案是没问题了,电影剧本规划处就是我分管的,不过剧本通过了你拍完了还是要审查的,你也要有心理准备,更为注意的是拍摄的时候,别太过血腥了,否则还是过不了的。”
得!绕来绕去又回来了!
“行,我到时候会强调一下的。”康程点头答应了下来。
其实康程心里还是挺郁闷的,华夏电影审核机制是个很神奇的东西,电影剧本(梗概大纲)需要备案登记,其实就是审核程序,按照规定,没有备案的电影剧本是不能拍摄的。
当然,剧本不备案你也可以拍,就是拍完了你也不用审查了,因为第一步你就违规了。
电影拍完了之后要通过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审查通过的影片才能获得公映许可证。
这个审查委员会一般是36人组成,成员有来自各机关部委的相关负责人,也有影视院校的领导、老导演、文艺工作者,这个审查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经常搞得大家是一头雾水,为啥不通过,没人告诉你原因。
有意思的是制片方如果不想拿到公映许可证,也可以直接发行音像产品,或者直接把影片卖断给国外发行公司,好多文艺片都是这样操作的。
音像产品发行在华夏属于文化部门管理的,和电影不是一个系统,有时候反而可以绕过电影审查委员会。
而张局他本人就是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副主任,可实际上他们这些领导一般不会直接参与某部电影的审查工作。
一部电影审查不会全体委员全部参加,比如审查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都是电影局的领导,他们需要负责领导责任,电影送审之后,根据题材不同会召集相关部门的委员审查,一般就是十位委员,各位委员都可以发表意见并且给影片打分,综合评定之后决定是否给予通过审查。